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钟声 阅读答案 消逝的钟声史铁生①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测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似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
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沉寂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浮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似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跃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似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
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⑤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⑥“它在哪儿呀,奶奶?〞⑦“什么,你说什么?〞⑧“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⑨“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⑩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浮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⑾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⑿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⒀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撤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⒁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浮荡。
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似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似回到了童年对于故土,我突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土,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土1.以下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用“张望〞“终于〞“一直猜测〞等词,流露出作者幼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作了铺垫B.文章第②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很是简洁,朴实而有趣,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幼时的作者来到外边世界时不听奶奶话的一面C.“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奶奶的这句话侧面印证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痴迷的情态D.第⑩段画线句子属于景物描写,通过“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等语句,突出了钟声的洪亮E.本文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叙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顾,更将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回升到对“故土〞新的理解的高度2.文章题目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详写了对童年生活的回顾,作者为什么这样安顿?请加以简析〔6分〕3.请谈谈对第④段画横线句“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含义的理解。
〔6分〕4.作者在异地听到钟声时感到“整个世界都好似回到童年〞,于是说“对于故土,我突然有了新的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对“故土〞含义的理解〔6分〕 答案:1. BD【解析】B项中“突出了幼时的作者来到外边世界时不听奶奶话的一面〞理解浅显,也不正确,是写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D项中的“洪亮〞显然与文中的“沉稳〞“悠扬〞相矛盾〔答对一项得2分,全对得5分〕2.①详写童年生活,交代出听到钟声的过程,突出幼时聆听“晚祈的钟声〞受到震撼等特殊的感受〔2分〕②为后文在异地听到钟声感到“好似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似回到了童年〞作铺垫,使“我〞对“童年〞的感受更加真切〔2分〕③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叙述了作者对故土的新的理解〔2分〕3.①此句话将听到的琴声和歌声幻化为触觉的风,〔3分〕形象地写出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和歌声后内心受到的洗礼,灵魂受到的震动〔3分〕4.①“故土〞并不是一片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辽阔无比的心情②作者童年时对世界充斥了好奇,而“晚祈的钟声〞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是他童年中重要的心灵印记③当久逝的钟声在异地忽然响起,童年的生活印记一下就涌现脑海,从而产生了对童年、故土的思念。
④其实,我们在异地他乡时,都会因一个小的事物忆起对过去的某一段生活的回想,从而产生相应的、复杂的感受和心情,这种心情就应是一种特殊的“故土〞吧〔每一点2分,找出三点即可得总分值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