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沙河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王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0KB
约5页
文档ID:30540175
流沙河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_第1页
1/5

流沙河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流沙河是湖南省宁乡市三十三个街乡镇之一,流沙河方言属于湘方言根据宁乡市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宁乡方言可以分为四个音区:玉潭镇及周围为第一音区;双江口、下铎铺大部为第二音区;花明楼、道林、坝塘东南部为第三音区;老粮仓、双凫铺、偕乐桥、黄材及流沙河为第四音区作为宁乡方言第四音区的代表,流沙河因其南接湘乡市,西南邻娄底市的独特地理位置,方言极具娄邵片特色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国法定的现代标准汉语但是,在我国多人口、多民族、多方言的复杂语用环境下,并非所有的汉语使用者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带有汉语方言特点或说话者母语特点的普通话大量存在语音是影响方言口音普通话的重要因素,对带有方言的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人们可以对这种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的本体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通过研究方言和普通话两者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进而全面认识语言系统本身、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等因此,本文以宁乡市流沙河镇方言普通话为例,选取语音作为考察的重点,对宁乡方言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的语音进行对比研究 一、流沙河方言声韵调及声韵调配合关系分析 (一)流沙河方言的声韵调   1.声母 声母共 25 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如表 1 所示。

声母说明: (1)舌尖后音[t?,t??,?]实际音值接近舌叶音[t?,t??,?]2)流沙河方言中[n]和[l]是互补出现的,与细音、鼻化或鼻韵母相拼时为[n],与洪音或非鼻韵母相拼时为[l] (3)流沙河方言中舌根清擦音[x]与唇齿清擦音[f]并不对立存在,非组声母中出现的[x]声母字,其声母均可以[f]代替,无只读[f]而不可用[x]声母替代的字,因此一律记做[x] 2.韵母 韵母共 37 个,包括自称音节的 m?、n 在内,如表 2 所示 韵母说明: (1)[au,iau]中的[-u]韵尾实际读音较松 (2)元音[a]在[a,ia,ua]中实际音值是[?] (3)元音[?,i?]中实际音值舌位偏高,开口度较小元音[e]在[e,ue]的实际读音为[?] 3.声调 声调共 6 个,不包括轻声,如表 3 所示 声调说明: (1)上声中,清、次浊的调值为 42,全浊调值为 21 (2)入声字不带塞音韵尾   (二)声韵调关系配合表 (见表 4) 声韵配合关系说明: (1)双唇音可以拼开口呼、齐齿呼和合口呼,不拼撮口呼 (2)唇齿音可以拼开口呼、合口呼,不拼齐齿呼和撮口呼 (3)舌尖前音可以拼开口呼和合口呼,不拼齐齿呼和撮口呼。

(4)舌尖中音可以拼开口呼、齐齿呼和合口呼,不拼撮口呼 (5)舌尖后音可以拼开口呼和合口呼,不拼齐齿呼和撮口呼 (6)舌面中音可以拼齐齿呼,不拼开口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在流沙河方言中,[t?,??,?]与撮口呼相拼时,实际发音部位更接近舌面中的[c,c?,?],且在该情况下不起辨义作用,本次调查统一记为[t?,??,?] (7)舌根音可以拼开口呼和合口呼,不拼齐齿呼和撮口呼 (8)零声母四呼齐全 二、流沙河方言和话的语音比较 (一)声母的比较 流沙河方言声母有 25 个,普通话声母 22 个基本对应规律如下: (1)流沙河话的塞音、塞擦音?母逢阳平读不送气音,普通话则读送气音如“排、同、葵、奇、池、词”等字 (2)流沙河话[?,??,s]与合口呼相拼时只能与[uo]一个韵母搭配 (3)流沙河话的[f]声母,在普通话中读作[f]或[x],韵母的不同是其分化条件 (4)流沙河话[l,n]有分有混,与细音、鼻化或鼻韵母相拼时为[n],与洪音或非鼻韵母相拼时为[l];而普通话[n,l]有明显区别此外,普通话的[n,l]能拼开、齐、合、撮四呼韵母,流沙河话的[?]只拼齐齿呼和撮口呼的[y][l]只拼开、齐、合三呼韵母。

(5)流沙河话中的[?]声母,普通话中多读作零声母,如“恩、硬、爱、奥”等字 (6)流沙河话有 5 个声母普通话没有,即[c,c?,?,?,?];反过来,普通话也有一个声母,是流沙河话没有的,即[?] (二)韵母的比较 普通话有 39 个韵母,流沙河话有 37 个韵母二者共有的韵母,音值略有差别,每个韵母所包含的字也不相同 (1)流沙河话的[ui,e,i?,y?n]大致对应着北京话的[uei,i?u,yn,?r],但音值不同;[ui,i?]发音比普通话[uei,i?u]开口度要小,[y?n]比普通话开口度大,[e]对应普通话的[?r],但发音时不卷舌 (2)流沙河话的[?,u?,y?]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n,uan,yan]流沙河话主要元音鼻化明显,普通话的韵尾[n]比较稳固此外,每个韵母包含的字不同 (三)声调的比较 (1)从调类看,流沙河话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六个调类,与普通话的调值高低变化不同   (2)流沙河方言以平调为主阴平和阴去都是平调,分别记为33 和 55阳平和入声都是升调,记为 13 和 24 (3)流沙河方言保留入声调,不过塞音韵尾消失;普通话中入声消失,分别归入原来的平上去三声。

(4)除少数例字外,流沙河声调与北京话声调对应整齐的部分占主体地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