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森林培育学复习福建农林大学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6.55KB
约10页
文档ID:404463361
森林培育学复习福建农林大学_第1页
1/10

绪论1、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 规律所进展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局部,是其不行或缺的根底环节 2、四旁绿化宅旁、村旁、路旁和水旁3、森林五大树种生产木材的用材林、森林调整功能的防护林、生产木材之外的林产品为主的经济林,薪柴能源的用材林,供给保健、赏识游憩及自然保护为主的特别用途林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1、林木生长的周期性1〕前期生长类型:又称春季生长类型,高生长期和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每年之省长 1 个生长期,一般到 5~6 月高生长即完毕 2〕全期生长类型:高生长期持续整个生长季节2、林木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1) 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头,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2) 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 到大量结实之前〔3--5 次结实〕3) 壮年期〔结实盛期,成年期〕:从开头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头下降为止4) 老年期〔年轻期〕: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头,直至个体死亡3、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1) 幼苗阶段〔成活阶段〕:植树造林后 1~3 年。

2) 幼树阶段〔郁闭前阶段〕:幼树成活后至郁闭前的这一段时期3) 幼林阶段:林分郁闭后的 5~10 年或更长时间4) 中龄林阶段 5〕成熟林阶段 6〕过熟林阶段4、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的途径1) 遗传改进:通过遗传改进提高树木的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要实现这些目的应实行的措施是良种壮苗,良种壮苗要经过细心的栽植2) 林分构造的调控:林分构造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品质,林分构造的调控分水平构造 和垂直构造两个方面为到达调整构造的目的,实行的措施是密度掌握、合理混交 3〕立地的选择和调控:不是全部的土地都适合培育森林,需要对造林地进展选择还需要 改善树木生长的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其次章 森林立地1、森林立地根本概念立地与生境:立地指一个地方的环境总和,生境指林木禾其他活体生物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空间总体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包括土壤、气候、生物因素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但凡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立地指数:该树种在肯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森林立地类型:是森林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像地段的总称。

2、森林立地的根本构成1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雪、雷电等土壤因子: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构造、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腐殖质等地形因子: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变化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水文因子:水文因子在平原或沙地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在山地常常不被考虑 2〕植被因子:地表植物的种类、组成、高度、盖度等都影响将要栽种树木的生长此外, 植被还是其他立地因子的综合反响者3) 人为活动:资源利用,生产措施3、森林立地分类立地区划和分类单位组成的统一 6 级分类系统立地区域; 立地区; 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组立地分类依据1) 系统区划单位的划分依据地貌、水热状况、岩性等的分异2) 系统分类单位的划分依据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立地因子的差异第三章 造林树种选择1、适地适树〔造林原则〕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 力,到达高产水平随着进展的需要适地适树的树已不是停留在树种的水平,可扩展到种源、品种、无性系2、人工林的五大林种包括:1)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森林2) 防护林: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为主的森林。

3) 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的森林4) 经济林:以生产木材以外的其它林产品为主的森林5) 特种用途林:发挥特种用途为主要目的的森林3、各林种对树种的要求:1 〕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速生、优质、丰产2) 经济林的树种选择:早实、优质、速生、丰产3) 防护林树种的选择:根系兴旺、枝繁叶茂、落叶丰富4) 薪炭林及能源林地树种选择:生长快速、适应性强、丰产5) 特种用途林树种选择:母树林〔通直、扭曲度小〕、风景林〔弯曲、花果枝要异样〕、环保林〔抗污染〕4、造林到达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1) 选择选树适地: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主栽树种或拟进展的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选地适树:在确定了造林地后,依据其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2) 改造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转变树种的某些特征使树和地能够相适应 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浇灌、混交等措施转变造林地生长环境,使之适合原来不太2适应的树种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改树和改地的程度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应是到达适地适树的根本途径5、用材林的树种选择1) 速生性 营造速生用材林是快速扩大将来木材供给来源,满足市场对各种用材的需求, 促进经济进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2) 丰产性 指单位而积能获的较高的产量,即单位面积蓄积量高3) 优质性 主要包括良好的干形和材质两个方面4) 稳定性 应中选用一些抗性强的树种,如抗风、抗雪折、抗病虫害力量强的树种,尽量实行多树种造林、混交造林等以形成较稳定的人工用材林第四章 林分构造及其培育1、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2、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了解下,略微登记〕1) 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密度对树高影响不大,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密度对树高生长有抑制作用;只有一些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树种,才可能在肯定范围内,表现出密度加大促进高生长2) 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 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3) 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作用密度越大,平均单株材积越小4〕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的作用在较稀的密度范围,密度起主要作用,林分蓄积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增大到肯定范围, 密度竞争效应增加,单株材积和株数的作用到达平衡,蓄积量保持肯定水平3、混交林的培育技术1) 混交类型 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2) 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选择的混交树种应当与主要树种之间在生态上尽可能互补,种间关系总体表现以互利或偏利于主要树种的模式为主;要很好地利用自然植被成分作为混交树种;混交树种应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美学价值;混交树种最好具有较强的耐火和抗病虫害的特征,尤其是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病虫害; 混交树种最好是萌芽率强、生殖简洁的树种,以利采种育苗、造林更,以及实施调整种间关系后仍旧可以恢复成林3) 混交方法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3块状混交;不规章混交;植生组混交*4〕混交林的优缺点优点:a、能充分地利用养分空间• 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增加养分利用空间• 喜光与耐荫树种混交,形成复层林,充分利用光能• 需肥性不同树种混交,表现出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b、能够更好地改善立地条件• 通过与固氮树种混交,可以直接补给养分物质• 改善小气候因子• 枯枝落叶的数量较多,分解速度快c、混交林具有较高的产量d、可发挥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水源修养功能强:凋落物多、根系量大、树冠层次简单对降水再安排• 防风固沙:多层林冠• 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美学价值高e、抵挡自然灾难的力量强• 抗病虫力量强:食物分散、天敌增加、小环境改善不利发生病虫害。

