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条 判分 判分参照世界跆拳道联盟品势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涉及如下三项判分原则: 一、精确度 精确度的判分点涉及基本动作和各品势动作的精确度 二、纯熟度 纯熟度的判分点涉及动作的幅度、平衡性及动作的速度和力量 三、体现力 体现力的判分点涉及动作的刚柔、缓急、节奏和运动员体现出的气势 具体判分原则见第十三条的评分措施和第十四条裁判员判分原则 第十三条 评分措施 一、总分为10分 二、分数构成 (一) 精确度 1、 基本分数为5分 2、 扣分点 (1)在完毕品势的过程中,浮现细小失误时每次扣0.1分; (2)在完毕品势的过程中,浮现明显错误时每次扣0.5分 (二) 纯熟度 1、基本分数为3分 2、 扣分点 (1)动作幅度、平衡性、动作速度及力量在比赛中浮现细小失误时每次扣0.1分; (2)动作幅度、平衡性、动作速度及力量在比赛中浮现明显错误时每次扣0.5分。
(三)体现力 1、基本分数为2分 2、 扣分点 (1)比赛中动作的刚柔、缓急、节奏以及气势不可以明确地体现出来时每次失误扣0.1分; (2)比赛中动作的刚柔、缓急、节奏以及气势不可以明确地体现出来并浮现严重错误时每次扣0.5分 三、其她扣分事项 (一)完毕动作时超过比赛时间,在总分中扣除0.5分 (二)比赛中运动员越过警戒线时,在总分中扣除0.5分 (三)上述扣分事项,各裁判员根据该场场上主裁判员的口令进行扣罚 四、计分措施 (一)品势比赛按照精确度、纯熟度和体现力,结合其她扣分事项,合算其得分; (二)在7名裁判员的判分中,除去最高分数和最低分数后,取分数的平均值 五、容易产生扣分的重要注意事项 扣除0.1分的重要事项: 1、碎步; 2、重心平稳度(起伏、摆动); 3、转体动作的稳定性(平衡、起伏); 4、精细原则度; 5、节奏的掌握; 6、双手同步动作的技术动作,双手的摆放顺序及位置; 7、身体形态的对的性; 8、气的体现。
扣除0.5分的重要事项(世锦赛起用): (一) 精确度 1、少动作或错动作时; 2、该发声不发,不该发声时发声时; 3、 两脚均越出起点一脚半径内; 4、 非法跺脚,口鼻吐气、发声时; 5、 动作连接间停止三秒时; 6、 该跺脚不跺脚时 (二)纯熟度、体现力 1、视线不向动作的行进方向时; 2、呼吸不统一,重心下沉时; 3、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动作过大、过小、扣肩、均衡和起伏等; 4、刚柔、缓急、节奏等不符合该套品势的规定期; 5、气的体现:气势、精神、态度、品味等 第十四条 裁判员判分原则 一、 基本姿势(一) 准备姿势规定动作:--手掌伸直,从丹田开始慢慢向上握拳到胸口,然后向下旋转到丹田; --动作完毕后,拳和拳的距离是一立拳距离,拳和道带的距离是一拳距离; --腕关节伸直; --双脚自一开始动作起成平行步,两脚掌全着地扣分事项:--握拳后向上做动作或从胸口开始时; --动作进行或完毕后肘关节向上翘起时; --动作完毕后拳和拳的距离不原则时; --腕关节弯曲时; --在开始动作至完毕的动作过程中随着着后脚跟的抬动。
二)还原姿势:规定动作:--手掌伸直,从丹田开始慢慢向上握拳到胸口,然后向下旋转到丹田; --动作完毕后,拳和拳的距离是一立拳距离,拳和道带的距离是一拳距离; --腕关节伸直; --双脚自一开始动作起成平行步,两脚掌全着地; --还原旋转时,运用前脚掌旋转扣分事项:--握拳后向上做动作或从胸口开始时; --动作进行或完毕后肘关节向上翘起时; --动作完毕后拳和拳的距离不原则时; --腕关节弯曲时; --在开始动作至完毕的动作过程中随着着后脚跟的抬动; --还原旋转时运用脚后跟或整个脚掌旋转时 二、 站势(一) 并步(立正姿势)规定动作:--前脚尖向前方,双脚并拢; --双腿膝关节伸直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 --双脚没有并拢时; --膝关节弯曲时二)并排步(平行步)规定动作:--脚内侧平行,前脚尖向正前方; --双脚内侧间隔宽度为一脚长宽度; --双腿膝关节伸直。
