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山矿 用心做事 追求卓越 自救器使用、事故避灾与互救培训教案 编制人:xxx第一章 自救器使用方法(3课时)(一)自救器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它是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灾区撤退脱险用的呼吸器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却氧或存有有毒气体的条件下自救器使用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佩带时,将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环内,并固定在背部后侧腰间2)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下拉护罩胶片,使护罩挂钩脱离壳体丢掉再用右手扳锁口带扳手至封条断开后,丢开锁口带3)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外壳用力拔下丢掉4)将跨带套在脖子上。
5)用力提起口具,立即拔掉口具塞并同时将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6)两手同时抓住两个鼻夹垫的圆柱形把柄,将弹簧拉开,憋住一口气,使鼻夹垫准确地夹住鼻子7)戴好头带将头带分开,一根戴在头顶,一根戴在后脑勺上8)戴好安全帽,迅速撤离灾区9)撤离灾区时若感到吸气不足时,应放慢脚步,做长呼吸,待气量充分时再快步行走以上步骤必须在30秒以内完成第二章 矿工自救与互救(3课时)矿井发生事故后,矿井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实践证明,矿工如能在事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自救和互救的成效如何,决定于自救和互救方法的正确性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定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变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音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这在我国煤矿救灾中是有沉痛教训的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板二次跨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离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跨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自救的成败4、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动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矿直通矿调度室的,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2)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的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3)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指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6)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H2S等气体中毒7)看到救护队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第三章 各类灾害事故时避灾自救与互救措施(3课时)(一)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据亲身经历过瓦斯爆炸的人员回忆,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生嘶嘶的空气流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轻易被排除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应迎风撤出灾区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用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程进入进风侧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积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该范围所有人员都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冒顶严重撤不出来,首先要把自救器配用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并把矿灯、衣物等明显的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1、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1)矿工在采煤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撤离中快速打开隔离式自救器并佩用好,迎着新鲜风流继续外撤如果距离新鲜风流太远时,应首先到避难所、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
2)掘进工作面发现煤和瓦斯突出预兆时,必须向外迅速撤至防突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防突风门关好,然后继续外撤如自救器发生故障或佩用自救器不能安全到达新鲜风流时,应在撤出途中到避难所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等待救护队援救2、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矿工要把自己的隔离式自救器带在身上,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立即打开外壳佩戴好,迅速外撤矿工在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或自救器有效时间不够,可到矿井专门设置的井下避难所或压风自救装置处暂避,也可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的巷道、硐室躲避这时要把管子的螺丝接头卸开,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保持联系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要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样的撤退方法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连通出口10)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
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12)在撤退过程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会有短暂的停顿或颤抖,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有些相似),有可能的话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的一帮就地顺着巷道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的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则应顺势爬入水中在爆炸发生的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是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爆炸过后,应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