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的艺术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的艺术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的艺术 登门槛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
明代洪自成也曾谈到这个问题,他在《菜根谭》中说:“攻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登门槛效应的实验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在1966年做了一个“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两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同类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
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拓改变成为持久的可见,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拒绝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登门槛效应的应用 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人们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愿望,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做“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了别人的第一个小要求之后,再面对第二个要求时,就比较难以拒绝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一只脚都进去了,又何必在乎整个身子都要进去呢?一、在推销上的应用 通常成功的推销员都不会向顾客直接推销自己的商品,而是提出一个通常人们都能够或者乐意接受的小小要求,从而一步步地最终达成自己推销的目的其实对于推销员来讲最困难的并非是推销商品本身,而是如何开始这第一步当你把一名推销员让到你的屋里,可以说他的推销已经成功一半了,即使你开始并不想买他的账,仅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
有时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是个达成自己目标的好办法,尤其是用于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偶尔使用一次成功率还是挺高的例如:试机,配件,增值服务,放号等二、在员工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要求别人或者下属做某件较难的事情而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同样,对于一个新人,上级不要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建议你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他们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员工容易接受,预期目标也容易实现这里面的心理变化是多么微妙啊! 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登门槛效应对员工工作任务及相应薪酬发挥了一定的影响,满足了员工心理和生理需求,大大提高员工满意度登门槛效应提醒管理者,应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实现自我需要,体现自我价值例子:有个小和尚跟师父学武艺,可师父却什么也不教他,只交给他一群小猪,让他放牧庙前有一条小河,每天早上小和尚要抱着一头头小猪跳过河,傍晚再抱回来后来小和尚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卓越的臂力和轻功原来小猪一天天在长大,因此小和尚的臂力也在不断地增长,他这才明白师傅的用意,原来这也是“登门槛效应”的应用例子: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两次夺冠,令人大惑不解。
十年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原来他正是运用了登门槛效应,在训练过程中,他先把第一个到达的目的地定为他的终点,这样,距离会缩减很多,心理压力也减少了,到达第一个目的地后,再把第二个目的地定为终点,依此类推,他一步步到达,最后取得胜利山田本一的例子同样适合企业员工员工一想到工作任务有多么繁重多么复杂时,不妨自己制定几个“终点”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向上爬,自己就不会感到烦躁和手足无措了三、对自我认识的应用做事应循序渐进,分阶段分目标进行据报载,在一次万米长跑赛中,某国一位实力一般的女选手勇夺桂冠记者纷纷问其奥秘,她说:“别人都把一万米看作一个整体目标,我却把它分成十段在第一个千米时,我要求自己争取领先,这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做到了;在第二个千米时,我也要求自己争取领先,这并不难,所以我也做到了……这样,我在每一个千米时都保持了领先,并超出一段距离,所以夺取了最后胜利,尽管我的水平不是最高事后,她的教练说,她正是成功地运用了“登门槛效应”的结果 不过记住,有的时候还是要看住自己的“门槛”的,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