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七章 成语运用成语运用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一、实词1.名名词 分分类意意义语法特点名法特点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的词①①表示人的名称,如:学生、同志、作家表示人的名称,如:学生、同志、作家②②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如: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如:书本、高山表示本、高山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如:政治、科学、友抽象事物的名称,如:政治、科学、友谊③③表示表示时间名称,如:早晨、明天名称,如:早晨、明天④④表示表示处所名称,如:上海、中国所名称,如:上海、中国⑤⑤表示方位名称(表示方位名称(简称方位称方位词),如:上、下、),如:上、下、前面、前面、东面、左面、左边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语法特点法特点①①表示人称的名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面加,可以在后面加““们””表示多表示多数②②方位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面,后面,组成表示成表示处所、所、范范围或或时间的方位短的方位短语③③名名词一般不受副一般不受副词修修饰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动词 表示表示动作行作行为、、发展展变化、心理活化、心理活动等意等意义的的词①①表示表示动作、行作、行为,如:坐、听、宣,如:坐、听、宣传、禁止。
禁止②②表示出表示出现、消失或、消失或发展展变化,如:有、化,如:有、发生、演生、演变、、消消灭③③表示心理活表示心理活动,如:,如:爱、恨、担心恨、担心④④表示使令,如:叫、表示使令,如:叫、让⑤⑤表示可能、意愿(能愿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如:能、会如:能、会⑥⑥表示表示趋向(向(趋向向动词),如:来、去、上来、出去如:来、去、上来、出去⑦⑦表示判断(判断表示判断(判断词),如:),如:为、是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语法特点法特点①①动词一般可受副一般可受副词““不不””修修饰②②动词后面可以后面可以带““着、了、着、了、过””,表示,表示动态③③一部分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短暂或或尝试的意思④④判断判断词““是是””主要用来主要用来连接句子的主接句子的主语和和宾语⑤⑤能愿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一起作谓语中心中心语,也可以,也可以单独作独作谓语中心中心语⑥⑥趋向向动词可以可以单独作独作谓语中心中心语,也可以在,也可以在谓语中心中心语后面充当后面充当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形容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状态等意等意义的的词。
①①表示事物形状,如:高、矮表示事物形状,如:高、矮②②表示事物性表示事物性质,如:漂亮、,如:漂亮、结实③③表示事物状表示事物状态,如:快、慢如:快、慢语法特点法特点①①一部分形容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②除少数表状除少数表状态的形容的形容词外,大多数形容外,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可以受副受副词““不不”“”“很很””修修饰③③能修能修饰名名词,,经常作常作谓语或定或定语知识梳理知识梳理4.数数词 表示数目的表示数目的词①①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如:两个、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如:两个、二分之一、三倍二分之一、三倍②②表概数,如:几、表概数,如:几、许多③③表序数,如:第一、老三表序数,如:第一、老三语法特点法特点①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表示,不能用倍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表示,不能用倍数表示知识梳理知识梳理5.量量词 表示事物或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作、行为的的单位的位的词①①表示事物表示事物单位的量位的量词叫物量叫物量词如:个、只、件。
如:个、只、件②②表示表示动作、行作、行为单位的量位的量词叫叫动量量词,如:次、回有,如: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来表示,如:脚、年 语法特点法特点①①量量词经常和数常和数词连用,用,组成数量短成数量短语,也称,也称为数量数量词通常用作定通常用作定语、状、状语或或补语②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③表示表示动量的数量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常用在动词的后面知识梳理知识梳理6.代代词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或用来提起代替或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的的词分为人称代人称代词、疑、疑问代代词、指示代、指示代词三三类①①人称代人称代词,如:你、自己、咱,如:你、自己、咱们②②疑疑问代代词,如:,如:谁、什么、怎、什么、怎样、多少③③指示代指示代词,如:,如:这、那、如此那、如此④④指示代指示代词““那那””用于用于远指,指,““这””用于近指用于近指⑤⑤代代词用得不恰当,可造成指代不明的用得不恰当,可造成指代不明的语病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语法特点法特点 ①①第二人称的敬称第二人称的敬称““您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几位”“”“您您诸位位””。
