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位置 1、什么是数对? 数对: 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 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 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 ) 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 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列, 行)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 不变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 5 3 7 表示 : 求 7 个 5 3 的和是多少?或表示: 5 3 的 7 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 么都可以) 例如: 5 3 6 1 表示 : 求 5 3 的 6 1 是多少? 9 6 1 表示 : 求 9 的 6 1 是多少? A 6 1 表示 : 求 a 的 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 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 子,分母乘分母) 注:(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1 2 3 4 5 6 2 3 4 0 列号 行号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 它们的上、 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 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 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1 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 当 b 1 时, ca.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1 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 当 b 1 时, c1 时, ca (a0) 除以小于1 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 ba (a0 b 0) 除以等于1 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 b=1 时, c=a 比字后面的量 乙)甲( = 比后 差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连除: 属同级运算,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 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 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 ab) 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 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 读作: 3 比 4 比 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 12 20= 20 12 1220= 5 3=0.6 12 20 读作: 12 比 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 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3、化简 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 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 被除 数 除号() 除数(不能 为 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 算 分数分子 分数线( ) 分母(不能 为 0) 分数的基本 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前项比号() 后项(不能 为 0) 比的基本性 质 比表示两个数 的关系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 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 5 3,乙是 25,求甲是多少?即:甲 =乙 5 3( 15 5 3=9) 2、未知单位“ 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 5 3 ,甲是 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 5 3( 15 5 3=25)(建议列方程答) 后项 前项 前项 后项 比号 比值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例:甲是15 的 5 3,求甲是多少? 15 5 39) 乙甲几分之几(例: 9 是乙的 5 3 ,求乙是多少?9 5 3 15) 几分之几甲乙(例: 9 是 15 的几分之几?915 5 3)(“是”字相当“” 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 = 乙 差 ( “比” 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 比 15 少几分之几? (15-9 ) 15 15 915 15 6 5 2 ) B 多几分之几是: 乙 甲 1 (例: 15 比 9 少几分之几? 159 9 15-1 3 51 3 2 ) C 少几分之几是:1 乙 甲 (例: 9 比 15 少几分之几? 1-9 151 15 9 1 5 3 5 2 ) D 甲=乙差 =乙乙 乙 差 =乙乙 几 几 =乙( 1 几 几 ) (例:甲比15 少 5 2 ,求甲是多 少? 1515 5 2 15( 1 5 2 ) 9(多是“ +”少是“”)X|k | B| 1 . c|O |m E 乙=甲 (1 几 几 ) (例: 9 比乙少 5 2 ,求乙是多少?9( 1- 5 2 ) 9 5 3 15)(多 是“ +”少是“”) (例: 15 比乙多 3 2 ,求乙是多少?15( 1+ 3 2 ) 15 3 5 9)(多 是“ +”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1、已知单位“ 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 5 3,乙是 25,求甲是多少?即:甲 =乙 5 3( 15 5 3=9) 2、未知单位“ 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 5 3 ,甲是 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 5 3( 15 5 3=25)(建议列方程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例:甲是15 的 5 3,求甲是多少? 15 5 39) 乙甲几分之几(例: 9 是乙的 5 3 ,求乙是多少?9 5 3 15) 几分之几甲乙(例: 9 是 15 的几分之几?915 5 3)(“是”字相当“” 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 = 乙 差 ( “比” 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 比 15 少几分之几? (15-9 ) 15 15 915 15 6 5 2 ) B 多几分之几是: 乙 甲 1 (例: 15 比 9 少几分之几? 159 9 15-1 3 51 3 2 ) C 少几分之几是:1 乙 甲 (例: 9 比 15 少几分之几? 1-9 151 15 9 1 5 3 5 2 ) D 甲=乙差 =乙乙 乙 差 =乙乙 几 几 =乙( 1 几 几 ) (例:甲比15 少 5 2 ,求甲是多 少? 1515 5 2 15( 1 5 2 ) 9(多是“ +”少是“”) E 乙=甲 (1 几 几 ) (例: 9 比乙少 5 2 ,求乙是多少?9( 1- 5 2 ) 9 5 3 15)(多 是“ +”少是“”) (例: 15 比乙多 3 2 ,求乙是多少?15( 1+ 3 2 ) 15 3 5 9)(多 是“ +”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 56( 3+5) 7 甲: 3721 乙: 5735 方法二:甲: 56 53 3 21 乙: 56 53 5 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 213 7 乙: 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 53 3 56 乙: 56 53 5 35 方法二:甲乙 5 3 乙甲 5 321 5 335 5 、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第四单元圆 一、 . 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 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 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r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 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 d: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 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 倍: d=2r 或 r=d 2= 2 1 d= 2 d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 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6、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即:圆周率= 直径 周长=周长直径 3.14 所以 , 圆的周长 (c)= 直径 (d) 圆周率 ( ) 周长公式: c= d, c=2 r 注: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 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 扩大的倍数相同。
如果 r1r2r3=d1d2d3=c1c2c3 4、半圆周长 =圆周长一半 +直径 = 2 1 2r= r+d 三、圆的面积s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所以: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 圆的周长的一半(r )圆的半径(r ) S圆 = r r S圆 = r r = r 2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