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载体炉安全与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YY系列全自动有机热载体炉的安全操作及修理保养的作业指导 2、调试及运行 热载体炉使用应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的持证司炉工操作 热载体炉必须在冷态和热态调试结束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2、1启动前检查 热载体炉起动前,必须具体检查,检查项目如下: 〔1〕 炉体、供热系统及其附属装置全部组装完毕,经检验和水压试验合格 〔2〕 检查炉体内、外部,包括焊缝质量及炉内是否有遗留杂物 〔3〕 检查主要安全附件、压力、温度仪表等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4〕 烟箱盖是否严密,排烟系统是否畅通,接口密封性要优良 〔5〕 检查线路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各用电设备、开关是否正常 〔6〕 对系统的附属设备进行检查 2、2炉体管路的清洗 安装完毕并检查合格后,炉体和管路内应进行清洗,清洗液用YD——5常温清洗剂用0.6~0.7%的苛性钠液,用泵循环洗液连续冲洗直至排出液不带油污物时,将洗液全部排出,并及时用清水冲洗排尽,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2、3加有机热载体〔导热油〕 检查好注油泵,打开注油管路上阀门,一次性连续注入导热油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空气泄入,且及时在最高点放气及最低点取样以决定是否要排放少量受污染的导热油最后达到膨胀器内规定的液位为止〔约为1/3容量〕 2、4启动循环泵 〔1〕启动前应泵内灌满导热油,驱除泵内空气 〔2〕常温油冷态运行5~~8小时,检查所有的设备,仪表是否正常,随时观察状况,如泵出口压力低于使用压力的1/2时应停车,清洗过滤器,然后持续运行,打开排气阀门按时排气,达到在常温下使本体和管路内无空气〔此时泵的出口压力稳定,显示值为最高扬程〕 2、5燃烧调整 新装热载体炉或改变燃料品种时应按照燃烧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燃烧调整调好之后不要随意变动燃烧器的任何部分 2、6烘炉与导热油脱水脱气〔煮油〕 热载体炉和供热系统经过检查和准备符合点火条件后,即可进行烘炉与脱水脱气热载体炉新安装和经大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烘炉与脱水脱气〔改换导热油也要进行脱水脱气〕烘炉的目的是为了使热载体炉上的耐火混凝土和保温混凝土能很好地缓慢干燥,避免裂损 〔1〕 先启动循环泵,使整个系统的导热油循环起来。
〔2〕 将燃烧器设置在“手动〞位置,手动开启风机吹扫5分钟以上,排除炉膛内和烟道内残存的可燃油气 然后将燃烧器设置在“自动〞位置,启动燃烧器进行烘炉 〔3〕 烘炉 初次升温时,升温速度不宜太快,不应超过20℃/h,同时将导热油温度维持在100℃以下,连续运行10小时左右,并检查烘炉过程中热载体炉系统所有设备、管道工况,热膨胀等是否正常, 不同意有漏油现象 〔4〕脱水脱气 烘炉结束后,缓慢提升导热油温度当导热油工作温度超过100℃时,系统中残余的水分、导热油少量水分汽化,热油循环泵出口工作压力出现波动,此时管道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油气分开器经膨胀器排气口排出一般状况下,导热油温度升到100~~120℃之间,管道中气量最大,此时应严格控制导热油的温度,必要时停炉降温,反复排气当出现气体量较多时,可通过辅助排气管排气,此时应关闭膨胀器放空管上阀门,避免油和水汽混合液溢出,大量气体就会从储油罐上放空管排出导热油温度至120℃~~130℃时,热油循环泵出口压力趋于平稳,脱水过程完成在油温达160℃左右,导热油中低挥发组份逸出,此时亦应控制升温速度10℃~~20℃/h,直至油泵出口压力稳定,脱气完成。
〔5〕整个过程中应注意泵的振动状况,有无异常声响,如有异常应马上停泵检查,泵的振动值不能超过规定值,并应注意不使润滑油和轴承超温 〔6〕不同意用泵的入口阀门来调节泵的流量,以免泵产生汽蚀 脱水脱气完毕,热油循环泵出口压力趋于平衡,膨胀器油位处于正常油位时〔低油位时必须补油〕,可逐步升温,直至工艺必须要的温度为止注意控制升温速度,不宜过快 2、7正常运行 热载体炉正常运行要做到:油温、油压正常稳定;坚持锅炉房的整洁,做好交接班的工作;强化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监察,防止事故发生;司炉工应定期总结操作经验,不断提升操作运行水平 〔1〕 对导热油的要求 不同牌号的导热油不得混合使用使用中的导热油每年应对其残碳、酸值、粘度、闪点进行分析,当有两项分析不合格或导热油分解成份的含量超过10%时,应改换导热油或进行再生当发现以下状况任何一种时也应改换导热油:酸值超过0.5mgKOH/g,闪点变化值超过原指标的20%,粘度值变化超过原指标的15%,残碳值超过1.5% 介质出口温度因不同牌号的导热油而不同,用户应依据自身生产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牌号的导热油,运行中应低于该牌号导热油规定的同意温度,严禁超温使用,确保导热油的正常使用寿命。
