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昌大学机制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nbwa****aji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3.50KB
约8页
文档ID:31338192
南昌大学机制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1页
1/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师,为江西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各领域卓越的工程师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方面基础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机电工程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与科学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二、基本要求培养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个性突出,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大工程背景,满足机械工程关键技术领域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专业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5.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三、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标准学制:4 年(其中 3 年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1 年到企业实习实践)毕业学分:170+3(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1 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学分,学科导论 1 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第一课堂(170 学分)与第二课堂(3 学分)组成第一课堂主要由通识课程(46.5 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51 学分) 、专业主干课程(16.5 学分) ,专业方向课程(9 学分) ,专业任选课程(8 学分) ,专业实践环节(11 学分) ,企业实践环节(29 学分)组成 第二课堂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1 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学分,学科导论 1 学分五、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课程类别 学分 学分比例% 学时数 备注Ⅰ类 36.5 21.5 686通识课程Ⅱ类 10 5.9 160学科基础课程 51 30 916专业主干课程 16.5 9.7 296专业方向课程 9 5.3 162专业课程专业任选课程 7 4.1 144专业基础实践 11 6.5 10.5 周实践环节企业实践 29 17.1 29 周总计 170 100 2366+39.5 周六、各类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教学计划进程表(一)通识教育课程Ⅰ类通识教育课程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周学时/开课学期T7200I0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ity and basic laws 3 48 32 16   3/1T6105I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3 64 32   32 4/1T6203I001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1.5 36 24 12   2/1T5103I001 大学英语 English 12 210 210     5/1~3T6201I001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4 120 120     2/1~4T7200I005 形势与政策 Position and policy 2 32 32     1/1~4T7200I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he surve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2 32 32     2/6T7200I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rxism 3 48 32 16   3/6T7200I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Essentials of maosim and The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6 96 64 32   6/6小计 36.5 686 578 76 32  Ⅱ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修满 10 学分)要求在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道德伦理类、自然科学类、哲学与社会科学类等五类Ⅱ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各选 2 个学分,共 10 个学分合计 36.5+10(二)学科基础课程(必须全部修满)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周学时/开课学期J5501Z001 高等数学(I)Advanced Mathematics(I) 10 180 160   20 5/1~2J5501Z004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2 32 32     2/2J5501Z000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Ⅱ)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2 36 36 2/3J5501Z007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Analysis 2 36 36 2/3J5502Z001 大学物理(I)Physics (I) 7 120 120     4/2~3J5505Z001 物理实验(I)Physics Experimental(I) 2 36     36 2/2~3J5901G001 工程制图(I)Engineering drawing (I) 5 80 80     2/1、3/2J5901G005 机械原理 Principle of Mechanics 3 54 48 6 3/4J5901G007 机械设计(I)Mechanical Design (I) 3 54 48 6 3/5J6004G0001 工程力学(I)Engineering Mechanism(I) 7 112 112 4/3~4J6004G007 工程力学实验 Engineering Mechanics Experiment 1 32 32 2/4J6105I0001 C 语言程序设计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 3 64 32   32 4/2J6106G001 电工电子学(I)Electronic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I) 4 80 60 20 5/3小计 51 916 764 152  (三)专业理论课程(1)专业主干课程(必须全部修满)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周学时/开课学期Z5901B101 公差与技术测量 Tolerances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2 36 30 6 2/4Z5901B102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Fundmentals of Machine Control 2 36 32 4 2/4Z5901B10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Microcomputer principles & Interface Technology 3 54 48 6 4/4Z5903B001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基础 Basic Engineering Materials & Thermal Machining3 54 48 6 3/4Z5901B105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 1.5 24 24 2/4Z5901B106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Testing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 36 30 6 2/6Z5901X106 机械制造装备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3 54 48 6 4/5小计 16.5 296 262 32  (2)专业方向课程(必选 1 个方向课程,9 学分)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周学时/开课学期机制制造专业方向课Z5901X110 数控技术及应用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3 54 48 6 3/6Z5901X108 机械制造技术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4 72 72 6 4/6Z5901X107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Design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2 36 32 4 2/6机械自动化专业方向课Z5901X135 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 Electrical Control of Machine Tools 3 54 44 10 3/6Z5901X111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3 54 46 8 3/6Z5901X113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Sensors & Application 3 54 48 6 3/6合计 9 162+8 18+6  (3)专业任选课程(至少选修 7 学分)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周学时/开课学期Z5901X102 现代设计方法 The Method of Modern Mechanics Design 3 54 48 8 3/5Z5901X115 虚拟仪器技术与设计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2 36 32 4 2/5Z5901X134 机电传动与控制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2 36 26 10 2/5Z5901X135 单片机应用技术 Application of Mono-Chip Computers 2 36 26 10 2/5Z5901X120 机械制造专业英语English for Manufacturing 3 54 54 3/5Z5901X126 CAD/CAM 原理及应用Principle & Application on CAD/CAM 3 54 48 6 2/5Z5901X131 软件技术基础Basis of Software Technique 3 54 36 18 2/5Z5901X133 机器人技术 Robot Techniques 2 36 32 4 2/5Z5901X114 智能控制技术 Intelligent Control 2 36 32 4 2/6Z5901X127 现代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2 36 32 4 2/6Z5901X132 特种加工 Speci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 36 32 4 2/6Z5901X144 Matlab 工程软件(Matlab/simu 3 54 30 24 3/6Z5901X137 电子线路 CAD 设计 Electrical Circuitry CAD 2 36 28 8 2/6Z5901X112 机电一体化技术 Mechatronics 3 54 48 6 3/6小计 33 594 480 114  (三)实践环节(必须全部修满)(1)专业基础实践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 时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周学时/开课学期J5903G001 工程训练(I)Engineering Internship(I) 4 4 周   4 周   第 4 学期J5901G006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Project on Principle of Mechanics 1.5 1.5 周 1.5周 第 4 学期Z5901B10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