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泥细度检验——筛析法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9.50KB
约27页
文档ID:397233813
水泥细度检验——筛析法_第1页
1/27

实验六 水泥细度检验——筛析法水泥细度就是水泥的分散度,是水泥厂用来作日常检查和控制水泥质量的重要参数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有筛析法、比表面积测定法、颗粒平均直径与颗粒组成的测定等方法筛析法是最常用的控制水泥或类似粉体细度的方法之一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硅酸盐水泥经过标准筛进行筛分后的筛余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按照国家标准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进行用一定孔径的筛子筛分水泥时,留在筛子上面的较粗颗粒占水泥总量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料的粗细程度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一)负压筛法 1、仪器设备1.喷气嘴;2.微电机;3.控制板开口;4.负压表接口;5.负压源及收尘器接口;6.壳体图1 负压筛筛座示意图(1)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2)负压筛析仪:由筛座、负压筛、负压源及收尘器组成其中筛座由转速为30±2r/min的喷气嘴、负压表、控制板、微电机及壳体等构成(见图1)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喷气嘴上口平面与筛网之间距离为2~8mm负压源和收尘器由功率≥600w的工业收尘器和小型旋风收尘筒组成或用其他具有相当功能的设备组成。

(3)筛子:采用方孔边长0.080mm的铜丝筛布,筛框上口直径为φ150mm,下口直径为φ142mm,高25mm2、硅酸盐水泥样品二)水筛法1、仪器设备(1)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2)筛子:采用方孔边长0.080mm的铜丝网筛布,筛框有效直径φ125mm,高80mm3)筛座:用于支承筛子,并能带动筛子转动,转速为50r/min4)喷头:直径φ55mm,面上均匀分布90个孔,孔径0.5~0.7mm安装高度: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2、硅酸盐水泥样品三) 手工干筛法1、仪器设备(1)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2)筛子:采用方孔边长0.08mm的钢丝网筛布筛框有效直径φ150mm,高50 mm筛布应紧绷在筛框上,接缝必须严密,并附有筛盖2、硅酸盐水泥样品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负压筛法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在筛盖上,可用橡皮锤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计算筛余百分数二)水筛法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冲洗时要将筛子倾斜摆动,既要避免放水过大将水泥溅出筛外,又要防止水泥铺满筛网使水通不过筛子)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力为0.05MPa±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

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到蒸发皿(或烘样盘)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上部的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然后计算出筛余百分数三) 手工干筛法称取试样25g,倒入筛内用一只手执筛往复摇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拍打速度每分钟约120次,每40次向同一方向转动60°,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筛网上,直至每分钟通过试样量不超过0.03g为止称量筛余物,计算出筛余百分数四)试验结果的计算公式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式中:F——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Rs——水泥试样筛余克数(g);W——水泥试样质量(g)结果计算至0.1%为了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可采用试验筛修正系数方法修正计算结果五、实验注意事项(一)负压筛法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2、负压筛析工作时,应保持水平,避免外界振动和冲击3、试验前要检查被测样品,不得受潮、结块或混有其他杂质4、每做完一次筛析试验,应用毛刷清理一次筛网,其方法是用毛刷在试验筛的正、反两面刷几下,清理筛余物但每个试验后在试验筛的正反面刷的次数应相同,否则会大大影响筛析结果5、如果连续使用时间过长(一般超过30个样品时),应检查负压值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可将吸尘器卸下,打开吸尘器将筒内灰尘和过滤布袋上附着的灰尘等清理干净,使负压恢复正常。

二)水筛法1、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2、冲洗压力必须保证0.05MPa±0.02MPa,否则会使结果不准3、冲洗时试样在筛子内分布要均匀4、水筛筛子应保持洁净,定期检查校正5、要防止喷头孔眼堵塞 (三)手工干筛法1、水泥样品应充分均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2、干筛时,要注意使水泥样品均匀地分布在筛布上3、筛子必须经常保持干燥、洁净,定期检查、校正四)在没有负压筛析仪和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手工干筛法测定当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或手工干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六、问答题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细度?2、三种筛分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实验九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是为使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的测定具有准确的可比性而规定的,在一定测试方法下达到规定的稠度达到这种稠度时的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通过本实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用水量的标准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标准稠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概念;2、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3、分析标准稠度用水量对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有调整水量和固定水量两种方法,如有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本实验按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进行1、调整水量法调整水量法通过改变拌和水量,找出使拌制成的水泥净浆达到特定塑性状态所需要的水量当一定质量的标准试锥(杆)在水泥净浆中自由降落时,净浆的稠度越大,试锥(杆)下沉的深度(S)越小当试锥(杆)下沉深度达到固定值(S=28±2mm)时,净浆的稠度即为标准稠度,此时100g水泥净浆的用水量即为标准稠度用水量(P)2、固定水量法当不同需水量的水泥用固定水灰比的水量调制净浆时,所得的净浆稠度必然不同,试锥(杆)在净浆中下沉的深度也会不同根据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固定水灰比时试锥(杆)在净浆中下沉深度的相互关系统计公式,用试锥(杆)下沉深度(S)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也可在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仪上直接读出标准稠度用水量(P)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标准法维卡仪:如图1所示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c)有效长度为50mm±1mm,由直径为φ10mm±0.05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

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针代替试杆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d)为50mm±1mm、终凝针(e)为30mm±1mm,直径为φ1.13mm±0.05mm的圆柱体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模(a)为深40mm±0.2mm、顶内径φ65mm±0.5mm、底内径φ75mm±0.5mm的截顶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2.5mm的平板玻璃底板图1标准法维卡仪2、代用法维卡仪:如图2所示仪器由铁座1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2构成,松紧螺丝3用以调整金属棒的高低,金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用标尺5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或标准稠度用水量测量标准稠度时,棒下装一金属空心试锥,锥底直径40毫米、高50毫米装净浆用的锥模,上口内径60毫米、锥高75毫米,如图3所示测量凝结时间时,取下试锥,换上试针(图4)试针直径1.10±0.04毫米,和50毫米,用硬钢丝制成,不得弯曲装净浆用的圆模,上部内径65毫米,下部内径75毫米,高40毫米,如图5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2克1.铁座;2.金属圆棒;3.松紧螺丝;4.指针;5.标尺图2 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图3 试模(A)和试锥(B)图4 试针图5圆模1、 净浆搅拌机:由搅拌机、搅拌锅和搅拌叶片组成。

搅拌机设定有自动和手动控制程序搅拌锅深度139mm±2 mm,搅拌锅内径160 mm±1 mm搅拌叶片总长165 mm1±1 mm;搅拌叶片有效长度110mm±2 mm;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2mm±1mm搅拌叶片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如图6所示图6 净浆搅拌机、搅拌锅与搅拌叶片4、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5、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lg6、实验环境: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标准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标准法)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摸和底扳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4、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代用法)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的任一种测定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 5ml1)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人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2)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需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mm±2mm为止3)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

……………………(1)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五、实验注意事项(1)拌制净浆时,搅拌的作用是使水和水泥颗粒充分分散,以便制得均匀的净浆搅拌不良的净浆,水不能充分分散于水泥颗粒之间,使浆体流动性减小,试锥下沉阻力增大,下沉深度减小因此,搅拌效果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用机械搅拌时,搅拌翅的转速,搅拌翅与锅壁、锅底的间距、搅拌时间等对浆体均匀性都有影响,应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