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最初命名为 “雏鸡致死性败血症”,后改名为“鸡白痢”,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各地常有流行 患病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患病小鸡表现衰弱, 下白痢,发病急,死亡快病理变化特征是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 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 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 高,中鸡偶然亦可爆发高死亡率的疫情,成鸡主要是呈隐性或慢性感染病鸡、带 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卵垂直传播疾病,亦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 感染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孳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1)临床症状:雏鸡,出壳后数天陆续发病,沉郁,松毛畏冷,废食,下白痢, 肛门常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喘气,2-3 周龄内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常可达 40% -70%;中鸡,偶有发生急性败血型鸡白痢,病鸡高度沉郁,废食,迅速衰竭死亡; 成鸡,呈慢性经过,鸡群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冠髯苍白、“垂腹”、下 痢的病鸡,病鸡逐渐衰弱死亡2)病理变化:1 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 吸收不良。
1 周龄以上的病雏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 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 鸡还可能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但其 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腹 腔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卵子变形、变色、变性),输卵管炎,卵黄性腹 膜炎,亦可能见有中鸡白痢的病理变化3、诊断明显发病的雏鸡与中鸡,依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做出 较明确的诊断对于隐形或慢性感染种鸡,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可作出快速诊 断4、防治综合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鸡白痢的发生⑴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杀虫防鼠,防止粪便污染饲 料、饮水、空气、环境等⑵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保证栏舍良好的温度、湿度、密度、 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刺激⑶药物预防和治疗:选择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鸡白痢,防止本病扩散常用药 物有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壮观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⑷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竞争排斥的现象预防鸡白痢常用的商品制剂有促菌生、强力益生素等,具体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⑸使用本场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做免疫接种由于鸡白痢在鸡群中常呈周期性循环传播,即由感染的种鸡经卵传播给雏鸡,部分雏鸡发病死亡,部分雏鸡耐过或呈隐性感染状态进入中鸡阶段,中鸡阶段又可 能会有部分发病死亡,而大部分鸡只继续带菌进入种鸡阶段,然后按照上述情况发 生新一周期的循环传播因此,控制鸡白痢应将上述各种有效的防制措施落实到鸡 群的各个生长期,尤其是在种鸡期内,对鸡群除应加强各种防制措施外,还应采用 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定期检疫,每年抽检 2-3次,并根据检测结果不断地改 进、改善防制措施,逐步建立一个健康的种鸡群,从而培育出健康的后代雏鸡,切 断本病传播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