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的诗意城东早春的诗意《城东早春》作者:杨巨源原文: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 看花人注释:1、城:指唐代京城长安2、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 者自己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新春:即早春3、 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匀:均匀,匀称4、上林:上林苑, 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 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锦:五色织成的绸绫5、俱:全,都 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 的风俗翻译:最美的景致是在初春,嫩绿的柳树才开始抽丝,颜色尚未均匀, 这时就应以诗家的慧眼,赞美杨柳,歌唱春天,以唤起人们的热爱 如果等到春深花茂,就像皇家庭园上林苑那样锦绣满地,那时,人人 都会懂得去看花爱花,就不需要你来多事了赏析: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 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 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 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 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 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 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 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平淡无味 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 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 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 之情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 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 景色的特征前两句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言后两句 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 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 环境之喧嚷如市这后两句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 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同时这也是比喻之笔,“俱是看花 人”不仅仅是说锦绣满地,观赏花的人多,更是说人已功成名就,人 们争趋共仰因此,此诗的深层意旨是: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 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这时 若能善于识别、大胆扶持,他们就会迅速成材,担当大用;如果等到 他们功成志得、誉满名高,犹如花开锦绣、红映枝头,人们争趋共仰, 就不用人去发现和帮助了。
全诗将清幽、秾艳之景并列而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含 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篇韩愈:早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春夜喜雨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