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圣桑《热情的快板》OP.70 演奏诠释 作者:陈宇兰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 年第 36 期 摘 要:圣桑是 19世纪法国著名的音乐家,“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在法国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OP.70《热情的快板》是为钢琴和乐队而作,后被改编为钢琴独奏版本,强调流畅的旋律线条和华丽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听觉的冲击本文主要从音乐风格、演奏诠释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圣桑 音乐风格 演奏诠释 卡米耶·圣桑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的音乐家,“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在法国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多样,如《a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组曲《动物狂欢节》,《降 E大调第一交响曲》等,既具有古典乐派的纯净与高雅,又富有浪漫主义的华丽精致,体现出一种“新古典主义”风格 OP.70《热情的快板》是为钢琴和乐队而作,后被改编为钢琴独奏版本,强调流畅的旋律线条和华丽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听觉的冲击 一、曲式分析 作品 OP.70篇幅较长,为复三部曲式,速度标记为 Allegro(小快板),运用了大量的转调手法,对比强烈。
[1] 引子(1—6)部分由三个八度和弦的长音开始,力度标记为 f,暗示了主题部分开始的三个音,这三个音也是贯穿全曲的动机,在全曲中多次变化出现,为主题旋律做好了铺垫[2] A部分(7—61)为呈示部,主题旋律在右手的十六分音符,同时左手伴奏同样以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与之呼应,这种织体形式是本曲中的主导动机,贯穿全曲本部分为转调乐段,由升 c 小调转为 E 大调,大小调之间的转换带来了色彩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具有一种神秘感连接部分(62—72)仍然沿用了主题的伴奏织体,自然过渡,但在节奏上则使用了八分音符的连音,使得情绪平静下来,为后部分做好了铺垫 B部分(73—185)规模较大,变化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多,在对主题材料进行模仿、裁截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既有 32分音符快速跑动的华彩乐段(113—123),又有旋律平缓,意境优美的低声倾诉(144—166),内容丰富且结构紧凑,至 166 小节音乐风格回归,为主题再现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