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二课堂计划 物理第二课堂计划 第二课堂活动初计划 一、科技小制作 学生分成小组制作4个关于平面镜反射的教具——神奇的存钱罐、简易潜望镜、魔术小盒子和光的反射激光演示仪、简易望远镜必要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面镜反射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需学校提供的材料:凸透镜(F=50cm),凹透镜(f=100cm)多片(焦距最好大一点,供学生分组制作用),其它材料由学生自备 动手做小制作 1. 可以让钱消失的储蓄罐 这是能让钱消失的奇异的存钱罐从中间的窗口可以看到里面,但是如果把钱放进放进去,咦?钱看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理说明: (1)镜子的工作 镜子里映照出的物象和镜子之间的距离和实际物体与镜子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看上去就好像是放在镜子的另一侧位置似的,而且,映射出的像和实际物体的表面具有对称关系 (2)如何使钱消失 这个存钱罐的奥秘在于斜插入纸盒的镜子从纸盒的窗口往里看,我们在感觉上似乎看到了纸盒的整个内部可是实际上看到的只是镜子和纸盒的半边,被镜子挡住的另半边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在镜子里映照出的这半边的映像,产生了好像是在镜子另半边的错觉。
盒子的底面通过镜子的映射,看上去就是纸盒内部的里侧,而不会注意到镜子的存在而放入的钱是在镜子的另外一侧,所以从洞口投入的钱看上去就好像突然消失了 设计简图: 材料准备: 卡纸 镜片 用来贴在盒子里面和外面的花纸 透明薄膜 手工纸 剪刀 双面胶带 透明胶带 制作过程: a) 用卡纸做一个立方体的盒子 b) 在盒子内侧的三面贴上带有装饰图形的花纸用图形复杂的纸更有趣外侧也贴上花纸 c) 把镜片斜着插入盒子 d) 用手工纸做一个窗口,贴上透明塑料薄膜 e) 把窗口装上纸盒,在盒子上开一个投钱的洞口就做成了 创新: 可以在把半个球固定在镜子中间,但由于人们感觉不到斜着放置的镜子,球看上去就好像浮在空中似的而且,由于半个球被很小心地固定在镜子中间,和镜子里映出的像(也是半个球)很好的吻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个球浮在空中似的如果把周围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贝壳、用丝带做成的花)试着固定在镜子上,意外的图形将感到很有趣 2. 简易潜望镜 原理说明 简易潜望镜(图a )是由装在管中的两块平面镜组成的,两面镜子相互平行远处物体射向第一块平面镜的光线,经反射后,投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再经第二块平面镜反射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观察者看到的是经过两次反射的像 为了更清晰地看清景象,现代的潜望镜(图b) 已经把反射光线的两块平面镜改成两块直角棱镜了这是因为平面镜不能百分之百地反射光,有损失,使反射光变弱,而全反射棱镜可以减少光反射时的损失,使所成的像看起来更清楚 设计简图: 图a 图b 材料准备 卡纸 两块镜片 双面胶带 透明胶带 剪刀 小刀 铅笔 尺子 制作过程: ①在卡纸上描画出潜望镜的平面图 ②沿铅笔线折叠做成潜望镜模型,用胶纸把两面镜子固定在里面,使镜面平行着镜面,并与水平方向成45,这样简易的潜水镜就完成了 — 魔法小盒子 平常我们在镜子上看到的像和物体总是左右相反,挺别扭的,怎样才能看到正像呢?在白纸上写一段文字,放在镜子面前,镜子里面的字是反字在镜子与写字者之间加上一个魔术小盒子,结果又怎样?咦?!竟然和看着纸写出来的效果一样,是正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理说明 1)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2)把两面镜子成一定角度放在物体前就能照出正面像来物体一面镜子上所成 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反射到另一面镜子上成像(与第一次像左右相反),经过两次反射成像就呈出正像 设计简图: 材料准备: 卡纸 纸盒 两块镜片 金莎底盒 双面胶带 透明胶带 剪刀 小刀 铅笔 尺子 制作过程: ① 用卡纸做一个无底长方体小盒子1,在一面开个窗口,如图所示。
② 用卡纸做一个少一个侧面额长方体小盒子2,在其顶部剪一个跟小盒子1底 部相同面积的小孔,如图所示 ③ 将镜片斜着插入小盒子1中,镜面对着窗口 ④ 将盒子1嵌套在盒子2上,魔法小盒子的写字板部分就完成了 ⑤ 将一块镜子粘在金沙盒上,并将此金沙盒固定,魔法小盒子的看板也就做好 了 ⑥ 写字部分和看板就共同构成了我们的魔法小盒子 使用功能: 1) 先让学生看着镜子写字,看看效果怎样 2) 再让学上通过魔术小盒子看着镜子写字,看效果怎样 3) 引导学生猜猜魔术小盒子的内部结构,引出所学知识 创新: 1) 贴近生活,能很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让学生自己猜测魔术小盒子的内部结构,引起他们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4. 光的反射激光演示仪 实验室里的光学演示仪成本贵,而所实现的功能并不多,只能演示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关系以及入射光线、出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性价比不高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索平面镜反射的模拟光学演示仪——光的反射激光演示仪,所能实现的功能与实验室里的光学演示仪基本相同,只是只有反射部分,没有折射部分,而且需要教师手动控制激光光源。
这是设计的一个不足之处,但同时却又更利于辅助教师讲课,因为它的光线射入角度更灵活了光的反射激光演示仪板上的半圆刻度比实验室里的光学演示仪更大更明显色彩对比度更大,更便于课堂上学生自主观察,进而得出结论 原理说明 光束射向平面镜,遵循平面镜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出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设计简图: 材料准备: 硬纸板 纸皮箱 卡纸 一块镜片 双面胶带 透明胶带 圆规 剪刀 小刀 铅笔 彩笔 尺子 激光笔 制作过程: ①在背板上画一个尽可能大的半圆大量角器,用彩笔描线,突出整数度数 ②将镜子嵌入背板里 ③用卡纸包装基座,并把背板固定在基座上 ④用卡制作一个放激光笔的无盖小盒子,固定在基座旁边 ⑤用卡纸做一个保护盒,把由于嵌入背板而露出来的镜子包好,防止意外划伤 创新: 演示平面足够大,便于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手动控制激光光源,使光线射入角度灵活,更利于辅助教师讲课 五、制作望远镜之简易天文望远镜 制作材料: 凹透镜(焦距为100cm )凸透镜(50cm 左右)卡纸 ,双面胶 制作步骤: ①将所有镜片都搞定了,制作一个100CM 长的纸筒,在一端放上主镜凹透镜,再在另一端放上目镜(凸透镜),自己找东西固定住。