②②第三人称复数代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他们””可可专指男性,也可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她们””则专指女性③③注意注意““我我们””和和““咱咱们””用法的区用法的区别我我们””指指说话人,有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也可以包括听话人;人;““咱咱们””一定包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人和听话人④④指示代指示代词““那那””用于用于远指,指,““这””用于近指用于近指⑤⑤代代词用得不恰当,可造成指代不明的用得不恰当,可造成指代不明的语病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二、虚二、虚词1.副副词 一般用在一般用在动词、形容、形容词前面,表示行前面,表示行为、、动作或作或性性质、状、状态的程度、范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率、情势、、语气等 ①①表示范表示范围,如:都、全、,如:都、全、单单、、统统②②表示表示语气,如:可、倒气,如:可、倒③③表示肯定、否定,如:不、没、是否、必表示肯定、否定,如:不、没、是否、必须④④表示表示时间、、频率,如:率,如:刚、恰好、立刻、偶、恰好、立刻、偶尔⑤⑤表示程度,如:很、极、极其、略微表示程度,如:很、极、极其、略微⑥⑥表示情表示情势,如:仿佛、,如:仿佛、渐渐、赶、赶紧、、亲自。
自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语法特点法特点①①副副词主要用来修主要用来修饰、限制、限制动词或形容或形容词,在,在动词、形容、形容词前面作状前面作状语②②副副词有有时用在形容用在形容词后面作后面作补语,,补充充说明明程度、程度、结果等③③副副词不能修不能修饰名名词和代和代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介介词 经常用在名常用在名词、代、代词等的前面,和等的前面,和这些些词一起,一起,表示表示动作、行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常用介词及其用法(及其用法(顺口溜):口溜): 自、从、以、当、自、从、以、当、为、按照,、按照, 由于、由于、对于、于、为了、到,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除了、同、对、向、往、朝、向、往、朝…………语法特点法特点 用在名用在名词、代、代词或短或短语前,前,组成介成介宾短短语后,才后,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能充当句子成分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连词 用来用来连接接词、短、短语或句子的或句子的词①①一般一般连词,如:和、与、并、或、及如:和、与、并、或、及②②关关联词语主要用来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如:不但的句子,如:不但…………而且而且…………、、虽然然…………但但是是………… 语法特点法特点 ①①一般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而基本意思不变②②关关联词语主要运用在复句中主要运用在复句中知识梳理知识梳理4.助助词 附着在附着在实词、短、短语或句子后,起或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助作用的词①①结构助构助词,如:的、地、得如:的、地、得②②动态助助词,如:着、了、,如:着、了、过③③语气助气助词,如:的、了、,如:的、了、吗、吧、呢语法特点法特点 结构助构助词““的的”“”“地地”“”“得得””使用要正确使用要正确一般来一般来说,定,定语用用““的的””,状,状语用用““地地””,,补语用用““得得””知识梳理知识梳理5.叹词 表示感表示感叹、呼、呼唤、、应答等声音的答等声音的词,如:,如:啊、啊、嗯、唉、哦。
唉、哦语法特点法特点 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6.拟声声词 是摹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法特点 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难点指津难点指津1.区分名.区分名词和和动词((1)除表示方位的名)除表示方位的名词外,名外,名词前面一般可以直接用数量前面一般可以直接用数量词修修饰,而,而动词前面一般不能直接用数量前面一般不能直接用数量词修修饰例如:可以可以说““三三辆车”“”“一封信一封信””,但不能,但不能说““一圈跑一圈跑”“”“两两下看下看””2)名)名词前面一般不能用副前面一般不能用副词修修饰,而,而动词前面能用副前面能用副词修修饰例如:不能例如:不能说““不桌子不桌子”“”“不不书””,但能,但能说““不笑不笑”“”“不听不听”“”“不喜不喜欢”“”“不不讨论””3)名)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有些一般不能重叠,但有些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可以重叠使用例如:看看、听听、想一想、看看、听听、想一想、讨论讨论4)名)名词后面一般不能加后面一般不能加动态助助词,但,但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后面一般可以加加动态助助词““着、了、着、了、过””。
例如:看着、听着、拿了、例如:看着、听着、拿了、吃吃过难点指津难点指津2.区分.区分动词和形容和形容词((1)用)用鉴定字定字““很很””区分区分动词和形容和形容词除表示心理活除表示心理活动的的动词可以用程度副可以用程度副词““很很””来修来修饰以外,一般以外,一般动词均不均不可用可用““很很””修修饰;而形容;而形容词却大都可以用却大都可以用““很很””来修来修饰例如:不能例如:不能说““很跑很跑”“”“很思考很思考””,却可以,却可以说““很美很美丽”“”“很很纯洁”“”“很精神很精神””2)用重叠形式来区分)用重叠形式来区分动词和形容和形容词双音节动词的重叠的重叠形式一般形式一般为ABAB例如:了解了解、例如:了解了解、讨论讨论、思考思、思考思考双音节形容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一般的重叠形式一般为AABB例如:漂漂例如:漂漂亮亮、亮亮、轻轻松松、干干松松、干干净净3)用能否)用能否带宾语来区分来区分动词和形容和形容词动词后面一般可后面一般可以以带宾语(不及物不及物动词除外除外),而形容,而形容词不能不能难点指津难点指津3.区分介.区分介词和和动词((1))动词在句中常作在句中常作谓语,能,能单独回答独回答问题,介,介词则不能。