正常运行时膨胀器内导热油应坚持高液位,储存罐内导热油应处于低液位 〔2〕 补给设备 注油泵是否正常,应在交接班时开车检查,如有故障马上进行修理 〔3〕 压力表、温度表要求 应常常检视压力表、温度表是否正常〔循环泵、热载体炉出口压力不正常时,应先检查清理过滤器〕,如发现损坏,应即修理或改换压力表应定期进行检定 〔4〕 正常操作 操在使用前应具体阅读各说明书,具体了解热载体炉结构、性能、特点随时监视各种电器元件和仪表的运行状况监视自控装置的灵活性并定期检查务安全附件和辅机的可靠性坚持锅炉房清洁,锅炉房内应有足够的照明,尤其对温度表和压力表的优良照明,使司炉工看得清楚 〔5〕 交接班 为了确保热载体炉每班难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司炉工交接班时,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接班的司炉工,要在规定的时间前到达锅炉房,做好接班准备; 交班的司炉工要做到: 热载体炉压力和导热油出口温度正常; 热载体炉燃烧稳定;热载体炉各附件〔包括管道、阀门、仪表〕灵敏、可靠、安全; 各机械设备运转正常;膨胀器、储存罐的导热油油位正常;锅炉房整洁、灯光明亮; 交接班双方要做到交得彻底,接得认真,同时将交接中的状况和问题记入运行记录簿。
3、 停炉处理 3、1、正常停炉 碰到星期例假或其他状况,短期内不供热时应正常停炉具体步骤如下: 〔1〕 停止燃烧器运转,待循环温度降到80℃以下,才干停止循环泵 〔2〕 热载体炉重投入运行时,首先开循环泵,待管路循环后才干启动燃烧器点火,提升油温 3、2、完全停炉 为了清洁、检查或修理,应完全停炉,完全停炉应该是有计划的,一般运行1~~3个月停炉一次停炉时注意安全和维护设备,待热载体慢慢冷却到100℃以下时,才可停止循环泵,把热油放回储存罐 3、3、紧急停炉 遇以下特别状况,为安全可靠起见必须紧急停炉: 〔1〕 因循环不良造成热载体炉出口油温超过最高同意温度; 〔2〕 导热油油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 〔3〕 热载体炉出口油压超过最高的使用压力; 〔4〕 循环泵或注油泵全部失效; 〔5〕 压力表全部失效; 〔6〕 热载体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7〕 膨胀器液位低于极限位置时; 〔8〕 燃烧故障,如熄火、积碳、炉膛爆炸等,严重威胁安全运行; 〔9〕 其它异常运行状况,且超过安全运行同意范围。
紧急停炉应着重防止事故扩展 热载体炉运行中,如遇突然停电,应马上切断燃料阀,并拉开电源开关停电时司炉工必须遵守岗位 4.修理保养 4.1 热载体炉在运行期间,要密切注意炉的各个部位,如出现故障应马上检修热载体炉底部地面上不可积水,以防潮湿腐蚀底座 4.2 热载体炉首次运行2~~3个星期,应停炉检查一次 〔1〕检查供热管路和油管路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2〕检查门盖、排烟系统等处是否密封优良; 〔3〕阀门、管道、法兰等处如渗漏应马上予以修复 4.3 热载体炉运行每隔3~~6个月,应停炉进行全面的检查修理,除做上述的各项工作外,尚须进行以下工作: 〔1〕检查电控、温控、液位计、仪表、阀门等到有无失控现象 〔2〕将系统内的导热油放回储存罐,对受热面进行清洗对管网清洗一般间隔不宜超过5000小时,以免发 生受热面金属超温、爆管引起火灾; 〔3〕对热载体炉内进行检查,如盘管、焊缝、炉壳等有无腐蚀、裂痕现象,假设发现有严重缺陷应及早修理,假设缺陷不严重,亦可留待下次停炉时修理;如发现有可疑之处,但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作出记录以便日后 参照;如发现有严重损坏部分,必须修妥或改换,同时将检查与修理状况记入热载体炉安全技术档案。
4.4 热载体炉在安装或重大修理后,应按《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进行1.5倍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合格后才干投入运行〔试验时膨胀器、储存罐应有效隔绝〕 4.5 热载体炉长期不用的保养方法:有干保养法和充油保养法两种,停炉一个月以上,采纳干保养法,停炉一个月以下采纳充油保养法 〔1〕 干保养法: 热载体炉停炉后将导热油放回储存罐,将受热面清洗干净〔清洗方法按“炉体管路的清洗〞〕,然后关闭所有的阀门 〔2〕 充油保养法: 热载体炉按干保养法操作后重新注入过滤干净的导热油,然后关闭所有的阀门气候寒冷的地区应防止导热油出现凝冻 4.6 修理保养检查时间表2,表中“O〞表示必须,“-〞表示自定 表2 修理保养检查时间参照表 要求周期 项目 日 周 月 季 年 二年以上 导 热 油 补充 --- O 化验 --- --- O 改换 --- --- 循 环 系 统 泄漏点 O 过滤器 --- O 保温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