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碳纤维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壳体用韧性环氧树脂基体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99KB
约9页
文档ID:16376959
碳纤维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壳体用韧性环氧树脂基体_第1页
1/9

1 前言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日益苛刻,一个国家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防和科研水平,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放在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1.1 先进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及环氧树脂基体的研究进展 1.1.1 碳纤维的研究应用进展 碳纤维是先进复合材料中最重要的增强材料,世界各国对发展碳纤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外碳纤维在经历了 90 年代初期的相对稳定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其发展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碳纤维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80 年代,世界上碳纤维的年增长率约为 2990 年代初,随冷战的结束和军费开支的削减,碳纤维的需求量一度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碳纤维需求量又不断增加国外预测,在今后几年内,碳纤维的需求量随新应用领域的开发将会成倍增长因此,国外碳纤维主要生产公司都纷纷建立新的生产线,以扩大其生产能力 (2)t-700 将取代 t-300 成为最主要的碳纤维品种 日本东丽公司是世界上研制生产碳纤维最有代表性的公司东丽公司过去生产的 t-300 是应用得最广泛的代表性碳纤维,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但 t-300 将逐步被 t-7oos 所取代。

东丽公司目前重点开发 t-700s 和 m3os 碳纤维t-7oos 和 m30s 都是不打捻碳纤维,属高强中模型,它们有较好的分散性,加工性能也较好这两种碳纤维都有较高的效费比 (3)碳纤维价格大幅度降低 碳纤维价格是制约碳纤维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上碳纤维生产公司都在致力于降低碳纤维价格美国岩石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对汽车工业应用的碳纤维作了研究分析,结论是:“当碳纤维价格降至每千克 16.5 美元以下时,碳纤维与钢材相比就有竞争性了” 美国卓尔泰克(zoltek) 公司碳纤维的售价是当前世界上最便宜的卓尔泰克(zoltek) 公司还在进一步努力,它的目标是到 2000 年把碳纤维价格降到每千克约 11 美元美国卓尔泰克(zoltek)公司降低碳纤维价格的主要措施是降低碳纤维用的原丝成本,该公司已经掌握了用一般纺织用的丙烯腈原丝来生产碳纤维的技术,这为广泛应用碳纤维创造了条件,也为高速发展碳纤维奠定了基础 (4)新的应用范围不断开辟 国外预测碳纤维除了在航空航天以及体育用品进一步应用外,在近年内还将扩大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包括土木建筑、交通运输、汽车、能源等领域将会大规模采用工业级的碳纤维。

国外预测认为虽然目前宇航级的碳纤维多于一般工业用碳纤维,但 1999 年以后,一般工业用的碳纤维就会超过宇航级碳纤维,1997~2000 年,宇航级碳纤维的年增长率估计是 31,而工业用碳纤维增长率估计会达到 130 1.1.2 环氧树脂的研究应用进展 为了适应航空航天领域日益苛刻的要求,通用环氧树脂已不能满足要求,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各种高性能环氧树脂,以便于开发同高性能增强材料(如芳纶、碳纤维等)相匹配的树脂体系但总结起来,大都是在保证环氧树脂优异的工艺性的前提下,实现环氧树脂的多官能化,以改善其固化物的耐热性和粘接性 比较常用的有 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tgddm) ,鉴于性能价格比,它可能是最实用的高性能环氧树脂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长时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保持率,固化收缩低,化学和辐射稳定性好,还可用于高性能结构胶粘剂,结构层压板和耐高能辐射材料,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从事 tgddm 环氧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经多年研究,开发了商品名为 tde-85 的三官能团环氧树脂,其化学名为 4,5-环氧己烷 -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其分子中含有两个反应活性高的缩水甘油酯基和一个反应活性与前者差别很大的脂环环氧基。

该树脂是一种工艺性、耐热性均很优异的高性能环氧树脂,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等单位用 tde-85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制作的复合材料,应用在某些有特殊需要的产品上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1.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复合材料正在迅速发展成为航天航空工业的基本结构材料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的用量占其全部用量的 80由于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导热性等独特性能,因而由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用作航空航天结构材料,减重效果十分显著,显示出无可比拟的巨大应用潜力 1.2.1 在航天飞机上的应用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做航天飞机舱门、机械臂和压力容器等1.2.2 在火箭与导弹上的应用 在火箭和导弹上使用碳复合材料减重效果十分显著因此,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将大大减轻火箭和导弹的惰性重量,既减轻发射重量又可节省发射费用或携带更重的弹头或增加有效射程和落点精度1.2.3 在人造卫星上的应用 人造卫星展开式太阳能电池板多采用碳复合材料制作1.2.4 在航空工业上的应用 随着碳纤维和基体树脂性能的不断提高,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和断裂延伸率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

在飞机上的应用已由次承力结构材料发展到主承力结构材料,拓宽了在飞机工业中的应用 1.2.5 隐身材料 新型隐身材料对于飞机和导弹屏蔽或衰减雷达波或红外特征,提高自身生存和突防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雷达波隐身材料方面,除涂层外,复合材料作为结构隐身材料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为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如 c/ep、c/pi 或 c/bmi)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如 c/peek,c/pps) ,目前已经得到了某些应用1.3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研究进展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当今各种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标志高性能固体发动机的主要特征是:“高能、轻质、可控”,这三者都是以先进材料为基础和支柱框连起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自开发应用至今,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1.3.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最早应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材料,其中主要是低合金钢.其优点是成本低、工艺成熟、便于大批量生产,特别是后来在断裂韧性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因此即便新型复合材料发展迅速,但在质量比要求不十分苛刻的发动机上仍大量使用1.3.2 玻璃钢 利用纤维缠绕工艺制造固体发动机壳体,是近代复合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玻璃钢比强度仍不是很高,弹性模量也偏低,继后已逐渐为芳纶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

