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人物妆容适用专业:平面设计项目学时:6学时 项目执教:张小芳项目目标:1. 灵活使用修复类工具对画面明显的瑕疵进行修复2. 灵活使用“液化”功能对人物形体进行修饰3. 学会使用“色阶”调整层来调整画面的基调4. 学会使用“通道混合器”调整层来调整画面的光影变化5. 学会使用“曲线”调整层来调整画面的明暗层次关系6. 使用中性灰图层调整画面的细节部分层次关系7. 学会使用“可选颜色”调整层调整画面的色调8. 学会使用“黑白”调整层来调整画面主次关系项目背景:项目描述:本案例主要讲人物妆容片的修图方法项目素材:“素材”文件夹 项目展示:任务分析: 妆容片的重点是人物面部的刻画,在处理的时候,应以面部的细节处理为主,一方面是以面部为中心的视觉焦点部分结构的调整,另一个方面是光影及色调的调整处理的时候应根据画面的特点来确定画面的风格,根据人物的妆容来确定调整的方向,不要盲目地去给人物浓妆艳抹,本案例演示中基本是原色处理为主难点提示:1. 使用“液化”功能时明确人物的结构关系2. 明确“通道混合器”调整层调整画面光影变化原理3. 明确“可选颜色”调整层次画面的色调的原理。
4. 灵活控制中性灰图层,明确知道中性灰图层的作用及原理5. 灵活使用“曲线”调整层来调整画面的明暗层次关系项目过程:1.为便于以后观察及效果对比,先将“背景”图层复制一层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对皮肤上较为明显的斑点及瑕疵进行修复,要特别注意脸上的头发,处理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如图6.3所示 2.执行“滤镜”→“液化”命令,使用“”(向前变形工具),设置画笔密度为“20”,对人物面部结构进行调整,将下巴适当拉长、腮帮缩小、额头提高、颧骨缩小、脖子变细、嘴唇变丰满以及耳朵造型等,调整后如图6.4所示3.使用“”(膨胀工具),将人物眼睛部分调大,然后再使用“”(向前变形工具)进行适当造型,如图6.5所示4.按Ctrl+Shift+Alt+E组合键执行“盖印图层”命令,得到一个新的图层“图层1”,将它选择之后,执行“滤镜”→“模糊”→“表面模糊”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模糊半径为“5”,阈值为“20”,对图像进行适当磨皮,如图6.6所示5.模糊后皮肤虽然变得细腻,但结构会变得不够清晰添加图层蒙版,设置前景色为黑色,使用“”(画笔工具),设置好不透明度和软化值,在人物面部轮廓分界区域轻擦,让轮廓显现清晰,特别是五官部分要注意细节,调整完成后更改图层的不透明度为“55%”,如图6.7所示。
6.再次按Ctrl+Shift+Alt+E组合键执行“盖印图层”命令,得到一个新的图层“图层2”执行“滤镜”→“锐化”→“智能锐化”命令,设置阈值和模糊半径,让画面的细节部分更加清晰,如图6.8所示7.新建一个色阶调整层,调整RGB的输出色阶为10、255,将画面适当调亮,如图6.9所示8.选择调整画面的红色调,设置黑、灰、白场的参数分别为(12、1、255),降低画面红色的含量,如图6.10所示9.接着调整画面的绿色调,设置黑、灰、白场的参数分别为(12、1、255),降低画面绿色的含量,如图6.11所示10.最后调整画面的蓝色调,设置黑、灰、白场的参数分别为(0、1、255),增加画面蓝色的含量,如图6.1所示11.新建一个“通道混合器”调整层,设置输出通道为单色,参考数值为(红:-58、绿:60、蓝:45、常数:45),将画面调成灰色,如图6.13所示注:这里通道混合器的主要目的是让画面的某些色调变浅或加重,现在黑白画面上显示的较亮的区域是希望颜色提亮的部分,较暗的区域是希望颜色加重的部分,在调整的时候根据画面的色彩分布情况来分析12.调整完成后,将图层的模式更改为“柔光”,则画面效果如图6.14所示。
13.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层,曲线保持默认状态,然后更改图层的模式为“柔光”,让画面明暗反差更加强烈,如图6.15所示14.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为“20%”,将画面色彩反差适当弱化,但总体对比之前明显,让画面显得有层感,如图6.16所示15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图层3”填充颜色为中灰色(R:128、G:128、B:128),更改图层的模式为“柔光”,使用“ ”,设置画笔的不透明度为“20%”,流量为“20%”,用白色在画面需要提亮的部分轻擦,用黑色的画面需要压暗的部分轻擦,重点是五官部分,一定要注意细节,如图6.14所示 注:眼睛部分是五官的重中之重,不管是本案例,还是处理其他图片,一定要注意眼睛的表现,眼白可以提亮,瞳孔可以适当调暗,形成反差,让眼睛看起来更加有神16.给人物眼部上妆,这个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个人感觉来随意发挥首先新建一个空白层“图层4”,使用“”,控制好画笔的不透明度和软硬值,选择合适的颜色,在眼睑部分描绘,颜色过重的地方再使用“”(橡皮擦工具)适量擦除这里上眼睑部分使用了紫色和深蓝色,下眼睑部分增加了浅黄色,完成后又用深赭色依附于眼睑的形状进行了适当描绘,更改图层模式为“颜色”,如图6.18所示。
17.给人物嘴巴上妆,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图层5”使用“”,设置前景色为(R:227、G:170、B:158),给嘴巴涂上颜色,唇线涂上颜色,唇线较为生硬的地方,使用“”,设置好不透明度和软化值,轻轻擦拭,让它变得柔和,完成后更改图层模式为“颜色”然后执行“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命令,在嘴唇上添加杂点效果,如图6.19所示18.新建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层,首先选择调整画面的红色调,设置调整参数为(青色:0、洋红:-10、黄色:5、黑色:-17),如图6.20所示 19.接着调整画面的黄色调,设置调整参数为(青色:0、洋红:39、黄色:12、黑色:0),如图6.21所示 注:这里的可选颜色重点是调整面部细节部分的颜色变化,让色彩更加有主次关系更加明朗,调整时数值不易过大,以免失去本身的特点20.新建一个“色彩平衡”调整层,选择调整色调为“阴影”,在画面暗调部分增加冷色调,如图6.22所示 21.新建一个“黑白”调整层,点击“自动”按钮,让画面按照之前的彩度效果变成一个灰度图,如图6.23所示 22.更改图层不透明度为“25%”然后使用“”,设置前景色为黑色,控制好不透明度和软硬值,在人物脸部轻擦,将面部黑白关系系去除部分,让彩色显得比周边明显(这一步关键实际上是去除胳膊部分较为明显的黄色),营造视觉焦点,如图6.24所示。
23.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层,将曲线的暗调部分调整至中性灰附近,亮调部分调整至中性灰偏亮区域,如图6.25所示 24.将图层的模式更改为“柔光”,适量加强画面光影对比,如图6.26所示至此,本图像的调整基本完成 项目练习:1、通过同伴互助和老师获得帮助完成本节项目设计任务;2、熟练而独立地完成本节项目设计任务并能不依赖于样文而创新设计3、要求所有的同学能按样文基本完成图片艺术设计;项目小结:重点训练“液化”功能、“可选颜色”调整层、“通道混合器”功能、“中性灰”的应用,项目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检查完成样文的设计情况和创新设计的应用能力独立完全完成项目样文评为“良好”;自主创新完成项目样文评为“优秀”;通过互助完成项目样文评为“合格”;不能完成项目样文评为“不合格,(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