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六国论复习导学案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2KB
约4页
文档ID:436782245
最新六国论复习导学案_第1页
1/4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一、背诵全文二、掌握重点实词“得”、虚词“与”“以”的用法和意义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翻译句子学习过程】一、课前优美语段背诵积累5 分钟)二、教材梳理:(一) 检查背诵1、 有如此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趋于亡2、 呜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3、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思厥先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有尺寸之地(二)朗读( 1— 3 段),解释加点词1、非兵 ()不利.2、六国互()丧,率 ()赂秦也..3、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胜负已判()矣.....4、秦以 ()攻取之外其实()百倍洎()牧以谗诛......5、思厥 ()先祖父 ()暴秦之欲无厌 ()....6、至于 ()颠覆,理固 ()宜 ()然....7、此言得()之 ()义()不赂秦...()也至丹以 ()荆卿为 () 计8、斯用兵之效...19、始速 ()祸焉向()使()三国名爱 ()其地....1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11、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12、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李牧连却 ()之且燕赵处革灭殆 尽()...(三)重点突破:实词: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诚不得已。

③此言得之④我得兄事之得⑤得双石于潭上⑥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⑦古人之观于天地 鸟兽,往往有得⑧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⑨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虚词:则与一生彘肩与羸而不助五国也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与 去时里正与裹头固君子之所不与也骞叔之子与师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翻译句子:1、 盖使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2、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四)朗读(4— 6 段),解释词语1、以 ()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2、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哉...3、而犹()有可 ()以 ()不赂而胜之 ()之 ()势.....4、苟 ()以天下之大,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 ()又......在六国下矣重点突破:1.请其矢,盛以锦囊14.今以长沙豫章往, 水道多绝,难行15.天下何变,王割汉中以2.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楚和16.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3. 系燕父子以组军,与赵俱死4.以勇气闻与诸侯1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8.忽魂悸以魄动以19.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虏6.何以战?太子申以归20.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7. 船以次俱进望8.今以实较之21、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9.秦亦不以城予赵,2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赵亦终不予秦璧也10.今以钟磬置水中,23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虽大风浪不能鸣笑以死11.不以物喜,不以己2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悲涓而始流1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25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秦之欢,不可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3.汝殁以六月二日26.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翻译句子:②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小结:反思本课复习,存在哪些问题?五:【课堂小练】:六 国 论(节选) 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解释词语:罪秦:曾:视:向使:攻伐:擅:卒:克 :2.翻译句子:A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B.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六.课外拓展案六国论(节选) 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 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军以两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付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窃 怪天下之诸侯私下)B.盖未尝不咎 其当时之士过失)..矣困窘)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 秦排斥)C.天下诸侯已自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内,以阴助其急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A .四国休息于..隙,以取其国其孰能讥之乎?B.秦人得伺其..C.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D.而乃 贪疆场尺寸之利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3、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 . 而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B.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以为 必有可以自安之计..D.而四国休息 于内以阴助其急..4、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 A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翻译:1.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2.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军3.以两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付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