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林崇德 2003_心理学大辞典_前言.pdf

飞****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7.89KB
约1页
文档ID:137659675
林崇德 2003_心理学大辞典_前言.pdf_第1页
1/1

须释文, 可直接查阅他条 第三,5心理学大辞典6的附录也构成了该辞典方便和 实用的特色, 新增了/ 被 SCI 和 SSCI 收录的心理学及其临 近学科期刊0的内容这一索引包括了那些被 SCI(即科学 引用索引) 和 SSCI( 即社会科学引用索引) 收录的心理学及 与心理学关系密切的全球学术期刊的名称、 出版地址这 给心理学研究人员和专业工作者从国际核心期刊获取专 业信息和投稿带来极大的方便 第四, 扩大了词汇收录的范围, 增强了实用程度除 了尽量收录各专业的基础词汇外, 还收录了一些主要的人 名、 杂志名称以及团体组织名称等许多专用名词, 使本辞 典具有一定程度的百科性质, 能够为查阅者免去查找这方 面词汇的不少麻烦及不便 总之,5心理学大辞典6 不失为一部总汇已有成果、 开 拓未来新径的著作这部规模宏大、 内容全面、 产生于 21 世纪初的辞书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 它以其良好的编纂 质量和学术水准赢得了心理学界、 教育界及出版界等的一 致好评, 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精品之作它为现代心理学又 增添了一笔重彩, 对我国心理学今后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 义另外, 本辞书取材于 1000 多种心理学类及其他有关 类别的文献, 这就意味着它实际上是集心理学及其他相关 学科理论和研究之大成。

从某种程度上讲, 也是在心理学 方面对人类文化所作的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和传承工作 因此,5心理学大辞典6的出版不仅将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具 有促进作用, 也对当前的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5心理学大辞典6 前 言 经过 10年的努力, 5心理学大辞典6终于问世了, 真可谓/ 十年磨一剑0! 这 10 年, 中国心理学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变化, 特别是 1996 年, 通过激烈的竞争, 中国心理学会取得了 2004 年第 28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举办权; 1999 年心理学被 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 18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 2000 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 各行各业对心理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1993 年, 我们三人应上海教育出版社之约, 欣然承担起5心理学大辞典6的主编重任 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八五0规划的重点研究课题,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九五0、 / 十五0全国辞书编写出 版规划的重点项目 我们与5心理学大辞典6全体作者一起, 励精图治、 奋发努力, 本着较长期的追求, 即/ 求精品0的意识, 投入了编篡工 作。

为了求精品, 我们在编篡工作中力求贯彻以下原则第一, 科学性对于每一个词条都必须释义全面、 准确在心 理学中有多种研究取向, 同一个词条, 在不同的心理学家、 不同的学派甚至不同的分支学科中往往有不同的涵义在这 本辞典中, 每个词条的释义都必须全面准确, 而不能挂一漏万, 否则难使读者获得科学的概念第二, 整合性凡出现在 本辞典中的词条释义, 必须前后呼应, 彼此参照, 而不能顾此失彼, 前后矛盾第三, 近时性辞典所传递的知识是稳定 的, 但是时代在发展, 心理学在发展, 我们必须把新出现的词条及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本辞典之中从求新的角度来看, 本辞典基本上反映了 20世纪 90 年代的新成果第四, 可读性文字叙述必须简洁明了, 易于理解, 尽量避免用复杂的 语句来阐释词义 我们体会到, 精品辞书的编篡依靠的是高质量的编写队伍,5心理学大辞典6设 21 分卷, 邀请的第一分卷正副主编都 是我国心理学所在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有的是我们老师辈的著名专家; 有的是我们学术组织尤其是中国心理学会的领 导人; 有的是享有学术声誉的我们同辈挚友; 有的是我们心理学界年轻有为的学者, 他们中多数留过学, 熟悉国际上心理 学动态, 也便于这本辞书与国际接轨。

是每一位分卷主编们的努力, 组织了高质量、 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才撰写出洋洋大 观的5心理学大辞典65心理学大辞典6的出版, 作为主编, 我们首先要感谢自己的合作者, 由于全体编写组成员的精诚 团结、 卓越奋斗, 才有5心理学大辞典6面世 5心理学大辞典6的面世, 出版社的功劳不在作者之下5心理学大辞典6的全体作者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 持, 社领导和教育编辑室的编辑们和我们一起讨论词条、 体系与编纂体例, 他们自始至终与我们在一起确定条目, 整理重 条, 修改文字, 并把5心理学大辞典6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已出版的且在社会上已产生影响的5教育大辞典6列为社里两本姊 妹著作来投入工作出版社是无名英雄, 编辑们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5心理学大辞典6出版了, 出版社应该和作者 们一起分享成果问世的快乐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 2003 年 11 月 96 2004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 2 期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