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耶律斜轸传辽代耶律斜轸传 耶律斜轸(?—999) ,字韩隐,六院部人耶律曷鲁之孙,世宗、穆宗族兄弟,景宗 族叔,圣宗同族叔祖 《辽史》称其“性明敏,不事生产”①保宁元年(969) ,宋兵攻北 汉,以枢密使萧思温荐为西南面招讨使,节制西南面诸军保宁八年,改南院大王②统 和初,为北院枢密使,守司徒统和四年(986) ,以破女直、宋有功,加守太保统和十 七年(999) ,从承天太后南伐,卒于军中保宁十一年(979) ,宋以灭北汉之师,奔袭燕京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 和乙室王撒合往援,与宋军逆战于沙河,败退至清河北耶律斜轸取奚底军青帜旗,佯败 诱敌,取得初战的胜利进军至京西北高梁河,与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宋军,又获全胜,致 使宋太宗落荒而逃接着,辽诸军并力, “击宋余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 馈、货币不可胜计”①高梁河之战,是宋军首次大规模对辽朝的进攻,宋太宗亲临指挥 时值七月,正是辽景宗远离南京避暑于夏捺钵之际,南京守备空虚,赖权南京留守韩德让、 南京兵马都指挥使耶律学古和知三司使刘弘能安人心,捍城池;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率军 及时赴援,才得以取胜这是斜轸与休哥军事才能的首次展现。
乾亨四年(982) ,圣宗冲龄即位,皇太后摄国政 “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 ②;景宗后“当朝虽久,然少姻媛助,诸皇子幼稚,内外震恐”③;“诸王宗室二百余人 拥兵握政,盈布朝廷”④;宋朝也欲乘机北伐,收复被石晋割弃的燕云十六州太后以寡 母弱子面对虎视最高权力的宗室诸王,势孤力单,处境艰危,形势严峻景宗在位 14 年,虽不曾致辽朝于鼎盛,却初步扭转了穆宗时国势不振的局面更为 可贵的是,他任用和培养了一批有为的蕃汉官僚,这是辽圣宗承自其父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在政权交接、局势动荡之际,这些官僚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与韩德让一样,耶律斜 轸、耶律休哥和萧挞凛在关键时刻,给辽圣宗以无保留的大力支持,对圣宗统治地位的确 立和政权的巩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耶律斜轸与受顾命的韩德让一起,面对挑战,勇敢地承担起了保卫圣宗权力,维护国 家稳定的重担,向太后保证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①不但保证圣宗的皇位得以 巩固,而且为辽朝的全盛发挥了各自的经邦治国之才① 《辽史》卷 83《耶律斜轸传》 ② 《辽史》卷 8《景宗纪》上载:保宁八年,以西南面招讨使耶律斜轸为北院大王则本传所载保宁元年节制西南面诸军即为西南面招讨使之职。
《景宗纪》保宁八年载斜轸为“北院大王” ,误当以本传和《景宗纪》乾亨元年所载为准① 《辽史》卷 8《景宗纪》下② 《辽史》卷 71《景宗睿智皇后萧氏传》 ③ 《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④ 《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① 《辽史》卷 71《景宗睿智皇后萧氏传》 耶律斜轸以北院枢密使参决大政,除维护圣宗的地位外,也充分发挥契丹人能征善战 的军事才能,保卫辽朝安全在高梁河之战后,斜轸又参加了辽宋间的第二次大战——燕 云之战统和四年(986) ,宋朝三路大军北上伐辽,承天太后亲自率师援救南京,以斜轸为山 西路兵马都统,迎击潘美、杨继业的西路军宋军乘辽方无备,已“陷山西诸郡,各以兵 守”②,斜轸先击败宋将贺令图,进围蔚州一面射书城中招降,一面令都监耶律题子设 伏险处,配合围城打援,一举攻取蔚州又败宋军于飞狐、浑源,并于狼牙村俘获宋将杨 继业与此同时,承天太后与耶律休哥等在东路也战胜了宋军,为辽宋对峙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宋两次北伐失利后,放弃了以武力收复燕云的方针,对辽改为守势但辽朝却 开始不断南下,以期将疆域推进到黄河以北,至少要收回被后周攻占的瀛、莫二州于是 辽圣宗在巩固了帝位之后,自统和十七年开始,又大举对宋用兵。
耶律斜轸也于是年卒于 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