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咏鹅》教案(7篇) 小学语文《咏鹅》教案 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天、白、毛、水”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鹅、歌、绿、红、掌、清” 2.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说话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 解决办法:先理解重点词语,再连起来理解诗句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提前预习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察鹅浮水的挂图,简介作者及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1.出示挂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说说鹅的样子,鹅在干什么 2.简介作者及古诗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 复习古诗中出现的音节和熟字 (三)看拼音读课文 记住生字字音 1.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生字字音 (四)讲课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理解生字词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一共几句,有几行 2.讲读第一句 (1)读第一行,引导学生理解一连说了三个“鹅”是什么意思 (2)读第二行,教师先讲“项”是脖子的意思,“曲”是弯曲的意思,再让学生看图,说说鹅的脖子是什么样。
向”是什么意思?“歌”是什么?是唱歌吗?“向天歌”是说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最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把鹅叫说成唱歌 (3)小结第二行是写鹅的头颈,意思是鹅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4)让学生再读第一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读出喜爱鹅的感情 3.讲读第二句,教师范读第二句 (1)指读第三行对照挂图讨论 “白毛”一词指什么?“浮绿水”又指鹅在干什么? (2)读第四行,让学生图文对照讨论理解 (3)范读第二句,并指图概括第二句的意思 (4)再让学生读第二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 4.读全诗,再次强调古诗的读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读生字卡片 (二)识记四个生字的字形 1.“天、白、毛、水”,分析字形并进行书空练习 2.指导在田字格上书写 (三)指导背诵课文 1.小作者指着鹅说什么?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 3.鹅的羽毛什么颜色?它浮在什么样的水面上? 4.鹅的脚掌什么颜色?它用红掌在干什么? (四)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1.口头组词 2.看拼音写字 小学语文《咏鹅》教案 2 教材简析: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
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白、毛、水,认识5个字 2、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能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披一件白袍子,脚穿一双红鞋子,唱起歌儿伸脖子"学生猜 (老师以一则谜语作为开头,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咏鹅》教案1》 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板书课题)《咏鹅》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骆宾王十分聪明,7岁就能作诗,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二、层层递进,整体输入。
1、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大意 ①教师:“请同学们赶快把书打开,看看7岁时的骆宾王是怎样写鹅的?” ②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③师:“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着长脖子朝天叫着,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你用红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着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鹅呀!我们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大白鹅的感情呢?” 2、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①出示图、文一幅大白鹅图画,白鹅的头上脖子上,身子上和脚部分别贴着这首古诗的四个句子 ②教师:“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仔细体会 ③师:“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习读 ④请学生有节奏地在全班朗读 (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次意境,体验情趣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靠老师的讲解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3、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 ①师:“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特别开心骆宾王看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画面,会在怎样的感情中吟出这首诗呢?我们把他这种感情读出来好吗?” ②生:“小组读、同桌读者、指名配乐朗读。
③师:“你们谁愿意当大白鹅,表演给大家看?谁愿意做骆宾王,一边观赏一边低吟小诗?” ④生:“学生到前面戴着头饰进行表演然后全班一起边演边背 ⑤师:“你们喜欢这一只大白鹅吗?请你按诗的内容给你手中的"白鹅图"(课前准备好的)涂上颜色 三、识记生字,培养能力 1、学生画出诗中要求记住的生字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2、小组讨论,汇报识字方法 3、练习用字组词,说话 (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记一记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历和激动之中 四、巩固练习 1、找朋友读生字 2、男女生轮读古诗 3、背诵古诗比赛 小学语文《咏鹅》教案 3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岁、诗、池、蓝、掌、划、动、清、波、浮、听”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新的语境中正确认读;认识笔画“斜钩”;描摹带有“斜钩”这个笔画的汉字“划、我” 2、朗读课文,能按标点正确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课文 3、认真阅读课文叙事部分的内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本领 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生字,读准翘舌音:诗、池、掌。
2、认识新笔画“斜钩” 3、能通过故事内容的阅读大致了解古诗的诗意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师: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赞美鹅的漂亮 2、板书课题:咏鹅 师边板书边说:“咏”就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赞美 3、齐读课题 说明:上课伊始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说些什么,教师不要提过细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语言的积累畅所欲言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可起到语言训练的效果如果学生直接背出古诗,教师也可随机以“你已经能背诵古诗了,真了不起!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咏鹅》”引出课题 二、初读古诗,引导质疑 1、出示古诗:自读,互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生字:浮 3、读了古诗,你有什么要问的?(如:谁做诗?他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做诗?怎么会做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说明:也许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诗,但诗的意思和有关诗的其他内容学生并不一定知道,教师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而学会学习。
三、整体感知课文,释疑解难 1、听课文录音,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第一节 (1)学习生字“岁”、“诗”正音:读准平、翘舌音 (2)朗读第一节 3、出示第二节:感悟诗意 (1)读,骆宾王看到了什么?用“――-”划出有关句子 (2)出示第1、2两句话 ①学习生字 自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小组交流识字情况 大组交流:池、掌——注意翘舌音 池、清、波——与“水“有关 掌——常蓝——篮作比较,说说怎么记 ②读句子,感悟美景 骆宾王看到的景象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美丽、漂亮、好看) 说话练习:骆宾王看到真美啊!美在 (可从鹅的颜色、声音、动作、池水等方面说) 师:这么美,怎么读呢? 自己试着读一读 交流读 师:看到这么美的景,骆宾王陶醉了,于是骆宾王就做了一首诗,把这美丽的景象永远留了下来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作的诗 说明: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读边思,通过交流,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课文第2节,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感悟,再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做到不顿读、不唱读,体现从读通到读好的过程,释疑解疑也在这过程中随之完成。
四、再读课文,熟读背诵 赛读;背诵 说明:此时再读古诗与初读时相比,学生应对诗的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因此一定会读得更好,语气更符合诗的意境当然,只须读,通过读来反馈学生的理解,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意 五、欣赏人物,介绍自己 师:骆宾王七岁就会做诗,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小朋友也很聪明,你有什么本领,请介绍一下吧小组,大组) 说明:这是课文设计的说话练习,也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要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地说说自己的本领,相信自己的聪明与才干本领不在大小,重在大胆地说,说完整的话 六、复习巩固字词 1、读词: (1)七岁做诗池水蓝天脚掌划动清波碧绿游来游去 (2)浮动水池古诗蓝天手掌划线听话 2、读生字 3、指导描摹:划我 (1)学习笔画 (2)看笔顺指导,说说怎么写 (3)注意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明:复习巩固字词体现是由易到难,先课文中的词语再课文外的新词语,做到在新的语境中正确地认读;先读词语再读单个的生字,更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记住和掌握 小学语文《咏鹅》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现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达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咏鹅》,体现“鹅”的悠闲自在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古诗新唱的韵味 二、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三、教学难点: 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四、教材分析: 1、《咏鹅》歌曲是四二拍,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内,没有大的跳进曲调简单,清新优美,朗朗上口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欣赏中加以朗诵,呤唱使之感到《咏鹅》这首歌中那特有的栩栩如画的美境,天真活泼的童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及策略: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学生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课堂不能太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