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墨画的数字化表现及其在网游中的应用 TEXT / 闫文奇 陈也喆 王巍 戴铭文化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水墨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水墨画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所传达的是东方的“心理和谐”和内向的“境生象外”网络游戏是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新兴艺术,水墨动画元素的运用在其中尤为广泛,其不仅是作为一个动态的画面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游戏玩家可扮演一个虚拟角色参与到动态画面之中,这种交互式的体验方式是以往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所无法比拟的一、现代水墨画的文化价值包括水墨画在内的美术门类,曾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无比重要的角色如果抽掉诉诸人以视觉的原始美术,人类的史前史在很大程度上将是一片空白原始美术留下的“残片”成为今天我们了解史前人类精神和意识的向导即使在文字出现以后,美术作品仍然十分活跃地充当着意识形态的载体和人际交流的媒介现代水墨画艺术形态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艺术语言,包括画面中的技法、材料、符号与风格古典水墨画的技法建立在书法艺术之上,正所谓“书画同源”的思维模式,先天地决定了水墨画的技法趣味,传世的水墨画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以书法的运笔技巧作为画面的骨架,这种趣味倾向对于后人考古学研究具有断代价值。
20 世纪初出现的现代水墨画正是以改变传统技法为起点的,迄今为止,现代水墨画在技法语言上已经有了多方面的突破张大千的泼彩法,林风眠的西画法,刘国松的拓印法、喷涂法和画纸肌理后期处理法,谷文达的水洗法,周韶华的拷贝纸收缩法等,这些新技法都是对书法运笔技巧的创新这些技法在具体运用中出现的种种趋向不同的语言特色与艺术效果,揭示出现代水墨画的“现代”二字绝非单纯的时间概念水墨画的起源是个无解之谜秦朝大将蒙恬造笔的记载已被考古发掘所否定,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的线描“地画”, 可视为已知最早的水墨画直系远祖从大地湾的地画延伸至摄影术普及的20 世纪中后期,以绘画作为素材的图像文本,始终延续着其无出其右的霸主地位奈斯比特曾认为:“文艺是文化的先导,而美术是文艺的先导这一论断即将过时,未来的艺术家将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家的使命在于发挥主体创造性,而不是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完善某种微不足道的技巧水墨画当然也可以体现其创造性,但节奏太慢到目前为止,数以万计的中国水墨画家,挖空心思发明的各种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苹果电脑都可以储存并能轻而易举地运用或进行组合式的再创造,把思维状态直接显示为图像状态的计算机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问世。
二、中国画的数字化表现如今计算机数字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故而有“数字时代”之说,这意味着计算机早已超越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工具的范畴,它与我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诉求产生着日益密切的关联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得风气之先都在不同程度地“数字化”,如电影、动画、装饰设计诸如此类西方的艺术家已经成功地将油画与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日本画家也开始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数字绘画作品引入国际艺术市场然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却还仍处在观望和尝试的阶段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结合,一方面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如三维动画;另一方面使传统艺术无论在技艺还是在理念层面上都不同程度地“借力”发展就绘画领域而言,数字技术主要提供了新型的绘画工具,其中以Wacom数位板与压感笔为代表,用压感笔在数位板上绘制的图画可以直接输入电脑,在显示器上得以呈现,凭借Wacom 数位板已有的专业压感功能,画家运笔所产生的微妙的力道变化都可以体现在画面之上自定义快捷键可根据画家的个人喜好轻松地加以设置,从而使数字绘画更接近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而不是“输入”同时,相应的电脑软件赋予压感笔丰富的笔触功能,同一支笔管既能如油画笔般制作油彩,又可以似碳笔般绘制素描。
