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摘要] 人类近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 存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 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 全社会的广泛讨论[关键词]科学技术; 负面效应;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stract] Human modern history has had thre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but due to the inherent technology functions confl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ndeed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birth of each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s in the promo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ogress ,but also must have unpredictable negative effects。
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is sure has caused widespread discussion of the whole society[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Negative effects;[导言]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前 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 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 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但 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很 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 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 杂了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的 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 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 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惊叹当代 科技的炫目光彩时,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 正确理解和认识高科技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例如,现代生物技术在带给人类新的社会、 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 响一方面,由于生物技术的对象是生命, 使其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 人为的相互转移,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 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因而其负面影响 可能会超越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可能危及生 命或环境;另一方面则与人类自身的问题有 关,社会存在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很难确 保他们对生物技术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操 作和运用,进而危害人类和社会安全。
因此 本文论述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表现方面、 产生根源并探索人类对此负面效应克服的 出路[正文]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 大方面:一、资源与环境问题(一)资源短缺: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 消耗与日俱增人口激增和工业过快发展的直接结果 就是地球上可供使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 生资源趋于枯竭首先是水资源紧缺,水资 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全球的水资源总量 14 亿立方千米,但可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 限,如果把全球的水比作一桶,那么淡水只 有几滴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用水和工业 用水都大幅增长,城市人均月用水量大大超 过农村,工业企业排放污水可以让一整河流 的水成为死水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 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是联合国确 定的十三个缺水国家之一,据估计,到 2025 年,世界将有22-34 亿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其次是土地资源,工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 一轮“圈地运动”,工业用地不断扩大,农 业用地不断萎缩,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覆 盖,森林的滥伐和植被的破坏使土地荒漠化 严重第三是矿产资源,按照目前的消耗速 度,煤炭只能够开采200 年,石油和天然气 仅仅只能维持 50 年,工业化仅用三四百年 的时间就可以把地球上亿年产生的矿产消 耗殆尽。
根据目前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自 然资源消费每年增长2%,到 2050 年,人类 需要的资源将增加一倍,才能满足日益增长 的需求量二)环境污染: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 同时,也产生大量副产品破坏生态环境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 春天》中写到:“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 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 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 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不仅存在于生物 赖以生存的世界里,而且存在于生物组织 中,而这种恶性循环大都不可逆转环境 污染是指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环境造 成的污染科技对生态环境的造成的污染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包括温 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二是水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 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使水质 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 三是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 发展使工业废料和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 严重,这些固体垃圾侵占土地,改变土壤结 构,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四是核 污染,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 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二、人的精神困惑与异化科技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类由于 过分依赖技术造成种种精神困惑和异化问 题。
一)精神困惑 当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替越来越 快,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今天掌握的 技巧、知识,明天可能就淘汰了过去那种 靠一种技艺就可以混一辈子的时代一去不 复返了为能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永不休 止地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的 技术进步使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 式都不断急剧变化,它催促着每一个人毫不 懈怠地努力跟上发展的步伐信息超载”, 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几乎每 时每刻都在向人们倾泻信息,使人们应接不 暇随着信息的大幅度更新、高速流动,社 会生活日新月异,人们要适应新的变化就必 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忙于学习、忙于工作、 忙于交流、忙于竞争,这势必加快生活节奏、 加重人们的心理负荷,造成一种普遍存在的 紧迫感二)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一种反常的生存 状态异化劳动的本质在于:劳动所产生的 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 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在手工工具时 代,技能占主导地位,这时的人有极大的自 主性和独立性而机器大工业时代,操作机 器只需要简单的重复的动作,劳动变得单 调、空虚和乏味……在流水线上工人每 隔几秒钟便要重复一次同一简单的动作,他 们感到自己变成了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
这使人们失去了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剥夺 了他们的创造力……”,个人在劳动中越发 感到自己的渺小而自卑,他所做的部分机械 劳动使他无法把最终的劳动成果看成是自 己的劳动结晶,劳动产品成了独立于劳动者 的异己的东西这就是物支配人的异化阶 段 科学技术对智力的支配,已经一般地 扩展到操纵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无意识的领 域人以内部精神上的丧失为代价去获得外后物,是人的就在无丧制的技术化化灾难性应对科技负面效应提出的对策: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产生的根源有三个方面:其一,人们对使用新技术的社会后果缺 乏明确预料,因而即使出于积极的心态也会 带来始料不及的恶果这种情形大多发生于 科技水平尚不高的时期其二,人们只着眼 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中最浅近、最直接的 有益效用而应用科学技术,却忽视了长期的 客观与社会的影响其三,科学技术被用作 战争、侵略、征服、称霸的工具不论是地 理大发现以后的殖民征服,还是当今的霸权 主义行经,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凭 借和后盾的要避免和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当然 首先要依靠科学共同体的努力,依靠科学知 识水平的提高但是仅靠这些显然是不够 的首先,无论科学如何发展,科学研究活 动所包含的风险都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甚 至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发展,风险可能会进 一步发展。
其次,科学共同体由于其自身的 利益冲突,未必一定是对此风险管理的最好 人选,例如严格的管理可能要耗用金钱,耽 误时间,影响科学研究的进度从而可能落后 于竞争对手等等芮斯认为,科学家们有时 在公共关系方面考虑得更多,但是不会实话 告诉我们面对的危险而相关事故如多次出 现,即使不谈对于社会的影响,就社会公众 对科学共同体的信任来说也会是灾难性的 科学活动必须要在接受伦理原则的指导下 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并非毫无禁区可言对 可能带来严重灾难的微生物研究、有毒化学 物质研究、核科学研究来说,将对人类的安 危如此重要的事情,完全交给科学共同体处 理,社会公众没有任何监督、了解的权利, 大概是不合理的因此,为了避免科学研究 活动所引发的灾难再度发生,必须明确科学 实验的负面影响,加强社会的监管一、 依靠政府的力量,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建立完备和科学的技术法律体系实 施过程中,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法律的实施效 力,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氛 围,用法律手段控制科学技术发展,使科学技 术发展走上与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轨道二、 完善道德规范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素质、提高科技使用者的 素质、建立公众参与的技术评估和评价机制 应对科技负面效应提出的对策。
三、 科技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仍需要科技的 发展来解决科技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可以 从如下几方面来发挥其作用,发明新的方法 替代有缺陷的技术、改进已有技术克服弊 端、发展绿色科技等措施来促进科技的可持 续发展 四、技术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该加强合作总之,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建立科学技 术应用的社会控制机制、依靠法律和道德约 束人的行为才能使自然、社会处在一个良 性循环之中,使人类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结语科技的负效应会伴随科技的发展而不 断出现,对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但 是只要我们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 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 最低,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 就能保持长久的和谐[参考文献][1] 何亚平,主编.科学社会学教程[M]•浙江 大学出版社,1990.[2] 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7.⑶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6.[4] 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M].沈阳: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5] 黄文贵 .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尺度 [J]. 湖北教育学报,2000.⑹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 究,2004.[7] [英]J.D.凡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M]. 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1986.[8] 郑积源,主编. 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 发展[M].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