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6.50KB
约25页
文档ID:28364551
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_第1页
1/25

本报讯 由四川省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黄辉副教授所著的《现代思维科学研究》一书,近日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较为系统全面地概括和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思维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融汇了作者对思维科学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心得体会和理论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起了一个有关思维科学的体系 思维与思维科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学术界迄今尚有争议的热门话题早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明确提出了“思维科学”的概念,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作者根据钱学森的有关设想,旁征博引,大胆地“构建”和论证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有关思维科学的体系并进而对思维的主体与客体、主体思维的基本类型、主体思维活动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对创造性思维、模糊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实践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该书的第一章,在一般地阐述了“思维科学的缘起”、“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之后,又在第二章,即以“思维的主体与客体”为题,论述了“思维主体的涵义和特征”、“思维客体的涵义和特征”在阐述过程中还进一步指出:“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与“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概念”的不同,思维与“人的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性”等特征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而升华了对于作为思维研究对象的思维及其实质的把握与认识 对思维与信息、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关系,此书也作了独到的研究作者对信息量与思维效率成正比的命题表示质疑,认为信息的“良性封闭”与“良性开放”对人们提高思维效率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信息的“恶性封闭”与“恶性开放” 该书对哲学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上述几种思维方法即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对它们进行综合把握和灵活运用,是人们进行思维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2005 年 03 月 29 日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 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思维科学工作的同志们欢聚一堂 , 开一个学术讨论会,我想有三个目的:第一,我们这些搞思维科学的同道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过去可能在书信上或文章上交往过,是相知的.但不相识比如我和在座的好多同志都有书信往来,但没有见过面,今天是第一次见面,大家互相认识一下,这是一件事第二,关于思维科学这门学问,说新么也新,要说不新吧, 它也不新,因为关于思维的问题,已经研究很久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志们对于思维科学的看法,可能是各种各样的 在这个会上我们可以交换一下看法 ,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最后总可以得出一些共同的认识。

这样,今后的工作就有基础了 至于不同的意见, 会后大家再慢慢讨论,逐步去解决第三,同志们希望搞一个思维科学的全国性学术组织,这个意见是好的,但不是一下子可以搞起来的如果在这次会议上,能够组织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筹备小组,就算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由这个筹备小组再进一步研究,如何成立全国性学术组织的问题这三件事我看能够办到我下面讲的只能说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来批评指正思维科学与新技术革命我以为,我们对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应该有—种紧迫感在组织学会方面思维科学比起系统工程已经晚了五年系统工程全国性的讨论会是在一九七九年十月由国防科委召开的,接着准备了一年的时间,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就在 1980 年 11 月正式成立了 而我们思维科学讨论会在 1984 年 8 月初才开,晚了五年为什么说要有紧迫感呢? 因为在去年十月九日,同志在一次会议上作了重要指示,他要我们研究在新技术革命将要来临的形势下,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紫阳同志说 ,这是一个关系列我们四化建设的大问题在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马洪同志主持下,已经开了两次规模比较大的讨论会,研究新技术革命的对策那么思维科学与新技术革命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有关系,那当然应该有紧迫感。

1.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四种革命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1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有变化或飞跃这些飞跃称作革命可以分为四种革命,一种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这个我们叫作科学革命; 种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飞跃, 这个叫技术革命;那么,由于这两种革命,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和一部分上层建筑也必然有所变化 形成这方面变化的飞跃,我管它叫作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好几次产业革命我认为,最早的一次产业革命,是人从自然界猎取食物到种地、养牲畜,就是有了农业牧业,这是人类生产体系的一次很大的变化,从而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变化--原始公社进入到奴隶社会,这是很古老的次产业革命后来在奴隶社会当中,生产力又发展了,人不但是为了自己享用而生产,而且是为了交换而生产,也就是出现了商品生产这又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实际上, 就是奴隶社会崩溃,进入到封建社会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叫社会革命那么从这两次产业革命来看,好像都是产业革命弓起了社会革命那是不是说产业革命必然弓起社会革命,产业革命在前,社会革命在后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从我刚才说的这两次产业革命来看,好像是这样但是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次产业革命, 就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了。

那是十八世纪末的那一次产业革命,即由于蒸汽机和大工厂生产的出现,引起的产业革命实际上,在英国, 这一次产业革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是社会革命在前, 产业革命在后.我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 ,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本书里讲的那种情况,也就是工业生产变成了国家规模的,国际化、世界化了这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社会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所以,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产业革命来看,它跟社会革命的先后关系,并不是固定的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会弓起产业革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p42-43出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人通过认识客观世界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这也很重要, 他这句话我赞成所以人不仅要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创造精神财富,而且还要经常地使府前人已经创造的精神财富.而我们所说的信息、情报, 广义来讲就是人的知识,人类多少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为了说明精神财富的重要性,波普尔说,假设现在打核大战,两个超级大国发射核弹,把整个地球上累积起来的物质财富统统打掉,把精神财富也打光了,就是说,有知识的人都死掉了,图书馆、资料库等等也都没有了, 人类又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再建设起来的话,也许还要一百万年的时间但是,如果仅仅是把物质财富摧毁了, 而人类的知识还保存着, 我们再建设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十年、二十年,顶多几十年就可以下我想这个例子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3.科学与“前科学”什么是知识,大家常常想到的是科学,这是很重要的知识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还有一个约束,就是科学必须能够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体系现在不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是一个体系的,还要与社会科学联系起来,整个现代科学技术要联成一个整体是不是知识就限于科学技术 ? 那当然不是人从实践中认识到很多东西 ,其中有些东西还没有进到科学的结构里面去,是经验比如,现在争议很多的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很重要,宪法上都说要发展传统的医学,但是中医现在的处境很困难 ,有的同志甚至说中医现已濒于消亡这里且不讲卜年内乱的情况,就是现在,这个问题也还是这么严重!我想,问题的症结是,中医不是现代科学,是经验中医治病确实有疗效,但是怎么回事,恐怕老中医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医书上也说不清楚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医上的东西是知识,但不是科学也可以用恩格斯的话说,中医是经典意义上的自然哲学,而不是现代科学。