• 抵挡火灾力量强,抗风倒、风折、防止霜冻等力量增加混交林的缺点:a、培育技术简单b、目的树种产量低于纯林c、极端立地只能营造纯林第五章 林木种子林木种子区划〔p65,推断〕*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生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原产地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放品质都优良的种子良种基地:是依据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特地从事良种生产的产所种子的休眠:具有生命的种子,因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根本条件,或由于种皮障碍、种皮尚未成熟或种子内含有抑制物质等缘由,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种子成熟:种子成熟是受精卵细胞发育成有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的完整种胚的过程1、种子调制〔脱粒、净种、种子枯燥、种粒分级p105-108〕2、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内因:种子内含物;种皮构造;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损伤外因:温度;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3、种子贮藏方法1〕干藏〔适合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 一般干藏;密封干藏 2〕湿藏〔适合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 坑藏法;堆藏法;流水贮藏法 3〕超低温贮藏4〕超干贮藏4、种子休眠的类型按休眠程度:强迫休眠〔浅休眠〕;生理休眠〔深休眠〕45、种子催芽方法1) 浸种催芽2) 层级催芽:低温层级催芽;变温层级催芽;暖温层级催芽3) 其他方法:机械、化学催芽〔种皮阻碍发芽,擦伤种皮〕6、林木种子品质检验〔步骤〕1) 抽样2) 种子品质指标测定净重;千粒重;含水量;发芽力量〔发芽率、发芽势、确定发芽率、品均发芽时间〕;种子活力;种子生活力;种子优良度;种子真实性鉴定第六章 苗木培育*工厂化育苗:在人工制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承受现代生物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环境调 控技术信息治理技术等技术,到达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标准化生产,实现高效稳定地生产优质苗木的规模化育苗方式。

1、苗木类型按苗木生殖材料:实生苗、养分生殖苗按苗木培育方式:裸根苗、容器苗按苗木培育年限:1 年生苗、多年生苗按苗木是否进展移植:移植苗、留床苗按育苗环境:试管苗、温室苗、大田苗按苗木规格:标准苗、大苗按苗木培育基质:土育苗、无土育苗按苗木质量:等外苗、合格苗、目标苗、最优苗2、苗木年龄的表示方法:1-1-1 第一个数字为形成苗木后生长的年数,其次个为第一次移植后的生常年数,第三个表示其次次移植后的生常年数3、露地育苗育苗作业方式1) 苗床育苗:高床、低床、平床2) 垄作:高垄、地垄施肥方法基肥、种肥、追肥、根外追肥播种期选择春播、夏播、秋播、冬播播种方法撒播、条播、点播苗期治理间苗、补苗、截根、水分治理、温度治理、养分治理和中耕除草扦插育苗1〕2 种类型:皮部生根型;愈伤组织生根型2〕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内在因子:树种生物学特征、插穗年龄、枝条着生部位外在因子:温度、湿度、通气、光照、基质4、育苗作业方式:1〕苗床育苗 高床〔凸出来〕、低床、平床〔略微凸出来〕5*2〕垄作 高垄、低垄5、播种期的选择〔p146〕6、播种方法:撒博〔把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条播〔按肯定距离,开沟播种,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点播〔按肯定距离开,点播〕7、扦插成活的原理:皮部生根型、愈伤组织生根型8、工厂化育苗的两种方式:组织培育工厂化育苗、工厂化容器育苗9、工厂化育苗质量掌握关键技术:育苗容器选择、育苗基质选择〔p167〕10、苗木质量评估〔p170〕1) 形态指标苗高、地径、高径、高径比、苗木重量、根系指标、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