②使用时只要来回伸缩目镜就行了 ③主镜的直径愈大,收集的光就愈多 二、生活中有趣的物理 三块互成90的三角形平面镜就构成了角镜角镜成像有一个特点:当你站在角镜前面,无论你怎样移动位置,角镜中至少可以映出你的一个像(最多可映出七个像)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用多个角镜组合成角反射镜角反射镜可以把从光源射来的光按原路反射回到光源方向去自行车的尾灯就是角反射镜大城市有些马路的界标也是用角反射镜制成的 两面互成90的平面镜可以产生奇特的成像效果: 如果你站在两面互相垂直的平明镜夹角范围内,镜面里可以映 出你的三个像,即:除了两块镜面上各有一个像外,在两平面 镜夹角接缝处也有你的一个像,而且在夹角范围内无论你怎么 移动位置,你的这个像始终离不开夹角的接缝处 如果你站在平面镜的一端,把身体是一半藏在镜子的后面 然后抬起暴露在镜子前面的腿和手臂,这时你会看到一个奇妙 的现象:镜子里面的你已经腾空而起,飘飘欲仙了 这是由于镜面二次反射所产生的奇特现象这种角镜叫做 “反重力镜” 两块平面镜靠在一起,一块固定不动,另一块可以绕接 缝处转动,用以改变两面镜子的夹角这样的两面镜子就构 成了多像镜。
当你站在多像镜前面,转动其中一面镜子,你很快会发 现:夹角不同,像的个数也不同夹角越小,像的个数越多 这是由于光线在两面镜子之间发生多次反射造成的,夹角越 小,光的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成像也就越多 由于夹角大小的变化,其影像的数量随之不同,成像的 数量与其夹角的关系,可用下面的公式表达:n=360/a -1(n 为系统多次及射后的影像数量,a 为夹角值) 三、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制作物理黑板报 1. 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2. 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东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3. 有雪的路面撒些食盐化的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盐作为了熔雪剂. 4. 打雷时, 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这些现象都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快! „„ 3 推 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计划 物理是门以实验为基础、强调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的学科。
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对本学科充满好奇心,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得以延续,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我们计划结合教学进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学生的一些小制作和小实验活动将课内的小课堂和课外的大课堂有效的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这种浓厚的兴趣从课外带到课内,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 活 动 内 容: 荐 第二课堂也称第二渠道教育,是在第一课堂之外,在教师指导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探索创造和应变能力,特别是科技意识的培养为中心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的教学活动能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信息,抓紧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来丰富和改革我们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对加强科技教育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物理课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到第二课堂的教学有以下特点:一是“活”: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时间和空间都机动灵活、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例如:在第一课堂中讲无线电发射和接收时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死板地讲其原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让学生在物理实验室中制作“小小广播台”,发射和接收调幅、调频电磁波,然后可在实验室、操场等地进行发射和接收的实验。
有时领学生参观各种现代化设施,观看最新科技录像片等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技能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是“新”: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材——主要是传播昔时信息的限制,能迅速将各种即时信息传播给学生这些最新的科技信息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例如:日本的科技博览会中最现代化的机器人,在营养液中培植的西红柿等,使学生大开眼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有意义的科幻片等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科技教育 三是“全”: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 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