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技术创新,及,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技术创新及应用,1,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四,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2,一、研究背景,187,3,年新西兰新普利,茅斯市的,一,层农宅移 位,牵引设备为蒸汽,机车,世界第一个建筑物移位工程,一、研究背景1873年新西兰新普利 茅斯市的一层农宅移 位,,3,一、研究背景,现代移位技术始于二十世纪初,,1901,年美国依阿华大,学,因,校园,扩建,将,重,6000t,三层科学馆,移位移位时为绕过另,一,建筑,,,采,用,转,向,技,术,旋,转,,45,,度,圆,木,作,为,滚,动,装,置,,,螺,旋,千,斤,顶,提,供,顶,升,力,和,水,平,牵,引,力,目前科学馆正常使用一、研究背景现代移位技术始于二十世纪初,4,一、研究背景,此后,100,多年,许多国家有移位工程成功,案,例,,198,3,年英国沃灵顿市的学校,历史,建,筑平,移,15m,移位前在基础下设,置,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下轨,道梁,之,间放置钢滚,轴,;用卷,扬,机,和,钢丝绳做牵引装置。
该工程的平移方法与国,内,许多移位工程相似一、研究背景此后100多年,许多国家有移位工程成功案例,5,一、研究背景,1,,9,,9,,9,,年美国明尼苏达,州,Shubert,剧院移,位,采,用,混,凝,土,墙,加,固,原,砌,体,墙,,,设,置,主,次,钢,梁,托,换,系,统,,,油,压,千,斤,顶,提,供,顶,升,力,,,动力,平板拖车移位一、研究背景1 9 9 9 年美国明尼苏达州,6,一、研究背景,1998,年美国一所豪华别墅,,,建筑面积,1100m,2,,,从波卡 罗顿移,位,161km,至皮斯城,别墅移位时经过一条运河,,,河中采用特殊船体移位, 陆地上采用动力平板拖车 移位一、研究背景1998年美国一所豪华别墅, 建筑面积1100m,7,一、研究背景,1999,年,9,月,16,日,至,19,日,,,丹,麦哥本哈,根,飞,机,场,因,扩建,将候机厅,从,机,场,一,端,移,至,另一端,,,,经,四,个,月,准,备,,,候机,厅,4,天内移,动,2500m,一、研究背景1999年9月16日至19日,丹 麦哥本哈根飞机,8,一、研究背景,该工程采用多种规格的,液压,平板拖车,拖车上,安装,自,动,化模块和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平,方,向的移动同步,性,,,补,偿,不,同,路,面,之,间,的,沉,降,差,。
候机,厅移动过程中出现裂缝,一、研究背景该工程采用多种规格的液压 平板拖车,拖车上安装自,9,一、研究背景,国外建筑移位技术总结,早,期,千,斤,顶,(,螺,旋,、,液,压),,卷,扬,机,牵引,目,前,大,型,平,板,拖,车,牵引和控制设备先进,造价昂贵 适用的建筑物体量较小,对托换结构及牵引力的设计方法,未,提及,一、研究背景国外建筑移位技术总结,10,一、研究背景,建筑移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千斤顶轨道移位,山东省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办公大 楼,高,度,为,34.5m,,,总,重约,6000t,200,0,年先,向西,平,移,96,.9,m,,后向,南平移,74.5m,本工程的托换技术、顶升转向方 法等,对平移工程有借鉴作用,一、研究背景建筑移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11,一、研究背景,2006,年,12,月,山,东,省,莱,芜,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整体移位该,建,筑物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裙,楼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筏板,基,础,总,建,筑,面,积,24673m,2,,,总,高,度,67.6m,上,部,总,荷,载,约,35000t,目前,世界最重,的移位建筑。
