"重走长征路"团结之旅(云南禄劝-四川泸定)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2016年12月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重走长征路”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该线路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基础,分主干线路1条和专题线路8条,专题线路包括: 突围之旅(江西瑞金—广西兴安)、转折之旅(广西兴安—贵州遵义)、出奇之旅(贵州遵义—云南禄劝)、团结之旅(云南禄劝—四川泸定)、挑战之旅(四川泸定—四川小金)、卓绝之旅(四川小金—四川若尔盖)、曙光之旅(四川若尔盖—陕西吴起)、会师之旅(陕西吴起—甘肃会宁、宁夏西吉) "重走长征路"团结之旅(云南禄劝-四川泸定)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重走长征路第五站→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巧渡金沙江) 渡金沙江位于云南昆明禄劝县皎西乡皎平渡渡口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条船9天9夜奋力的拼搏下,3万名红军胜利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自此皎平渡写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巧渡金沙江景点解说词 到了水势浩荡的金沙江边,这里叫做皎平渡,我们眼前这座斜拉钢索大桥就是皎平渡大桥,江对岸就是云南的禄劝县,所以说,会理是地处巴蜀之南,滇缅之北,既是出川入滇的南关隘,也是滇缅进入中原的北大门 在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率领下,四渡赤水,兵临贵阳,佯攻昆明,出奇制胜,直插金沙江,于1935年5月3日晚至9日,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并于5月12日在会理城郊的铁厂村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云游网 江边这座大山叫做中武山,红军就在山下这段水流相对平缓的江面上,巧渡金沙江至北岸的会理,然后智取厘金卡,强攻狮子山,占领通安,在37名当地船工的帮助下,历时七天七夜,将三万中央红军官兵,用六只木船,昼夜渡过金沙江 我们现在站立的这片江滩,就是当年红军渡江的地方。
江边这块巨石,狰狞突兀,伸入江面,当地老百姓之为“将军石”,当年的红军总参谋长、渡江总指挥刘伯承将军曾站在上面指挥大军渡江会理一侧的江岸边有一排山洞,开凿于清末民初,是当年马帮行旅宿营歇脚的地方,当时,洞口前的小小平台就成为了红军的临时渡江指挥部,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就住在穿洞内,靠北的小山洞是毛泽东主席单独住的地方,在这里,他挥毫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的不朽诗篇 在金沙江边举头遥望,可以看到对岸蜿蜒的山脊地形成一个仰卧的毛主席头像,其五官比例惟妙惟肖,神态安详,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成为金沙江畔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1992年,连接川滇两省的皎平渡大桥落成,聂荣臻元帅亲自为《红军巧渡金沙江纪念碑》题写碑名,宋任穷(当年红军干部团政委)题写了碑文,详尽地记载了红军的渡江经历和渡江后两次激战的经过,成为向子孙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皎平渡口及山洞遗址也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巧渡金沙江故事经过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 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绕圈子,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1935年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1935年5月9日在树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 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无影无踪地走了,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 云南禄劝皎平渡在哪儿怎么走 云南昆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西乡的皎平渡,位于昆明市区200多公里的金沙江渡口,在会理县的东南方47公里处 重走长征路第六站→四川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发生地点位于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地区强渡大渡河”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
安顺场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万余到达安顺场,前有天险,后有追兵,石达开率众几次渡河均告失败,最后全军覆没 1935年5月24日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又来到安顺场,蒋介石扬言“要朱、毛成石家军第二”但是,25日晨,红军在当地群众,特别是50多名船工的帮助和支援下,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红军强渡大渡河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安顺场从此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闻名于世 安顺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中游南岸,距石棉县城11公里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将领翼王石达开率领部队全军覆灭的地方,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战役获得胜利的革命纪念地,“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坐落在安顺场北 安顺场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正式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的人文景点有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遗址、红军渡河指挥楼、水东门炮台遗址、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太平军翼王营地遗址、安顺古街、松林地藏寨、土司炮台、生态果园、移民新村等。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坐落在安顺场北,同纪念碑一起在规划中的遗址公园内,塑红军战士头像,镌刻邓小平同志题词,周围植苍松翠拍、花草安顺场建有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室,陈列红军用过的兵器、马灯等实物47件、图片80幅,还有刘伯承、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 安顺场老街以民国初期川西民居街巷为特色遗存建筑,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同时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国100个经典景区和四川省3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顺场翼王亭位于县城北郊,大渡河铁索桥附近的石儿山上1942年,由乐西公路督修专员赖执中倡议修建,有翼王碑等石刻碑文若干处,详实记载了翼王兵败始末,为中外历史学家们所关注境内永和乡发现的战国中晚期古墓群及出土文物,是研究大渡河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1980年被列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安顺场怎么走 公交:从四川火车站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安顺场古镇 自驾:从四川火车站自驾前往安顺场古镇的路线 重走长征路第七站→四川泸定(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云游网 泸定桥自清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沪定桥西有噶达庙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荥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泸定桥参观浏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
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邓小平题写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路攻略(点击图片浏览全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