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写西湖的诗句: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76KB
约3页
文档ID:267262698
写西湖的诗句: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_第1页
1/3

写西湖的诗句: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柳湖松岛莲花寺,  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  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  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  蓬莱宫在海中心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鉴赏  长庆二年(822 )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政事之余,他常喜爱到佛寺里听听僧侣讲经这首诗便是写他与“诸客”听讲归来时的感受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孤山寺的秀美,风景中到处点染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有三点:一是布满画意,二是构造新奇、别致,三是炼字精警诗的标题“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本身就可形成一幅很奇妙的画,极易引起人的悠悠暇想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是点题柳湖、松岛、莲花寺三组景象组成了一幅意境奇妙的画面,使人如见西湖岸上的弱柳,孤山上的寒松,寺中的莲花三四句则是从细小处着眼,以卢橘子低和栟榈叶颤两个意象的绘写,突出于前景,形成画中的特写境头同时点出山雨初霁、水风凉爽的气候这是写诗人归路所见卢橘即枇杷,栟榈即棕榈。

枇杷硕果累累,金实翠叶,原来就多么令人宠爱,山雨过后,芳香四溢,连果枝都被压得低垂下来;一个“重”,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多少喜悦之情!棕榈树高叶大,俨若凉扇遮径,雨后清风,阔叶抖动,好像它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凉”字,透出诗人多少快感!至于“烟波澹荡摇空碧”是从大处着眼,以烟波浩渺之湖面和映在水中的蓝天作为画面的背景摇”字用得尤为传神、奇妙,不仅湖上碧波在摇动,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也在微微摇动,给人造成一种迷离仙境的感觉那么,刚出道场的小舟就更犹如是仙人乘坐的了下文“楼殿参差倚夕阳”一句照顾题目中的孤山寺宝殿楼台掩映于夕阳晚霞之中,在烟波微荡、白云缭绕等景物陪衬下,更增加了幻境气氛至最终一句以孤山寺之在西湖很像蓬莱宫之在东海作结落笔到“回望孤山赠诸客”的题旨,作品便戛然而止蓬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而孤山寺中又有蓬莱阁,两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更增加了韵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诗情画境久久萦绕于读者的脑际  从构造上看,这首诗首二句是点题并简洁勾画,中四句分写大小远近各个场景,组成一幅层次清楚的、绝妙的图画,结尾才回棹点明这都是回望中所见,并又总括一句以收结构思新奇,耐人寻味  最终此诗在练字和句法方面也颇有讲究。

《唐宋诗醇》说此诗“句法挺健,前人说白诗‘属对精警’,‘ 章法变化,由字法生新也‘重’字、‘战’字、‘摇’字、‘倚’字,俱下得挺立,遂觉全首生动  条理井然,其理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此评可谓深得其精妙  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读后如随诗人游踪,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它犹如一篇美丽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和中坚,主见“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予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锋利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清楚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亮,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