例如:不能例如:““他在教室他在教室吗?”“”“在这里里““在在””可以用来可以用来单独回答独回答问题,因此是,因此是动词他在哪儿学他在哪儿学习?”“”“在教室这里,里,““在在””不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独用来回答问题,因此是介,因此是介词2))动词可以重叠,介可以重叠,介词不能例如:可以不能例如:可以说““想想想想”“”“看看看看”“”“听听听听””,不能,不能说““向向向向”“”“在在在在””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二、短二、短语1.并列短并列短语 词和和词之之间没有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例如: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例如: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调查研究、愿意并研究、愿意并实行、我和他、行、我和他、这样那那样、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千秋万代、三斤五两 语法特点:法特点: ①①并列短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互一般前后可互换位置例如:工人位置例如:工人农民、他和民、他和她她 ②②有些并列短有些并列短语不能前后互不能前后互换位置,因位置,因为它有一定次序例它有一定次序例如:如: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大小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序,省市县年龄顺序,序,老中青逻辑顺序,序,继承和承和发展语言言习惯,男女老少男女老少 ③③组成并列短成并列短语的主体的主体词一般要求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也有少数性相同,但也有少数词性不同例如:姐姐和我(名性不同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代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偏正短偏正短语 前偏后正,前偏后正,““偏偏””修修饰、限制、限制““正正””(中(中心心语) 结构形式构形式::①①定定语+中心中心语(名(名词、代、代词),如:),如:(祖国)大地、(一(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茶花、(前进的)步的)步伐②②状状语+中心中心语((动词、形容、形容词),如:),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 注意事注意事项::““的的””是定是定语的的标志;志;““地地””是状是状语的的标志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动宾短短语 动宾之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涉的关系结构形式:构形式:动词++宾语。
宾语回答回答动词““谁”“”“什么什么””或或““哪儿哪儿””例如:消例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人、放下包袱、丢下它、下它、发展生展生产、、进行斗行斗争、争、骗取信任知识梳理知识梳理4.主主谓短短语 主主谓之之间是是陈述与被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述的关系结构形构形式:式:名名词(代(代词))+动词(形容(形容词))主语可以可以回答回答谓语““谁”“”“什么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怎么样””例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心情舒畅 特殊主特殊主谓短短语,即名,即名词作作谓语例如:今例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他中等身材知识梳理知识梳理5.后后补短短语 ①①动词+补语动补短短语中的中的补语不能回答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什么””或或““哪儿哪儿””例如:看清楚、去例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在一趟、拿起来、在脑子里、跑得快、走得急子里、跑得快、走得急 ②②形容形容词+补语以形容词为中心中心语时,它的后面,它的后面只能只能带补语,因,因为形容形容词不能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构助词““得得””是是补语的的标志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志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漂亮极了透气、漂亮极了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三、三、单句句(一)概念(一)概念 句子是由句子是由词或短或短语按照一定的按照一定的结构构规则组成成的,具有一定的的,具有一定的语气、气、语调,可以表达一个完整,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能完成的意思,是能完成简单的交的交际任任务的的语言使用言使用单位书面上要求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面上要求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号或号或叹号等二)分(二)分类 ①①按句子按句子结构分构分为主主谓句和非主句和非主谓句②②按句子的用途或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气分为陈述句、疑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祈使句、感句、感叹句句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三)句子成分(三)句子成分 构成句子的构成句子的词或短或短语之之间有一定的有一定的语法法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句子的成分有法关系,句子的成分有主主语、、谓语、、宾语、定、定语、状、状语、、补语这些句子成分可以由些句子成分可以由单个个词充当,也可以由短充当,也可以由短语充当。