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 --双脚内侧过宽或过窄时; --膝关节弯曲时三)左、右站势(丁字步)规定动作:--左脚或右脚向外侧旋转90°; --双脚跟距离为一脚长距离; --双腿膝关节伸直扣分事项:--双脚外侧不形成90°时; --双脚内侧间隔过多或过少时; --双腿膝关节弯曲时四)走步(前行步)规定动作:--自然走步停止时的动作; --双脚内侧间隔为一脚长宽度; --前脚尖向正前方,后脚尖向正前方形成30°角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 --双脚内侧过宽或过窄时; --后脚尖角度不小于30°角时五)马步规定动作:--脚内侧平行,前脚尖指向正前方; --双脚内侧间隔为两脚长距离; --双腿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下看时形成一条直线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 --双腿内侧过宽或过窄时; --动作完毕后,身体的重心向前或向后倾斜时。
六)弓步规定动作:--双脚间隔为两脚至两脚半距离,两脚掌内侧间的平行间隔为一拳距离; --前脚尖向正前方,后脚尖向下前方自然形成30°角; --低头向下看时,前腿膝关节与前脚尖形成一条直线; --身体重心的2/3放在前腿,后腿膝关节伸直扣分事项:--步法过宽或过窄,前后脚左右交叉时; --后腿膝关节弯曲或脚后跟翘起时; --身体重心过多向前或向后时七)三七步规定动作:--双脚内侧和膝关节形成90°角,两脚间间隔为两脚距离; --身体重心的70%在后腿,30%在前腿; --动作完毕后前腿的小腿与大腿的角度为100°--110°扣分事项:--前后脚的角度或宽度,过宽或过窄时; --身体的重心向前或向后倾斜时; --臀部向后翘起,前腿弯曲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 --后腿膝关节向内或向外时八)虎步规定动作:--前脚后跟对着后脚尖; --身体重心的90%—100%放在后脚 --后脚尖向正前方形成30°角; --前脚尖轻轻点地; --动作完毕后,后退的大腿与小腿的角度为100—110°。
扣分事项:--前后脚的角度或宽度,过宽或过窄时; --身体的重心过于向前或向后倾斜时; --后腿弯曲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 --后脚尖角度不小于时; --臀部过于向后翘起时九)前、后交叉步规定动作:--双脚间隔距离为一拳距离; --交叉时,运用支撑腿的前脚掌旋转交叉; --身体重心的90%—100%放在交叉腿上; --动作完毕后双腿的膝关节分开一拳宽度; --后脚的脚后跟向上翘起,放在前脚外侧的中心点后; --重心脚向交叉方向自然成30°角,支撑脚与重心脚间成90°扣分事项:--双脚的距离过宽或过窄时; --交叉时支撑脚不旋转或脚后跟向下时; --动作完毕后双腿膝关节并拢时十)独立步规定动作:--支撑脚的前脚尖和膝关节向正前方; --支撑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角度为100—110°; --提膝的膝关节向正前方,脚内侧紧贴支撑腿的膝关节扣分事项:--支撑腿膝关节或前脚尖向外或向内时; --大腿和小腿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 --提膝的脚内侧不紧贴支撑腿膝关节内侧时; --提膝的膝关节向外或向内时。
十一)鹤立步规定动作:--支撑脚的前脚尖和膝关节向正前方; --支撑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角度为100—110; --提膝的膝关节向正前方,脚勾于支撑腿的膝弯处;扣分事项:--支撑腿膝关节或前脚尖向外或向内时; --大腿和小腿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 --提膝的膝关节向外或向内时 三、 格挡(一) 下格挡起始动作:--辅助手自然伸直至胸腹间位置,拳心向下; --格挡手放在辅助手一侧的肩部,拳心向脸部手臂放松弯曲轻贴于胸部; --双臂的腕关节伸直规定动作:--动作完毕后,格挡的手臂与大腿相距两个立拳或一立掌距离; --格挡手臂在大腿的正前方,拳心向大腿,腕关节伸直; --辅助手臂随动作过程放松收回,再抱拳于腰; --肩与正前方自然形成30°角; --格挡动作与步法同步结束扣分事项:--格挡手臂的起点没有从肩部开始或拳心向下时; --格挡时辅助手臂没有伸直或手臂过高时; --动作完毕后,格挡的手臂在大腿的左侧或右侧。
二)中内格挡起始动作:--拳握紧于体侧,拳心向外,肘关节放松下垂; --辅助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