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五年级必背经典古诗集锦之一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无华丽的辞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之二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赏析】此诗是杜甫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之三 春 日(宋) 朱 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之四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路口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伤心的游子漂泊在远方赏析】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子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和显示主题的,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之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此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之六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译文】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晴)还是有“情”(晴)呢?【赏析】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
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之七 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赏析】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之八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有用之才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与批论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之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之十 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