充当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主主语 句子句子陈述的述的对象,指明象,指明说的是的是““谁””或或““什么什么””1))赵州州桥非常雄非常雄伟2)将)将军家的家的厨厨师来了3))祥子祥子有些胆怯了有些胆怯了说明明:(:(1))常用名常用名词、代、代词或短或短语 ((2)句子一般具)句子一般具备主主语和和谓语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谓语 用来用来陈述主述主语,,说明主明主语““是什么是什么””或或““怎么怎么样””((1)祥子的衣服早已)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湿透2)蜜蜂)蜜蜂是是画家的画家的爱物3)我)我赞美美白白杨树说明:明:((1)常用)常用动词、形容、形容词、某些名、某些名词或短或短语2)一般主)一般主语在前,在前,谓语在后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宾语 在在动词后面,表示后面,表示动作、行作、行为涉及的人或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事物,回答““谁””或或““什么什么””((1)太和殿俗称)太和殿俗称““金金銮殿殿””2)她从来不打)她从来不打骂我我们3))苏州园林里都有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和池沼说明明::((1))常用名常用名词或短或短语。
2))宾语和和谓语共同共同陈述主述主语3)一般在)一般在谓语后面知识梳理知识梳理4.定定语 名名词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1))(祥子的)(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衣服早已湿透2))(肥胖的)(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黄蜂伏在菜花上3))这好像是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席加洛夫将军家的)家的)狗说明:明:((1)常用)常用实词或短或短语2)一般在主)一般在主语或或宾语前面3))““的的””字是定字是定语的重要的重要标志知识梳理知识梳理5.状状语 动词或形容或形容词前面的附加成分,用来修前面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限制动词或形容或形容词,表示,表示动作的状作的状态、方式、、方式、时间、、处所、程所、程度等度等 ((1))[在朝[在朝鲜的每一天],的每一天],我我[都][被一些[都][被一些东西]西]感感动着2)我)我[把秋天][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裙子的仙女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裙子的仙女3)毛)毛泽东同志同志[从青年[从青年时代起][就]代起][就]投身于革命。
投身于革命说明:明:((1)常用形容)常用形容词、副、副词或介或介宾短短语2)表示)表示时间和和处所的名所的名词也常作状也常作状语3)常在)常在谓语前,有前,有时也在主也在主语前4))““地地””字是状字是状语的重要的重要标志知识梳理知识梳理5.补语 动词或形容或形容词后的后的连带成分,用来成分,用来补充充说明明动作作行行为的情况、的情况、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所、数量、性状等((1)厚厚的)厚厚的积雪把一切都盖得雪把一切都盖得<严严实实>2))颜色那么色那么浓,,浓得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好像要流下来似的>3))这以后的路,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勇走得<特特别快快>说明:明:((1)常用形容)常用形容词、、动词、副、副词、数量、数量词或介或介宾短短语2)一般在)一般在谓语后面3))““得得””字是字是补语的重要的重要标志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四)句子的主干(四)句子的主干 主干,是把句子的所有定主干,是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状语、、补语都都压缩掉,掉,只保留主只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的中心语但是表示否定的但是表示否定的词要要保留在主干里。
保留在主干里 例:例:这个神个神话是人是人们无法无法认识死海形成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程的一种猜猜测主干:神(主干:神话是猜是猜测 例:例:赵州州桥高度的技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价值充分充分显示了我国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主干:水平和价(主干:水平和价值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示了智慧和力量 例:我不相信那些例: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人的鬼话主干:我不相信鬼(主干:我不相信鬼话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注意事注意事项 提取句子主干提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中心词前有否定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保保留在主干中;碰到中心留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要把整个并列整个并列结构提出来构提出来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五)分析句子成分(五)分析句子成分 第一步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先把句子一分为二,二,分成主分成主语和和谓语,一般是主,一般是主语在前,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第二步,找,找宾语,,动词支配的支配的对象就是象就是宾语,有,有的句子有,有的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
