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2022年9月前言5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6一、发展基础6二、发展机遇8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发展目标11第三章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3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13二、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4三、全面推进实践育人机制16四、优化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17第四章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19一、高质量发展15年基础教育19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4三、促进教育包容发展与机会公平25第五章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30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0二、推动数字时代的教育创新36三、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37第六章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38一、完善教育治理体系38二、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40三、切实维护和加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41四、健全教育督导机制42第七章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42一、完善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机制42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43三、大力提高教育系统党建科学化水平44第八章落实规划实施机制44一、明确实施责任44二、加强考核评估45三、强化舆论宣传45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县深入开展“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 新台阶”活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机 遇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县“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续写新时代新新篇章具有重大 意义本规划根据《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市“十四五”教 育发展专项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 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并与其他专项规划衔接,主要阐述教育发 展与改革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明确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加强党对教育的全 面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发展目标任 务圆满收官,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教育保障持续增强坚持把公共财政支出优先用于教育,依法保障 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全县财政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3.84亿元,年均 增幅达9. 01%共实施建设项目20个(幼儿园项目5个),总投资2.75 亿元,新增或维修校舍面积7. 8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700个;累计投 入8093万元,升级更新全县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优化教学办公环境,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 5%,公办园在园幼 儿占比66. 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7. 3%;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 35%、三年巩固率100乐 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 育阶段入学率100%,实现特殊教育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全覆盖;高中阶 段毛入学率95.34%,普职比1.68: 1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 衡县”评估认定,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覆盖率84. 2%,学校、区域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学校内涵稳步提升坚持五育并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 国梦”等系列教育,全面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省级文明校园3所、 占比16. 7%,市级文明校园9所、占比50%o深入推进“一校一品”建 设,第二实小科技教育、一中陶行知研究、城中传统体育等品牌成效凸 显着力抓好“体艺2 + 1项目”和阳光体育活动,创建全国青少年校 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3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2所,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1所深入推进 学校办学特色进程,创建市“书香墨香校园”示范校2所、“书香校园”“墨香校园”特色校2所,市新时代特色示范校、特色学校、特色项目 学校3所。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重视教师培训培养,“十三五”期间共安排教 师培训专项经费792. 6万元多渠道拓宽优秀教师招聘渠道,高校校园 专招占比达22. 9%,强化新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优秀年轻干部等培养 力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生活补助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向乡 村教师倾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高,结构逐渐改善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 革,优化县域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3个总 校制办学改革试点,逐步整合5所乡镇初中资源,逐步构建城区两所初 中良性竞争格局大力实施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 工程,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教育惠民全面落实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 园增至8所,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级复核落实“两 不愁三保障”,五年资助各类贫困学生477.06万元、6144人次,做到 “应助尽助”,充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学生 等接受义务教育二、发展机遇宏观政策助力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总体背景,结 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市创建国家基 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等重大机遇期,作为革命老区、苏区,在产业发 展、创新发展、基础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享有许多扶持政策,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对口支援,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助力教育全方位高 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远景目标机遇三五年,全县与全省、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各项目标努力达到全市水平,实 现局部领先主动融入“一区六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革命老区高 质量发展示范区等区域战略,大力实施“三侨回归”工程,在高质量发 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建设再 上新台阶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清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 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还不平衡,教育整体规划布局不够优 化,教育发展理念跟不上教育现代化步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上好 学”的需求存在差距,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 不够;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等教育高水平领军人才不足,结构性缺 编矛盾仍然存在,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培训培养缺乏整体规划; 中学阶段教育质量堪忧,对高考、中考改革的认识有待深化、落实有待 加强;教育影响力、竞争力、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具 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要历史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内涵的深刻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 精神,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不断开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 要指示批示和来闽来明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 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公平普惠为基、质量提升为要、 资源优化为先、改革创新为上的发展路径,有力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 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 障和智力支撑一一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教育公益属性,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 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 改善民生的首要之举,切实做到经济社会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 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 规律,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使基 础教育更加突出均衡普惠优质发展,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体系构建、内外 融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 接班人——坚持改革创新以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抓手,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双减”工作长效机制,系统推进育 人模式、招生入学制度、考试评价机制、办学体制、学校制度、投入体 制、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教育发展动能,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新时代 高质量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滚 动推进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建设,着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和计划,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设施,改善薄弱环节,不断增加优质教育 资源覆盖面,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总体质量和发展水平 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全面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县 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两项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教育改革成果更实主动融入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普 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验区 建设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 加完善,教育教学和育人方式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学校办学活力得到进 一步激发,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形成红色文化繁荣、基础教育生态 和谐、居民教育获得感增强的新局面立德树人成效更好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 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美育工 作制度机制,逐步健全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审美和人文素养。
积极倡导家庭教育,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提 升育人成效内涵发展格局更新持续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学前教育规 范发展、义务教育内涵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优质发展 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县一中建成示范、 特色普通高中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切实办好学院- 县新材料产教融合教学点,县职业中学建成市级优秀中职学校教育公平机会更多深化和完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着力提升城区 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能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在各级示 范性幼儿园就读比率达70%以上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学前至高中阶 段15年免费教育,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在96% 以上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普通话 普及率等指标达全市平均水平专栏1: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主要发展指标2021 年2022 年2025 年学前学前教育入园率(%)98.998. 9699教育普惠性幼儿园就读比率(%)959699九年义务 教育小学教育在校生(万人)入学率(%)0. 621000. 621000. 62100初中教育在校生(万人)巩固率(%)0. 24100.20. 271000.31100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万人)0. 130. 120. 14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0. 030. 030. 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 3495.797.4第三章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全员 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 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