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国画创作带来了不少便利:一是创作前笔墨纸砚的准备工作基本省略,以简捷的“开机”操作取而代之;二是在创作过程中,画家有更多的时间去支配、去思考,这就避免了传统绘画过程难驻笔、难修改的问题,以传统方法作画,画面上水分的蒸发以及毛笔中水分的含量都得考量,这些问题在压感笔或数位板中显然是不存在的工具的解放使得整个创作过程更为从容,画家可在落笔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审视画面,达到了古人所追求的“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的境界,充分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另外,对画面的修改也摆脱了颜料和纸张的限[来自WwW.lw5u.cOm]制,不用担心纸张磨损、迸裂或颜料里突然出现渣滓等意外情况,可谓“百改而不厌”,在笔墨挥洒间反复体验所带来的变化之妙从创作效果来看,“数字国画”摆脱了“落笔则难改”的顾虑,作品的整体感相对获得提升,从而使画面之中物象造型更为完善,画面构图更为考究软件的“上色”功能解决了过去“石色大面积平涂”等技术难题,使画面设色简捷而色彩丰富,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三、数字绘画背景下的水墨风网络游戏案例分析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是中国风的代表,近年来水墨风格的游戏不乏佳作除单机游戏外,水墨风格的网游也是层出不穷。
轩辕题材的网游《轩辕群侠传》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款纯正中国风的武侠RPG 网页游戏大作,采用全手绘的水墨风格超大场景,玩家如同身临水墨山水画卷,有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剧情围绕“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和“上古轩辕神话”展开,玩家将和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各色传奇人物“煮酒论英雄”,可以体验到青衫仗剑轩辕,战关羽、戏貂蝉、斗杨戬、寻子牙、助炎黄称帝等诸多曲折传奇水墨风格的游戏之所以会受到玩家们的青睐,唯美的场景和飘逸的打斗设计是其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如魔术般聚散离合的神秘感作为PSV 新作,日本的动作游戏《墨鬼》应该是水墨风格打斗游戏的最好继承,除了最基本的移动与攻击外,还可以使用触摸操作“笔”来改变场景,玩家可在游戏中扮演召唤师,召唤出不同属性的墨鬼和使用法术,不仅如此,该游戏场景的画风,质朴而不简陋,华丽而不庸俗,传统却不乏创新,虽为一款横版ACT 游戏,却恰如一卷水墨画,独到的手笔,大师的风范,丝丝墨迹层次分明《风卷残云》作为新推出的国产打斗游戏,在设计时本着重风格化的原则及追求水墨的韵味,人物的服装造型采用了一些民族化的设计元素,并且在3D 美术的贴图绘制上采用了一些国画的手法,包括场景中的许多贴图也是采用了国画式的处理方式,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被流放边疆的王子,由于连年战事,王子被封为将军并召回故土帮助平定纷争。
四、结语网络游戏在动画中塑造的意象画面能够引导游戏玩家循着艺术创作者的思路进行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从而感受“象外之意”所传达的意象之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古典审美意象,被广泛运用于游戏画面之中,使得中国的传统审美观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玩家渗透,强化了游戏参与者的审美意识,有“人在画中游,在虚实与梦幻之间,化身为画中人物”的独特审美经历国画风的网游其画面不同于欧美的粗犷和日韩的唯美,美在飘逸灵动,游戏时仿佛在欣赏一幅动态且极具美感的国画日本游戏公司CAPCOM 推出的《大神》让人们领略[来自www.lW5u.coM]到水墨风的动感与美感,其飘逸大气的场景让人游戏时感觉如行云流水般现如今水墨风不仅在单机游戏中广为运用,在网络游戏中也大行其道,不少中国的仙侠、玄幻题材游戏,纷纷改头换面拾起国粹游戏《仙缘》中的场景均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注重国画、工笔加写意等绘画技巧的运用,更加突出了游戏的中国文化元素,同时又将其场景表现的唯美而不失真,足以与客户端游戏的画面相媲美Reference:[1] 皮道坚.水墨性话语与当下文化语境[J].美苑,1995, (01):30-32.[2] 张耕云.数字绘画创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美)珍妮·诺瓦科著,糜晓波译.游戏设计完全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J016【闫文奇陈也喆王巍戴铭,云南艺术学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