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拉萨的天空》教案15篇 《拉萨的天空》教案1(4100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七课《拉萨的天空》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日光城”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地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得令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宫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拉萨的窗帘 课文的语文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因此,上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读好“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纯净”、“明洁”等词语,让学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文字感受拉萨天空的“蓝” 【设计理念】 细翻了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发觉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目标一共10条,其中1、2、3、4、5、8条是这样描述的: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__的主要内容,体会__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1、2、3、4、5、8条,我发现:对于文质兼美的__,只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图画以及音像资料营造情境,才能帮助学生体会、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领悟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感受、赞颂美的能力因此,我对《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作出下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轻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 (出示地图)老师游览过许多地方,去过秀美的江南,到过豪情的塞北,(边说边指地图上的位置)然而有一个地方,令我神往,却一直没有机会去。
指到拉萨所在地)——它在我国的最西部,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它就是我心中的圣地——拉萨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拉萨,用心去感受拉萨的天空 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齐读) 2、拉萨能成为老师乃至全世界亿万人心中的圣地,一半的功劳在拉萨的天空请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等我读完后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配音乐读) 3、学生自由交流 4、老师总结,过渡:同学们是擅于欣赏美的小行家,听一遍优美的语言就能带给你无限的遐想,读一读优美的文字一定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10分)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老师请同学来读,哪一组举手多就请哪一组指名小组读,评价 3、大家喜欢拉萨的天空吗?那老师请你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多读读,体会体会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4、喜欢各自然段的分别举一下手 三、交流反馈这是全课的重点所在) (一)第一自然段 1、请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2、这小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板书:湛蓝透亮) 什么是湛蓝、透亮?(深蓝透明发亮) 3、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比喻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洗过的蓝宝石是什么样的呢?(也是湛蓝透亮的)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蓝宝石和拉萨天空的图)瞧,两者都是那么湛蓝透亮,美吗? 4、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评价: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不够透亮,这宝石是用清水洗过的吗?(重读“清水洗过的”)再指名读 5、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告诉大家,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谁来读好第一个句子?(课件: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6、正因为如此,拉萨的天空才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谁再来读第二句,让我们看到总是湛蓝透亮的天空重读“总是”)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第二自然段 1、请喜欢第二节的读给大家听 2、谁来说说,这一节,拉萨的天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纯净、明洁 1)书上哪个句子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纯净、明洁的?生读 (课件: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2)(课件演示有了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的天空,有了河畔草地对照的天空)师略加讲解:在白、绿的映照下,显得完美无暇。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3)谁来读好这个句子?让人感觉到天空的纯净、明洁 3、这一小节,拉萨的天空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离天空很近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课件: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2)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在拉萨,我们现在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我们伸出手,哇,能碰到蓝天了,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了,感觉怎样?指名说是啊,多近哪,而那蓝天就像一池碧水,真是太美了,密老师带大家去掬蓝天洗脸,好吗?闭上眼睛,师范读 3)谁带大家掬一捧蓝天洗脸?指名读 4、喜欢这样的天空吗?是呀,这样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 (三)第三自然段 1、请喜欢第三节的读给大家听 2、这一节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蓝得让人神往) 3、我们一起看看这蓝得让人神往的天空课件出示拉萨天空的图片) 4、刚才不少同学在看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画面,还不时发出了“啊”的赞叹声,你想说什么呀?指名说你被深深吸引住了,从心底里向往那拉萨的天空,这就叫“神往” 5、所以,书上说——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6、来这里的游客回去之后,肯定在心里要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在向往着它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第四自然段 1、请喜欢第四小节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2、这一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 3、见过布达拉宫吗?学生介绍,师给予补充 布达拉宫在西藏自治区,古时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宫内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 (课件出示有蓝天映衬的布达拉宫的图,让学生感受一下,然后擦去蓝天,让学生比较)没有了蓝天映衬的布达拉宫怎样?(再恢复)所以说,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五)第五自然段 1、喜欢第五小节的读一下 2、谁发现了,这里有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湛蓝的天比作圣地的窗帘 窗帘有什么作用?(装饰美化房间) 3、那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圣地——拉萨的咯,多形象、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 四、进行审美欣赏,陶冶审美情趣 1.奖励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配音乐朗读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闭眼睛欣赏 2.创设情境,配解说 同学们,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天空无与伦比的蓝,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纯净明洁。
刚才“拉萨的天空”是我们在朗读课文时想象的,现在老师让你们睁开眼,亲自去看一看——(教师课件出示美丽的图片和音乐,并伴着动人的屏幕解说,学生欣赏) 过渡:老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得出大家特别想说些什么,我把机会留给大家吧! 3.请学生再说说感受,师相机评价并作总结《拉萨的天空》教案2(4014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VCD,将学生的视线拉到遥远的西藏 2、承接歌词讲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它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浓郁的民族音乐,优美的藏族风光,一下子将学生的心带到了遥远的西藏,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3、出示课题: 7、拉萨的天空(齐读课题) 4、通过上一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拉萨的天空) 二、精讲点拨,凸现重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2、这小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板书:湛蓝透亮)什么是湛蓝、透亮?(深蓝透明发亮) 3、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洗过的蓝宝石是什么样的呢?(也是湛蓝透亮的)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拉萨天空的图)瞧,是那么湛蓝透亮,美吗? 4、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 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评价: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不够透亮,这宝石是用清水洗过的吗?(重读“清水洗过的”)再指名读 5、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告诉大家,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谁来读好第一个句子? 6、正因为如此,拉萨的天空才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谁再来读第二句,让我们看到总是湛蓝透亮的天空。
重读“总是”)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 【课件画面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他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过渡: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外,还纯净、明洁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哪个句子写了天空的纯净、明洁? 2、(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3、“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出天空的纯净、明洁吗? 4、大家看,白云和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显得更加“纯净”与“明洁”,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美齐读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