一、研究背景2006年12月山东省莱芜高新区 管委会办公楼整,12,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13,一、研究背景,建筑移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动力平板拖车移位,2009,年,3,月,济南市经八纬,一,路,的一幢老别墅,,,,建筑面,积,109.1m,2,,,总重,320t,,,该,建,筑,物,历,时,24,小,时,,,经,过,约,30,公里,的,行,程,后,,于,2009,年,3,月,2,日成,功移至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是国内首次采用,拖车移,位,,,也,是,国,内,移,位,距,离,最远,的,建,筑物,一、研究背景建筑移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14,一、研究背景,由于缺乏经验和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理,论,,,多个移位工程出现了,工程事故,一、研究背景由于缺乏经验和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理论, 多个移位工,15,一、研究背景,199,8,年底,,,某,七,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6,6,5,m,2,,,重,约,50,0,0t,采,用“,钢筋混凝土包柱式梁托换结,构,”,此工程移位过,程,中,由于对受力情况估计不,足,,,上轨道梁出现,了,拉弯裂,缝,,,以及,千斤顶顶推点和滚轴下轨道梁出现,了,局部压,坏,的情,况,。
一、研究背景1998年底,某七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665m,16,一、研究背景,河南某办公楼,,5,层现浇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6,层,建筑物主体高,度,18.6,m,平,面,布,置,为,规则,矩,形,,,,南,北,向,长,约,69,.1m,,,东,西,向,宽,约,11,,.,,78,,m,,,,,建,筑,面,积,约,3500m,2,一、研究背景河南某办公楼,5层现浇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17,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18,一、研究背景,工程 名称,结构 形式,建筑 面积,,平移要求,,完成时间,,工程问题,,,,某教学 实验楼,,,,砖,混,结,构,5,层,,,,,3600m,2,,,,,纵向平移,112m,,,,,1999,年,7,月,因施工单位首次施工移位工程,缺乏 经验,滚轴未防护好,托换梁混凝土 浇筑时,水泥浆漏入滚轴间,使钢滚 轴被水泥浆凝住,起推时,推力达最,大设计值,0.1N,(,总重,量,),时,,千,斤顶后,的 反力架钢板,严重变形,采用机械千斤,顶手动加,压,,,每天只行,进,0.5,~,0.6m,, 移位速度慢某综 合楼,,框,架,结,构,4,层,,3800m,2,,横向平移,15m,,2003,年,12,月,柱采用包裹式托换,柱与柱之间增加 了卸荷斜撑,个别柱的型钢斜撑,变形,严重,。
一、研究背景工程 名称结构 形式建筑 面积因施工单位首次施工,19,一、研究背景,工程 名称,结构 形式,建筑 面积,,平移要求,,完成时间,,工程问题,,,,某建筑 公司办,公楼,,,,框架结,构,8,层,,,,,3782m,2,,,,横向平移,40m,,,,,2003,年,10,月,新,加基,础,采用,间,距,2m,的挖孔桩,及,宽,500m,m,,高,930m,m,的下轨,道,梁,,,桩的,承,载力,设,计不,足,,,未,考,虑沉,降,变,形,,,致,使平,移,时下,轨,道梁,变,形较,大,,并,出,现,裂,缝,,上部,结,构也,出,现,开,裂,现,象,采,用连,续,快推,的,方,法,,推至,新,址,目,前,该建筑物已拆除,某租赁 公司综,合楼,,框架结,构,5,层,,,3861m,2,,横向平移,9.27m,,,2003,年,6,月,柱,下托,换,梁设,计,时,,,抗,剪计,算,将原,钢,筋,混凝,土,柱截,面,也计,算,在,内,,,致使托,换节点柱边产生,较大裂缝,一、研究背景工程 名称结构 形式建筑 面积新加基础采用间距2,20,一、研究背景,我国建筑物整体移位,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工程实践。
工程事故多发生在,牵引,、,托换结 构,、,下轨道设计,等方面一、研究背景我国建筑物整体移位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 工程实践,21,一、研究背景,国外移楼事故,一、研究背景国外移楼事故,22,建筑物移位改造面临的技术难题,,托换结构设计,无科学规范方法,位移同步控制,精度差,轨道不均匀沉降,控制难度大,,新的需求,高层建,筑,托换,荷载,大,历史建,筑,整体性,差,,移位后抗震加固易,影响历史风貌,一、研究背景,建筑物移位改造面临的技术难题一、研究背景,23,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四,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24,就位连接,建筑物移位改造的三个阶段,托换截,断,牵引移动,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就位连接建筑物移位改造的三个阶段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25,提出了托换节点设计方法,发明了移位,滑,车装置托换截,断,,牵引移动,就位连接,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提出了托换节点设计方法,发明了移位滑 