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11.1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为了更好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提高我国分子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国家科技部于 2003 年 11 月批准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是首批批准筹建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人员主要由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和中科院化学所的科研队伍组成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化学科学或分子科学的大部分领域,主要包括:分子反应动态学与结构化学、胶体、界面及多相体系、有机合成化学、理论与计算化学、分子材料与分子电子学、纳米结构材料与纳米科技、无机与稀土化学及材料、高分子科学与材料、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生物分子结构功能与设计、生物体系分子识别与化学过程及生物分析化学等 2004 年 6 月 11 日在北京大学新化学楼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举行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的挂牌仪式2004 年11 月 20 日举行了第一届学术报告会 2005 年 1 月 17 日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理事会由张存浩院士任理事长,林建华、朱道本任副理事长;理事会由国内化学界著名专家 19 人组成。
会议一致建议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席振峰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万立骏作为实验室主任,于2005 年 4 月 11 日正式获得教育部科技司和中科院综合计划局批2准 11.2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始建于 1991 年在 1993 年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5 年通过国家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严纯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徐光宪教授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29 人,研究人员 25 名 (包括中科院院士3 名,教授 13 名),技术人员 3 名,管理人员 1 人 实验室主要从事稀土材料化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着重于我国稀土资源高纯分离的理论与技术,同时探寻和开发新型的稀土光、电、磁等功能材料 实验室网址: 11.3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原结构化学开放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动态结构实验室的基础上, 1987 年 3 月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的 1991 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中国科学院与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来鲁华教授,副主任是中科院化学所张建平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王远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北京大学赵新生教授,名誉主任是中科院院士唐有祺教授 3实验室现有固定成员 32 人,其中研究人员 28 人,技术与管理人员 4 人实验室现有物理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两个学科点 实验室的科学研究领域为结构化学、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 实验室网址: 11.4 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原国家教委 1993年 12 月批准建立的专业实验室,于 1996 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基础性与应用基础性研究实验室主任是王剑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科院院士张礼和教授 实验室现有固定成员 21 人,其中研究人员 18 人,实验技术与管理人员 2 人 实验室以生物有机和分子工程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导,旨在将有机化学与分子设计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研究和探讨生命过程中相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发展生物有机和分子工程学 实验室网址: 11.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于 2004 年底获教育部批准立 项建设。
实验室的总目标是面向学科发展和国家需求,对本领域4内的重要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按照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结合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趋势,进一 步凝炼研究方向,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围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 核心问题,开展原创性的前沿工作,努力体现基础与应用基础研 究两个层面的交叉复合本实验室将对高分子科学领域的学术创 新和技术进步作出贡献,解决本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 培养高水平的高分子科学研究人才,努力成为我国高分子领域重 要的基础研究基地、材料开发和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 学术交流中心 实验室主要研究成员来自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 工程系及应用化学系,现有人员 21 人(正式在编人员 18 人), 其中院士 1 人、长江特聘讲座教授 1 人、教授 10 人、副教授 8 人、工程师 1 人实验室研究内容针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的基 本问题,以基础研究为主导,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借鉴其他 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强调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材料、信 息、 生命以及环境等科学的有机结合, 推动学科交叉和技术进步 实验室网址: 11.6 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