自然哲学里虽然有中富的经验,但包括了很多猜想的因素,因此不是科学,但是我觉得,说不是科学并不等于就不重要我认为,我们谈信息,或者说知识, 说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体系;还有一部分是不是叫前科学,既进入科学体系以前的人类实践的经验 这都跟思维科学有关系,因为这些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而思维科学就是要解决人是怎样认识客观世界的,有什么规律 因为客观世界是无穷尽的, 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无穷尽的人现在认识到的客观世界,不管是科学还是前科学,只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且情况是在变化的一部分前科学,将来条理化了,纳入到科学的体系里,那么前科学的内容是否少了一点呢?不会的,因为人类还在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这都联系到思维科学,所以思维科学的任务非常光荣,是一件大事情从前人类发展还没有到达这个阶段,好像不大认识这个问题现在说“信息社会”知识是生产力,那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要从迎接新技术革命,或者迎接人类社会的第五次产业革命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研究思维科学确实是当务之急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下面我就分别讲一讲思维科学方面的问题先从思维科学的基础学科-----思维学讲起。

先说人的思维除了有自己能够控制的意识以外,还有很多所谓下意识,就是人脑不直接控制的意识比如人走路,开步走是人脑控制的, 走了二三步后就“自动化”了, 脑子并不去想该怎么走要拐弯了,又控制一下所以, 人确实有很多意识是没有经过大脑的 这是另外一个科学部门即人体科学要研究的思维科学是要研究人能够控制的那部分意识以前我按我们习惯的称呼,把一个人的思维分成三种,抽象(逻辑)思维,形象( 直感)思维和灵感( 顿悟)思维这只是说从思维规律的角度来说 ,有这么三种;但是,第一,不排除将来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这样划分不合适,或还有其他类型的,具有不同规律的思维第二,虽然划分为一种思维,但实际上人的每一个思维活动过程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思维在起作用,往往是两种、甚至三种先后交错在起作用比如人的创造恩维过程就决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 )思维, 总要有点形象 (直感)思维, 甚至要有灵感(顿悟)思维所以三种思维的划分是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 , 不是讲人的那一类具体思维过程这三种思维学都是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 , 也可以合称之为思维学 我在下面还要提出另外一门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社会思维学1.社会思维学人的思维是不是集体的?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我们要认识客观世界,不但靠实践,而且还要利用过去人类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什么知识都不用, 那就回到了—百多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那里去了所以人的思维质量的好坏 ,一是靠社会实践,二是靠知识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所以人的思维是集体的从学术讨论对人的启发作用这个角度来看 ,也是如此我感到,我们国家的学术讨论气氛不太活跃所谓不活跃就是一个同志在会上讲了之后,没有一个人发言讨论第二个人再讲,也是如此外国的学术交流和我们不一样,一个人作了报告之后,讨论热烈极了,发言各有不同,有的是提问, 有的发表不同意见,有的作补充,有的提新看法所以过去我曾经想,学术讨论是不是西方的东西 ? 那个在天文学上有很大贡献的哥白尼.他之所以会提出日心说,据说是得益于他所在的波兰大学里有一个很好的学术组织,大家相互促进,所以他才有那么大的成就但去年王炳照同志说,在南宋淳熙二年,吕祖谦在江西信州主持“鹅湖之会”由未熹和陆九渊等讲论为学之道,辩论甚烈,首开“讲会”之先河这篇文章里还说讲会有规定,各种意见都可以讲.不同意老师的意见也可以讲,老师不能骂学生还有一条是不准在会场之外吹冷风违反这些规定者,下次不许参加,这是很严肃的!既活泼,又严肃。

南宋淳熙二年 ,既公元一一七五年,比西方的学术讨论会还早三百多年呢!当然,我们党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据我个人体验,在国外,哪一个学术中心学术讨论搞得好,这个中心的学术成果就多在学术讨论中,不是每个人讲的都是正确的,错了也没关系 我们中国人现在好像错了就下不来台似的我认为不然,在讨论中,讲错话,提错误意见的人,对于最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有贡献的所以人的思维是集体的,不完全是 一个人的,它受集体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看到过两篇文章,一篇是朱长超同志写的 1. —还有一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