车装置托换截断 牵引,26,柱,连梁,托,换梁,托换节点受力状态,四面包裹式托换节点,托换结构,安全,是关键问题,托换结构,四面包裹式托换节点,处于,弯剪扭复合状态,,受力复杂,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柱托换节点受力状态四面包裹式托换节点托换结构安全是关键问题托,27,揭示了,托,换节点,受,力机理,梁柱结合面为薄弱环节,0.0 0.5 1.0 1.5 2.0,0,600,1200,1800,荷载,/kN,y,=-858.4,x,+1721,R,2,=0.853,0,200,400,800,,600,荷载,/kN,y,=146.95,x,+606.69,R,2,=0.3616,0 1 2 3 4 5,0,250,500,750,1000,荷,载,/kN,y,=115.91,x,+359.2 R,2,=0.961,,≤,0.5,0.5,<,,≤,1.0,,>,1.0,结合面直剪破坏,托换梁剪切破坏,结合面受拉破坏,主要影响因素:剪跨比、纵筋及箍筋 破坏模式:,结合面直剪破坏,托换梁剪切破坏,结合面受拉破坏,剪跨比,/a/h,0,剪跨比,-,荷载关系,纵筋配筋参数,纵筋参数,-荷载关系,0.00 0.25 0.50 0.75 1.00,箍筋配筋率,/%,配箍率,-,荷载关系,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揭示了托换节点受力机理0.0 0.5 1.0 1.5 2.0,28,u,V,u,V,a,d,c,h,c,l,l,a,l,b,1,F,c,f,,s,T,,s,A,f,2,B,A,str,--混凝,土,斜压,杆,截面积,n,c,,t,,str,,,c,,s,1,A,,f,A f,',,sin,,V,,2sin,2,,,0.8(1,,,,cos,2,,,),s,,,,,s,,拉,-,压杆,理论,模,型,分,析结果,托换梁拉-压杆理论模,型,,托换节点有限元分析,0 1 2 3 4 5,0,800,400,1600,1200,试验 模拟,位移,/,mm,荷载,-,位移关系,荷,载,/kN,0,800,400,1600,1200,荷,载,/kN,0 1000 2000 3000,,4000,应变,/,μ,,ε,纵,筋,应变,试验 模拟,式中:,,θ,s,--,拉压杆夹,角,;,,A,c,,--构件,截,面积;,托换,节,点,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0.0,0.0 0.5 1.0 1.5,0.5,1.0,1.5,2.0,V,n,/,kN,λ,计算值 试验值,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uVuVadc hcllalb1f s TsAf2Ast,29,u,t,0,yv,sv,,0,V,,,1.75,f,,bh,kf,,,h,,b,,,1,承载,力,曲,线,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0,,A,sv,,h,s,V,u,,,0.42,f,t,bh,0,,,,s,,f,yv,编入国家行业标准《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JGJ/T239-2011,),j,0.6,f,,C,,h,,≥,式中,:,,,—,剪,跨,比,,,a,,/,,h,0,,,取,0.5~1.0,;,,s,,—,纵,筋,配筋,系,数,;,k,,,,0.25,,f,y,托换,梁最,小,高,度限值,:,N,t j,式中,:,h,j,—,结合面高,度,;,,C,j,—,柱截面,周,长,0,1,2,3,V,/,f,b,,h,u,,t 0,0.0 0.3 0.6 0.9 1.2,,vs,f,y,/,,f,t,ρ,,=0.5%,ρ,,=1.0%,ρ,,=1.5%,提出了托换节点设计方法,抗,剪,承,载力,试,验拟合公式,:,,托,换,节,点设,计,方法,:,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u t 0yv sv 0V 1.75 f bhkf ,30,提出了预应力托换节点,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提出了预应力托换节点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31,提出了预应力托换节点,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V,n,=0.9f,t,A + μ,×,n,f,P,提出了预应力托换节点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Vn=0.9f,32,发明了移,位,滑车和滑动装置,传,统,方,法,:,滚,轴,装,置,。