没有 第三步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句子找中心语,中心,中心语是受修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 的主干成分 第四步第四步,找定,找定语、状、状语、、补语定语在主在主语中心中心语的前面和的前面和宾语中心中心语的前面,状的前面,状语在在谓语中心中心语的前面,的前面,补语在在谓语或或宾语中心中心语的后面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划分句子成分的口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 句子成分要划句子成分要划对,, 纵观全局找主全局找主谓主前定状前定状谓后后补,, 谓前只有状地位前只有状地位的的””定定““地地””状状““得得””后后补,,宾语只受只受谓支配 支配 注意事注意事项 在主在主语前面表示前面表示时间、地点的、地点的词或短或短语只只能作状能作状语,而不能作主,而不能作主语,它可以,它可以还原到主原到主谓之之间 例如:在北京,我例如:在北京,我见到了到了鲁迅先生 迅先生 我在北京我在北京见到了到了鲁迅先生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四、复句四、复句(一)概念(一)概念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构上互不包含的的单句句组成的句子。
成的句子二)构成方式(二)构成方式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组合起来,便合起来,便成成为一个复句一个复句 例:例:这个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的东方方战线,具有,具有伟大的国大的国际意意义 2.借助起关借助起关联作用的作用的词语(通常称(通常称为““关关联词””),把两个),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合起来,成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一个复句 例:我例: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善于建设一个一个新世界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三)特点(三)特点1.复句必复句必须具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谓语结构2.复句里的每个分句不作复句里的每个分句不作为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也就是也就是说,各分句之,各分句之间不存在主不存在主谓、、动宾等等结构构关系它们在在结构上各自有相构上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的独立性 例:老例:老杨走了,消息走了,消息马上上传遍了全村复句)遍了全村复句) 老老杨走了的消息,走了的消息,马上上传遍了全村遍了全村。
单句)句)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四)常(四)常见类型型 常常见的复句主要有并列、的复句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折、因果、假果、假设、条件、条件这七种七种类型1.并列复句并列复句 特点特点:分句叙述几件事情或:分句叙述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没有主次之分 常用关常用关联词::““也也”“”“又又”“”“还”“”“同同时”“”“既既…………,又,又……”“……”“一一边…………,一,一边……”“……”“一方面一方面…………,一方面,一方面……”“……”“不是不是…………,而是,而是……”……”例:例:1.做,要靠想来指.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想,要靠做来证明 2.虚心使人.虚心使人进步,步,骄傲使人落后傲使人落后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递进复句复句 特点特点: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一层常用关常用关联词::““更更”“”“而且而且”“”“甚至甚至”“”“况且况且”“”“特特别”“”“何况何况”“”“甚至于甚至于”“”“不但(不不但(不仅、、不止、不光)不止、不光)…………,而且(并且、也、,而且(并且、也、还、甚至)、甚至)……”“……”“尚且尚且…………,何况,何况……”……”例:例:1..见面尚且怕,更不必面尚且怕,更不必说向他提意向他提意见了。
了 2.柏油路化开,甚至于.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前的铜牌也牌也 好像要被晒化好像要被晒化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选择复句复句 ((1)示两种可能情况,有所取舍)示两种可能情况,有所取舍常用关常用关联词::““与其与其…………,不如,不如……”“……”“宁可宁可…………,,也不也不……”……”例:例: 文天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文天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与其与其现在后悔,不如当初好好去学在后悔,不如当初好好去学2)表示无取舍,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表示无取舍,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常用关常用关联词::““或者或者……”“……”“也也许…………,也,也许……”“……”“不是不是…………,就是,就是……”“……”“要么要么…………,要么,要么……”……”例:例:这绝不是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或者说可可 以以对错误持持满不在乎的不在乎的态度 要么我要么我们被困被困难吓倒,要么我吓倒,要么我们把困把困难搬掉知识梳理知识梳理4.转折复句折复句 特点特点:前后分句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前后分句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的常用关常用关联词::““然而然而”“”“不不过”“”“而而”“”“虽然然(尽管、固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但是(可是、却)……”“……”“固然固然…………,,还是是……”……” 例:例:虽然我一然我一见便知道是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上的闰土了。
