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诗词三首》教学设计(补充教材)( 网友来稿 ) 教案教学设计郑明星设计意图及理念: 曾多次为按课本进度而学,致使所学内容与季节不符而 遗憾周末在家偶尔翻看台历,才知周一是农历九月初九重 阳节,于是改变原定 《生命 生命》的教学内容,决定组合 《重 阳诗词三首》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2 、运用“学习古诗三步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 的话说出诗意3 、对比诗中提到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了解重阳节 习俗4 、感受诗人的心情,进行立志、勤学的教育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 板书:重阳2 、你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团聚、登高、老人节 )3 、引入:这节课我们学习几首诗词,看一看古人是怎 么过重阳节的?板书并课件出示:重阳诗词三首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1 、我们以前总结过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谁还能记着, 请说一说2 、课件出示: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三、详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直入诗题,初读古诗解诗题知作者)1 、课件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谁能读读这首古诗?(学生个别读、齐读)3 、谁知道王维,学生介绍作者。
(配合学生介绍,简笔 画理解“山东”)——并告诉学生,要想对诗人了解的更充分,还要结合 着诗去理解板书(简笔画):华山(二)抓字眼,明诗意1 、谁能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或 请教同学2 、学生汇报理解的诗意,结合学生理解,板书:家乡 异乡(三)多诵读,悟诗情1 、结合学生介绍的诗意,表扬鼓励学生理解得比较正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情A 你能读出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感情吗?是一种什么感情 ! 板书: 独B 诗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 (介绍诗人处境) 板书 长 安 蒲州诗人王维 17 岁离开家乡山西蒲州,到京都长安赶考 初次离家的少年王维,面对京城的繁华热闹,心里没有高兴, 只有人生地不熟的孤独和寂寞,经常深夜无眠,对着月亮想 念亲人,今天又恰逢万家团圆的重阳,王维怎能不思绪万千 呢?C 谁能体会着诗人的感情,来朗诵一下这首诗?(学生 感情朗读)D 少年王维除了想到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们,他还会想到 谁?想到什么情景?(妈妈为他准备衣物、爸爸嘱咐他要好 好学习、亲人送别、叮咛、嘱咐)学生朗诵四)熟读成诵,升华感情劝诗人)1 、听《想家的时候》2 、带着感情齐背诵古诗3 、联系实际,劝诗人。
(王维是带着父母和家人的期望 来赶考的,如果总这样伤感,势必会影响考试,我们应该怎 么办?)四、利用方法,自学《蜀中九日》1 、学生自学同桌或同学交流)2 、检查效果,理清思路 板书:厌 苦3 、指导朗读五、布置任务:课下自学《采桑子 重阳》1 、听读录音2 、读提示:A 这首词和上两首诗中的感情有什么明显的不同?B 你能从词中看出毛主席的什么?作者邮箱: zhengmingx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