滚,轴,移,动,导,致,托,换,梁,剪,跨,比,变,化,,,托,换,结,构,受,力,不,利,滚,轴,移,位(,传,统方,法),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发明了移位滑车和滑动装置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33,滑车,移,位(,本,发明,),滑车,装置,橡胶板,滚轴,固定座,导向轨道,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发明了移,位,滑车和滑动装置,传,统,方,法,:,滚,轴,装,置,滚,轴,移,动,导,致,托,换,梁,剪,跨,比,变,化,,,托,换,结,构,受,力,不,利,滚,轴,移,位(,传,统方,法),滑,车,装,置,托,换,梁,剪,跨,比,不,变,托,换,结,构,受,力,模,式,合,理,滑,动,装,置,,转,向,灵,活,,,造,价,低,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新技术,滑车移位(本发明)滑车装置橡胶板滚轴固定座导向轨道滑动装置滑,34,托换结构设计方法工程实践,--,世界最重移位建筑托换结构设计,莱芜开发区办公楼,,托,换,建,筑物,层,数,15,层,,重,量,35000t,,,单柱轴力,11770kN,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托换结构设计方法工程实践莱芜开发区办公楼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35,提出了牵引力计算方法,研发了移,位,测控 系统及相关设备、装置。
托换截断,牵引移,动,,就位连接,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提出了牵引力计算方法,研发了移位测控 系统及相关设备、装置36,上部结构开裂,扭转,产生,破,坏,性附,加,内力,偏离,轨,道、,倾,覆,准确计算牵引力、保证位移同步和控制轨道不均匀 沉降是关键技术问题,牵引力计算不准确,,位移不同步,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上部结构开裂扭转产生破坏性附加内力偏离轨道、倾覆准确计算牵引,37,轨道沉降,移位,失,败,倾斜,产生,破,坏,性附,加,内,力,上部结构开裂,扭转,产生,破,坏,性附,加,内力,偏离,轨,道、,倾,覆,位移不同步,准确计算牵引力、保证位移同步和控制轨道不均匀 沉降是关键技术问题,牵引力计算不准,确,轨道不均匀沉降,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轨道沉降移位失败倾斜产生破坏性附加内力上部结构开裂扭转产生破,38,牵引力计算,移位测控系统,步进式自行走移位装置,连续行进牵引设备,移位顶升转向方法,提出了牵引力计算方法,研发了移位测控系统及相关设备、装置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牵引力计算移位测控系统步进式自行走移位装置连续行进牵引设备移,39,0,0,5,4,3,2,,,1,重量,G,重量,1.19G,重量,1.39G,10 20 30 40,位移/,mm,牵引力,/,kN,0,0,2000,4000,6000,牵引,力/,kN,25000 50000 75000,建筑物重量,/,kN,提出了牵引力的计算方法,100 120 140,160,0.0,1.5,3.0,4.5,,滚轴直,径,60mm,滚轴直,径,40,m,m,滚轴直,径,18,m,m,建筑物重量/,kN,牵引力/,kN,F,=,k,f,,G,式中,摩,阻,系,数,,f,,:滚动取,0.05,;,,滑动取,0.1,;滑车,取,0.07,牵引力,-,位移,关系,牵引力,-,重量,关系,现场,实,测牵,引,力,-,重量关系,启,动,牵,引力,是,移动牵引力,的,1.25,倍,牵引力与建筑物重量、滚轴直径,、,,轨道平整度有关,为牵引设备选择和测控系统参数设置提供依据,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005重量G重量1.19G重量1.39G10 20 30 4,40,控制,系,统硬,件,组成,框图,研发了基于摩阻系数和重量的移位测控系统,改进积分,分,离,的增量,PID,控,制,算,法,设定阈值,α,,,|,e,(,k,)|,,>,α,时,采用,PD,调节,积分增量校核,改进积分分离的增量,PID,控制,算法,控制,算,法原,理,提高了控制精度,控制系统安全稳定,,增量计算:,△,u,(,k,)=,K,P,[,e,(,k,)-,e,(,k,-1)]+,,K,I,e,(,k,)+,K,D,[,e,(,k,)-2,e,(,k,-1)+,e,(,k,-2)],,输出计算:,u,(,k,)=,u,(,k,-1)+,△,u,(,k,),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控制系统硬件组成框图研发了基于摩阻系数和重量的移位测控系统改,41,实现了建筑物移动过程中位移同步精确控制,控制系统,控制原理,根据重量和摩阻系数自动计算牵引力,实时监测位移 同步性,自动调整千斤顶供油压力,液压变频装置,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实现了建筑物移动过程中位移同步精确控制控制系统控制原理根据重,42,与测控系统匹配的连续行进牵引设备,千斤顶两端各设置一套锚具及限位器,,供,油和回油时两 