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班 姓名:考号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请用楷体把下列汉字写到相应的方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分)回味无穷 任重道远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霎那(s a)羚(1 ing)羊 嫩芽(n en)水波粼粼(1 in)B.挽回(wdi)分歧(qi)欹斜(q I)徘徊(hu 1)C.脸颊(ji a)尴尬(ga)抗拒(k mg)诀别(ju e)D.攥着(zhu m)犄角(j i) 允许(y tn)匿笑(ni)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唯恐疲倦不堪抚弄 小心翼翼B.探测砰砰直跳浸满 珠丝马迹C.企盼美不胜收悔恨 花团锦簇D.领悟恍然大悟惭愧 美不胜收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的是【 】(2分)A.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各得到各自的住所B. 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完全不放在心上)C.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这些词现在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 不求深刻了解)D、 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由于遇到出乎预料的好事而特别高兴5.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 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C. 济南的冬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D. 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认识具体事物、认识大自然、认识爱过程,真诚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B. 《秋天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对“子欲养而亲不 在”的悔恨C. 《我的老师.》通过记叙关于蔡老师的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的慈爱,公平和伟大,抒发了 我对蔡老师的热爱和依恋之情D.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齐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7. 毕业晚会上,班长的发言刚刚开头就哽咽了 ,请你仿照同一句式续写两句话4分)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 , 我们原想 , 8 .古诗文默写10分)(1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除了你, ?(2 )《〈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3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 ,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欢迎大家来大连。
4) 终为土灰6 )兄女曰:“ 5) 万籁此都寂, (7) ,随风直到夜郎西9•阅读,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越来越博学,让我们越来越快乐学校开展“推广阅读”活动请你参加2分)请你写一句激励大家读书的名言警句阅读理解(共42分)文言文阅读 (1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元方入门不顾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3)相委而去( )(5)元方入门不顾 (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5分)(2)去后乃至( )(4)下车引之( )11、请找出文章中出现的一个通假字写在横线上 (括号里注音后面横线上解释2分)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 (2) 13•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 一行为的看法3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4分)莫怀戚(一)散步②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 ,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 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③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 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 长我说:走大路④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 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 亲对我说⑤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至厅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 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 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 A , B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 个世界14. 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 B (2分)15、 选文第一段从记叙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 和 。
2分)16•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 “我”的决定是什么? “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3分)(1 )、(2 )、(3 )、17、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18、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4 分)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11)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t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 这样做孩子,请系好鞋带 ⑴那时,我还在读初一罗安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 — 24题14 分)⑵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⑶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 得不多了12) 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 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一一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 ,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13)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 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 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一一无论发生了什么事 ,不气馁, 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9、文中有多个成语,请找出三个写在下面3分)⑷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 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 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 ,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 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20、概括叙述文章内容40个字以内)(2分)(提示:人物、事件、感受),她一定能帮我!⑼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 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 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⑸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⑹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 ”我拽住他的衣角, 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⑺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⑻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 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 我迅速系好鞋带 ,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⑽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 母亲。
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 ,当年的 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21、 第⑷段中“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因为 , “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是因为 2分)22、 第⑼段中“我”听完母亲的话后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试以“我想: ”开头,结合上、下 文,简写在下面2分)我想: 23、 本文采用的记叙顺序是 2分)A、顺叙 B、插叙 C、倒叙 D补叙24、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谈一点3 分)四、写作(50分)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可爱,同骄阳似火的夏天一样热情,同白 雪飘飘的冬天一样迷人金秋的阳光温馨舒适,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 的田野遍地金黄秋也许就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 ,也许藏在沉甸甸的瓜果里,也许藏在绿油油的 菜地间你喜欢用什么语言来描写秋天呢?相信在这个秋天里你一定有许多故事要诉说 ,你能 说出来,写下来,告诉你的小伙伴们吗?请以“秋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不得使用 真实的地名、人名80019、 如愿以偿、耿耿于怀、自怨自艾、成败得失 、一如既往、 不甘示弱20、 母亲没有帮我要回游园活动中被人抢走的奖品,只让我系好鞋带及成年后对此的感悟。
21、 因为我拿到了奖品,很高兴 因为奖品被人抢去了22、 略23、 A24例:人生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许多坎坷、曲折和磨难 ,但面对困难不要害怕,不要逃避,要勇 敢的去面对它,去克服它,大踏步的向前走去,相信吧,黎明的曙光就在前方!25、写作略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I. C 略 2.C 3.B 4.A 5.D 6.D7.略8略9、 答案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10、 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5)回头看II. 略12、 (1)(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2)和人约定同行,丢下我就自己走了13、 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 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言之有理即可14、 A、慢慢地、B、稳稳地15、 地点、人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