土了知识梳理知识梳理5.因果复句因果复句((1)前因后果)前因后果 ““因因为”“”“由于由于”“”“所以所以”“”“因此因此”“”“因因为(由于)(由于)…………,所以,所以……”“……”“既然既然…………,就,就……”……” 既然懂得了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始,不浪费一分一秒一分一秒2)前果后因)前果后因 ““之所以之所以…………,是因,是因为……”……” 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每一瞬间的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斗都关系着目标的的实现知识梳理知识梳理6.假假设复句复句 特点特点:前一个分句假: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后一个分句说明明这种情况种情况产生的生的结果果 常用关常用关联词::““如果如果”“”“假如假如”“”“假若假若”“”“倘使倘使”“”“要是要是””等,和等,和““就就”“”“便便”“”“那么那么””等配合等配合使用使用 ““即使(即使(纵然、哪怕、就算)然、哪怕、就算)…………,也,也……”……”例:例:1.倘若没有解放.倘若没有解放军战士士战斗在抗洪第一斗在抗洪第一线,,老百姓的老百姓的损失就更大了。
失就更大了 2.即使工作再困.即使工作再困难,他也不会退,他也不会退缩的知识梳理知识梳理7.条件复句条件复句 特点特点: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句说明在明在这种条件下种条件下产生的生的结果果常用关常用关联词::““只要只要…………,就,就……”“……”“只有只有…………,才,才……”“……”“不不论…………,都,都……”“……”“无无论(不管、(不管、不不论))…………,都,都……”“……”“除非除非…………,才,才……”……”例:例:1.只有靠自己.只有靠自己亲身去身去观察,才能知道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 2.除非身体.除非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他才离开自己的工作在支持不住,他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难记的、易混淆的关的、易混淆的关联词语顺口溜:口溜:““不是不是”“”“而是而是””是并列,是并列,““不是不是”“”“就是就是””是是选择,,““尚且尚且”“”“何况何况””是是递进,,““尽管尽管””配配““还””是是转折既然既然””配配““就就””是因果,是因果,““即使即使””配配““也也””是假是假设,,““无无论”“”“除非除非””和和““不管不管””,,““只有只有”“”“只要只要””讲条件。
条件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五)(五)单句和复句的区句和复句的区别 1.定定义法法 单句,只有一个主句,只有一个主谓语结构;复句是由两个构;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或两个以上单句句组成,成,组成复句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2.抓主干法抓主干法 再再长再复再复杂的的单句都可用此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个主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个主谓语结构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外部外部标志法志法 复句的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复句的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合起来,这种复句没有关种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另一种复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种复句,只要找出表示各种意只要找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就成了复句的外部外部语言言标志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不不过使用此方法有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需要结合前两种方法,才能准合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确区别单复句,因复句,因为有些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句的某些成分有时也是由复句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充当的 【【例例1】】社会与社会与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是一个复句,表示并列关系关是一个复句,表示并列关系关联词::““也也””)) 【【例例2】】这[[对于一班鄙薄技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不足道、以为无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这是一个是一个单句主干:句主干:这是教是教训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例例3】】这种种桥不但形式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美,而且结构构坚固 这是一个复句,表示是一个复句,表示递进关系关联词::不但不但…………,而且,而且…………) ) 【【例例4】】我我们只是只是认为:无: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悖于所得,也是有悖于节约精神的 这个句子中,个句子中,““认为””的的宾语是由一个复句充当是由一个复句充当的如果看到有关的如果看到有关联词语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但只要了但只要结合前两种方法去判断,就可以知合前两种方法去判断,就可以知道道这个句子是一个个句子是一个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