端锚具交替夹紧,每个行程自动完成,实现了连续行进,避免了更换垫块及反力支座,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与测控系统匹配的连续行进牵引设备实现了连续行进,避免了更换垫,43,自适应轨道不均匀沉降,步进,式,自行,走,移位,装,置原,理,步进,式,自行,走,移位,装置,附加,内力,轨道,沉,降变,形,测控系统控制的步进式自行走移位装置,竖向千斤顶交错支撑建筑物,水平千斤顶完成移位,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自适应轨道不均匀沉降步进式自行走移位装置原理步进式自行走移位,44,同步,顶,升转,向,临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移,位,转,向,实现了建筑物移位过程中任意方向转向,测控系统控制的顶升转向方法,分段同步顶,升,调整行走装置,移位转向,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同步顶升转向临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移位转向实现了建筑物移位过程,45,测控系统及相关设备、装置工程实践,最大位移相对偏移量小,于,l,/1000,最大位移差小于,10mm,为传统方法的,25%,,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位移速度达,3.6,m,/h,比传统方法提高,50%,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测控系统及相关设备、装置工程实践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46,将行走装置与铅芯橡胶支座相结合的组合 隔震系统,提出了组合隔震系统就位连接 方法。
托换截断,牵引移动,就位连接,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将行走装置与铅芯橡胶支座相结合的组合 隔震系统,提出了组合隔,47,传统连接地震反应,组合隔震系统连接 地震反应,传统就位方法未提高移位建筑的抗震性能 历史建筑移位后,抗震加固影,响,历史风貌,行,走,装,置,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系,统,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传统连接地震反应组合隔震系统连接 地震反应传统就位方法未提高,48,组合,隔震系,统,拟静,力,试,验,简化,恢,复,力,模型,滞回,曲线,,,mg,,sgn(,x,),,F,,(,x,),,,,k,2,,x,,,,(,Q,y,,,,,mg,),,sgn(,x,),弹性阶段,F,,(,x,),,,,k,1,x,,,,(,k,1,,,,k,2,,),x,s,屈服阶段,简化恢复力模型:,组合隔震系统的抗震性能,组合,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层间,位,移反,应,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组合隔震系统拟静力试验简化恢复力模型滞回曲线mg sg,49,行走装置,+,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系统,行走,装置,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系统就位连接方法,将行走装置与增设的铅芯橡胶支座按比例形成组合隔震 系统,用于就位连接。
提高了移位后抗震性能,最大限度避免对上部结构抗震加固,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行走装置+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系统行走装置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系统就,50,济南,宏,济堂,移,位,隔,震后,地震,加,速度,分析,济南,宏,济,堂,移,位,前,组合隔震系统工程实践,多,遇,水,平地,震,顶层加速度反应幅值为非,隔,震结构,的,36.7%,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为,31.6%,地震,剪,力减,少,60%,保持了历史风貌,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济南宏济堂移位隔震后地震加速度分析济南宏济堂移位前组合隔震系,51,基于移位托换技术,研发了既有建筑地下 增层方法托换截,断,,牵引移动,就位连接,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基于移位托换技术,研发了既有建筑地下 增层方法托换截断 