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采访场所对新闻采访的潜在影响 所谓采访现场,即采访者采访被采访者的地方由于采访大都要进行谈话,因此采访时,一般只要找个能谈话的地方就满足了的确,许多采访我们就是在这种谈话场所中完成的但是,有的采访我们却完成得不够好,甚至碰到了“卡壳”,有的自以为完成得很好,但如果换个采访场所,我们也许能获得更精彩的材料试想,《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中唱“穿林海一”,和在客厅里唱,效果肯定不一样因此,注重采访场所对采访的潜在影响并努力开掘之,对我们的采访不仅有理论指导意义,也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那么,采访场所对采访有哪些潜在的影响呢?一、能使被采访者脱离被审知的场面而获得回归感,心理上由被动变主动,谈话状态会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使采访获得成功这主要指的是采访场所从会议室、办公室、宾馆转移到被采访者工作、学习的地方《人民日报》一位记者一次在玉门采访,在党委会上碰到王进喜,想同他聊聊王进喜话不多,只说: “你到我们井场看看吧!”到了井场,一起在炭火上烤馒头吃,王进喜就不把记者当外人了,话匣子也打开了,一五一十地谈了不少情况,记者也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二、能使被采访者触景生情,开启思想感情的大门,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主要指的是从一般的谈话场所转移到特殊的场所比如,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志愿军一等功臣郭金升郭金升沉默寡言,不愿谈自己的事迹,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眼看采访就要失败,金凤想了一个办法,约郭金升去天安门广场转转天安门广场洋溢着一派和平、幸福的气氛,一队队“红领巾”在唱歌、跳舞,一对对恋人在散步,一群群市民在悠闲地放风筝刚从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归来的郭金升望着这一切,眼睛湿润了,轻轻地叹息道: “他们多么幸福!”由此心灵的闸门打开了,金凤也因此获得了郭金升英雄业绩的背景和思想基础的材料,写出了一篇出色的通讯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采访场所对采访、尤其对人物采访的重要性三、能获得可贵的现场素材和细节,同时还能借助这些素材和细节使采访进一步深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种采访场所一般是在被采访者经常活动、生活的地方如采访运动员到运动场,采访科学家到他的书房或实验室等一条悠长的跑道,一只小巧的实验漏斗,或成为记者笔下生动的描述对象,或唤起被采访者新的记忆,扯开新的话题既然采访场所的不同选择会给采访带来这么多的潜在影响,那么,怎么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呢?一是要有明确的意识,积极的行动,时时注意到这个问题,进行理智的选择。
可以在采访前就精心选择,也可以在采访中碰到“卡壳”了重新选择要不怕麻烦,巧妙安排,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选择根据自己在采访中的实践,一般可以根据采访题材、采访主题、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1.根据采访题材的不同进行选择采访场所教育方面的,去学校、教室;工业方面的,去工厂、车间;军事方面的,去部队、营房,在那里体验生活并采访你的对象这些都容易理解,大多数记者也在这样做这种地方,被采访者度过的时间最长,感触过的东西最多,最容易唤起记忆,打开话题,使谈话顺利进行采访者在这种地方,也容易获得感性知识,熟悉被采访者活动环境,体会到被采访者的感情,写起报道来给受众-种亲切感2.根据采访主题的不同进行选择这一点似乎比较“虚”,比较难以掌握,但真正留意做起来,收益不小一次,我采访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事先,我看了他的有关材料,决定把采访和报道的重点放在他的艰苦创业上,并留意到了材料上提到的他创业时住过并且目前尚在的一间破旧的房屋到了企业,我提出去看看这间破旧的房屋并自然地在房屋边上进行了采访老实说,当[]时我那样做也是不自觉的,然而想不到,采访效果特别好那位厂长话匣子马上打开,自然地围绕艰苦创业这一点谈起来,谈得也十分生动。
3.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记者可根据采访对象不同的身份、职业、经历、爱好等等,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如领导干部选择在办公室,教授选择在书房,养鸭户选择在鸭场采访对象的个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一次,我采访一个女企业家,在谈到她的一段忧伤的感情经历时,开始在办公室、在她家谈,她或许淡忘、或许由于伤感不愿提起,就是打不开话题后来我借口“办公室气闷”,请她到附近的公园走走坐在公园湖]边的长椅上,望着西边如血的残阳及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水,她的神情专注了,似乎回到了那段感情生活中当我老话重提,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终于打开了话题,而且讲得是那么生动,那么充满感情,仿佛使我也进入了那段情境后来我根据这次谈话,写出了报道,不少人受到了感动当然,上面谈的几点可以分开来考虑,更应该综合采用,使采访效率更高作者单位:鹤岗电视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