1.3.3 芳纶复合材料 芳纶是芳族有机纤维的总称,最早问世的是美国的凯夫拉-49,属于全对位的聚芳酰胺纤维它的强度是铝的 2 倍,而密度仅为其 1/2,弹性模量是 e 玻璃纤维的 2 倍因此自 70 年代问世后立即用于美国 mx、"潘兴-2" 等战略战术导弹和各种航天用固体发动机,一度居于统治地位前苏联也开发了多个芳纶品种,如 cbm、apmoc 性能优于美国 apmoc 纤维强度比凯夫拉高38,模量高 20,是目前实际使用中性能最高的芳纶纤维,达到美国第三代碳纤维水平,已用于前苏联 ss-24,ss-25 等洲际导弹据报道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强度已达到 6.9gpa,模量接近200gpa 1.3.4 碳纤维复合材料 80 年代中期以来,碳纤维开发迅猛发展,性能水平大幅度提高,抗拉强度由初期的 2.5gpa 提高到目前的 7.0gpa,并且有了优良的表面处理剂和树脂基体的配合,强度转化率提高到85~95,碳纤维的应用使壳体强度和刚度大为改观,而大规模生产又使碳纤维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当前先进固体发动机均优先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固体发动机壳体使用的大都是高强中模碳纤维根据键能和键密度计算得出的单晶石墨理论强度高达 15ogpa,因此碳纤维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它将是下世纪初固体发动机壳体的主要材料。

1.3.5 树脂基体 环氧树脂由于性能优异,数十年来一直是火箭发动机壳体用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主体,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如此.这些年来曾经历过刚性环氧-柔性环氧- 刚性环氧的再认识过程,但居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刚性双酚 a 二缩水甘油醚的环氧混合物环氧树脂的固有缺点是耐冲击损伤能力差,耐热性能也较低(小于 170℃), 火箭发动机在高速下飞行 ,外表面必须良好绝热,以防御气动加热影响,这样则加大了发动机的惰性质量多年来各国都在努力改进环氧树脂性能,例如提高韧性或耐热性,以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许多研究工作表明环氧树脂改进仍有很大潜力 1.4 复合材料缠绕成型方式纤维缠绕成型是在控制纤维张力和预定线型的条件下,将连续的纤维粗纱或布带浸渍树脂胶液,连续地缠绕在相应于制品内腔尺寸的芯模或内衬上,然后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使之固化制成一定形状制品的方法 1.4.1 缠绕成型工艺分类 纤维缠绕成型工艺按其工艺特点,通常分为三种 (1)干法缠绕成型采用该法制成的制品质量比较稳定,工艺过程易控制,设备比较清洁,可以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缠绕速度可以提高(速度可达 100~200m/min),且工艺过程易控制这种工艺方法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但缠绕设备比较复杂,投资较大 (2)湿法缠绕成型工艺湿法缠绕工艺设备比较简单,对原材料要求不严,便于可选用不同材料,因纱带浸胶后马上缠绕,对纱带的质量不易控制和检验,同时胶液中尚存大量的溶剂,固化时易产生气泡,缠绕过程中纤维的张力也不易控制,但生产效率很高3)半干法缠绕成型工艺这种工艺与湿法相比增加了烘干工序,与干法相比,缩短了烘干时间,降低了胶纱烘干程度,可在室温下进行缠绕这种成型工艺,既除去了溶剂,提高了缠绕速度,又减少了设备,提高了制品质量1.4.2 缠绕制品的特点纤维缠绕成型玻璃钢除具有一般玻璃钢制品的优点外,它还具有其他成型工艺所没有的特点,现例举如下: (1)比强度高 缠绕成型玻璃钢的比强度三倍于钢、四倍于钛2)避免了布纹交织点与短切纤维末端的应力集中(3)可使产品实现等强度结构纤维缠绕成型工艺可使产品结构在不同方向的强度比最佳也就是说,在纤维缠绕结构的任何方向上,可以使设计的制品(如:缠绕玻璃钢制品)的材料强度,与该制品材料实际承受的强度基本一致,使产品实现等强度结构,1.4.3 缠绕制品的应用由于缠绕玻璃钢制品具有上述各特点,因此,在化工、食品、酿造业、运输业及军工等方面获得比较广泛的应用,主要有: 1.压力容器2. 大型贮罐和铁路罐车3. 化工管道4. 军工产品 1.5 问题的提出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密度小,结构尺寸稳定,耐热、耐低温以及材料性能可设计性等优点,而且碳复合材料既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承载重荷又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已经成为空间制品的首选材料。

早在 70 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就已成功地将碳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产品上,而我国的有关研究却相对落后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学者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往往只限于预浸工艺,对低成本、高效率的湿法缠绕工艺并不适用因此,开展碳纤维湿法缠绕成型用高性能环氧树脂基体及其碳复合材料性能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本文结合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研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用韧性环氧树脂基体及其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实际工程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希望能对今后有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论文首先从实际出发,围绕有望应用于湿法缠绕成型领域的环氧树脂及其稀释剂、增韧剂和固化剂,结合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筛选,设计了进一步试验的配方,结合热、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对提出的配方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两个配方进行复合材料及压力容器性能试验,对实验结果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结合 dsc、ft-ir 及凝胶化时间的测试分析,对固化制度进行了优化,对所选两体系的固化反应及其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