牵,52,托,换桩,托换桩,地面,,托,换结构,,原基础,基于托换技术的地下增层过程,微型桩托换示意图,移位托换技,术,微型桩技,术,地下增层方法,土方开挖过程中,微型桩稳定性,是,关键技,术,问题,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托换桩托换桩地面基于托换技术的地下增层过程微型桩托换示意图移,53,桩屈曲失稳形态,桩身稳定性试验,提出了土方开挖过程中微型桩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桩身稳定性与开挖深度、土质情况和约束条件有关,N,,/,,(,,,,A,),,,,M,/,,W,≤,f,适用于既有建筑室内有限空间施工,可增设多,层,地下室,0 4 8 12 16,0.0,0.8,,0.4,1.2,淤泥土 碎石土,淤泥土(加支撑) 碎石土(加支撑),稳定性系数,开挖深,度,/,m,稳定性系数,-,开挖深度关系,二、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桩屈曲失稳形态桩身稳定性试验提出了土方开挖过程中微型桩稳定性,54,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四,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55,三、工程应用,自,2000,年开始,共完成移位工程,30,余项,,高层建筑移位工程,,优秀历史建筑,移位工程,,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工程,三、工程应用自2000年开始,共完成移位工程30余项,56,莱芜开发区办公楼,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典,,型,,工,,程,高层建筑移位工程,三、工程应用,莱芜开发区办公楼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典 型 工 程高层建筑,57,三、工程应用,托换安全可靠,移动过程平稳、位移同步,性好、就,位,精,确,(,7m,m,),。
与拆除重建,相 比,,,节,约资,金,4640,万元,缩短工,期,16,个月,莱芜,开,发区,办,公,楼,三、工程应用托换安全可靠,移动过程平稳、位移同步 性好、就位,58,三、工程应用,自,2000,年开始,共完成移位工程,30,余项,,高层建筑移位工程,,优秀历史建筑移位工程,,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工程,三、工程应用自2000年开始,共完成移位工程30余项,59,济南老别墅,(建于,1931,年),济南老洋行,(建于,1919,年),优秀历史建筑,移位工程,典,,型,,工,,程,三、工程应用,济南宏济堂,(建于,1920,年),济南老别墅济南老洋行优秀历史建筑移位工程典 型 工 程三、工,60,济南宏济,堂,(建于,1920,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移位过程安全平稳,实现组合,隔,震系 统连接和地下增层,保持了原有风貌,,地,下,增,层面,积,达原面积,的,71%,,建成 “宏济堂中医药博物馆”移位前,地下增层,三、工程应用,济南宏济堂保护单位)移位前地下增层三、工程应用,61,三、工程应用,自,2000,年开始,共完成移位工程,30,余项,,高层建筑移位工程,,优秀历史建筑,移位工程,,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工程,三、工程应用自2000年开始,共完成移位工程30余项,62,济南商埠区历史建筑,(建于,1922,年),夏日花园酒店,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工程,典,,型,,工,,程,三、工程应用,济南商埠区历史建筑夏日花园酒店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工程典 型 工,63,济南商埠区历史建筑,,增设了三层地下室,,传承了商埠区特色,文,化,提升了使用功能。
施工过程,三、工程应用,济南商埠区历史建筑施工过程三、工程应用,64,移位进行中,三、工程应用,移位进行中三、工程应用,65,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四,汇报主要内容工程应用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创新二研究背景一结论三,66,四、结论,1,、托换结构设计方法,,2,、牵引力计算方法,,3,、组合隔震支座就位连接,4,、微型桩托换地下增层,四、结论1、托换结构设计方法,67,四、结论,经济效益,移,位,造,价,为,拆,除,重,建,的,30%~50%,,,工,期,缩,为,拆,除,重,建,的,1/4~1/3,社会效益,有效缓解了既有建筑保护与拆除,的,矛盾,保护了优,秀,历,史建筑,促进了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因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移位期间建筑物可正常使,用,有效开发和利用了地下空间,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率,四、结论经济效益,68,谢,谢,!,谢 谢!,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