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本章结构,,,,,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及“J曲线”,,,弹性分析方法的缺陷,,,,,,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方法,,,,,开放条件下的收入决定,,,,开放经济乘数,,,,吸收分析法,,,,吸收分析方法的缺陷,,,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通过将该国货币贬值的方法能不能调节国际收支?,,,,,本国货币贬值,则一般出口量会增加,进口量会减少但是国际收支考虑的不是量,而是出口额和进口额,不仅涉及量,还涉及到价格和汇率的问题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这一调节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要求汇率不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有两种效应:,,价格效应:,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意味着本国出口商品以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在国外商品的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同时也意味着进口商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上升;,,贸易量效应:,出口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的减少。
举例,,,假设贬值前:1美元=10元人民币,,贬值后:1美元=5元人民币,,某商品在美国国内的价格是10美元,美元贬值前出口到中国需要100元人民币,贬值后,只需50元人民币,因此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某种美国需进口的中国商品在中国国内价格100元人民币,美元贬值前进口需要10美元,贬值后进口需要20美元,因此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上升 一、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假设外汇供求只由贸易收支决定,而不考虑其他国家贷款偿还外债本息等资本流动,则以本币表示的经常项目差额可表示为:,,CA=P,·,X-e,·,P,*,·,M (10.1),,CA表示贸易差额,P表示国内价格水平,X表示本国出口量,e表示汇率(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P,*,表示外国价格水平,M表示本国的进口量当本币贬值时,在国外价格不变的假设条件下,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将上升,但由于进口量受本国对进口产品需求弹性的影响,在不同弹性下,进口量M的减少幅度将有所不同进口需求弹性,大于1,,进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就会大于进口价格上涨的幅度,进口支出将减少,有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进口需求弹性,小于1,,进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上涨的幅度,进口支出将增加,从而不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
当本币贬值时,假设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不变,换成外币后销售价格下降,出口商品的数量可能增加在不同的出口需求弹性下,出口量X的变化也有所不同所以,当本国货币贬值时,贸易差额CA的变动将是不确定的,它的变动由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决定在什么样的弹性条件下一国货币的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呢?,,图 10-1,,二、马歇尔-勒纳条件,说明的问题:,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即国内外价格不变)下,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对式10.1 (,CA=P,·,X-e,·,P,*,·,M),两边的汇率e求导,则有,,,,由于假设国内外价格不变,所以货币贬值后,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P,X,=P/e)的变动率就等于汇率的变动率,但符号相反(dP,X,/P,X,=-de/e);同样,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P,M,=ep*)变动率也等于汇率的变动率,且两者变化方向相同(dP,M,/P,M,= de/e,,)10.2,,马歇尔-勒纳条件,令,η,X,,,η,M,分别表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则,η,X,,,η,M,可以分别表示为:,,10.3,10.4,,马歇尔-勒纳条件,由上式可得,,,,,将这两式代入总式中,得到,,,10.5,10.6,10.7,,马歇尔-勒纳条件,上式两边同时除以P*M,可得到:,,,,假设货币贬值前,贸易收支是平衡的,即PX=Ep*M,,,则上式可简化为:,,,,10.8,10.9,,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上式右边大于零,则dCA/de>0,即货币贬值可改善贸易收支,这一条件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表示为:,,,,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三、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及“J曲线”,,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实际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与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延滞贬值后贸易量调整存在的这种时滞效应可用著名的“J型曲线”来描述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认识时滞,,决策时滞,,生产时滞,,取代时滞,,交货时滞,J曲线,图 10-2,,四、弹性分析方法的缺陷,弹性方法假设本币贬值只改变贸易双方的相对价格,而不改变其国内的价格,但是这种假设不合理实际上本币的贬值会导致国内价格上涨,从而促进国内生产成本提高,实际汇率与出口竞争力则下降原因如下:,,随着本币的贬值,那些必须依赖进口的中间品与最终品的价格会跟着上升;,,贬值促成出口增加,并促使相关资源向贸易部门转移,从而会减少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可用资源,导致后者价格上升,推动社会一般物价的上升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方法,,,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方法(Absorption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是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Alexander)于1952年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提出的,该分析方法是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这里“吸收”一词系指国内居民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一、开放经济下的收入决定,有国民收入均衡恒等式Y=C+I+G+X-M,(10.10),,I,G,X为外生变量,C与M为内生变量并且均为国民收入Y的递增函数,其线性表达式为:,,,,将10.10式移项有:Y-(C+I+G)=X-M (10.13),,令A=C+I+G,则A为吸收部分,则均衡条件表述为:Y-A=X-M (10.14),,(Y-C-G)为一国总储蓄S,因而上式可写为:,,S-I=X-M (10.15),,,10.11,10.12,,,Y-A=X-M,,S-I=X-M,,,,由以上两个式子可以知道:,,在均衡时,收入与本国居民支出之差,即净储蓄,等于出口与进口之差,即贸易盈余而重要的是Y与A的均衡差取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即内生变量C和M,再加上外生变量I、G和X一起决定了Y和A图 10-3,,二、开放经济乘数,将10.11和10.12代入10.10,得,,,上式整理,得,,,等式两边都除以(1-c+m),得到,,,,1/(1-c+m)为开放经济中的乘数,也可表示为1/(s+m)。
=,,,此即为开放经济乘数或外贸乘数在一般情况下,(1-c+m)1,这表明收入的增加会提高收入与吸收之间的比率,从而改善经常项目;而收入的减少则会降低收入与吸收之间的比率,从而恶化经常项目这一点正是国际收支收入调整机制的核心思想三、吸收方法,,CA=X-M=Y-A,,d(CA)=dY-dA,,dA=adY+dA,d,,,d(CA)=,,(1,-,a)dY,-,dA,d,,,由,上,式可知,贬值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包括两部分,即贬值的收入效应,(1,-,a)dY,及贬值的吸收效应(直接效用),dA,d,只有当,(1,-,a)dY,>,dA,d,时,经常项目方能得到改善货币贬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供给方面:,当一国生产要素尚未被充分利用而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时,由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上升就可能进而引发产量扩大,使国民收入增加贬值的收入效应,(1,-,a)dY,是正还是负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若,a <1,,则,(1,-,a)dY >0,;若,a >1,,则,(1,-,a)dY <0,;若,a =1,,则,(1,-,a)dY =0,需求方面:,如果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贬值即可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角度:,如果一国采取贬值政策的同时放松那些保护性或限制性的贸易政策,使资源配置的扭曲得以降低,那么,贬值就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从货币效用来看,,贬值政策导致本国通货膨胀现象,货币当局同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国内利率上升,国内投资随之下降消费者实际货币余额减少,引起消费下降,此为货币余额效用货币幻觉效应,即当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时,即使人们的收入与物价同比例上涨,人们也会因物价上涨而减少支出收入再分配效用名义工资水平很难与物价同步上升,实际工资下降,厂商利润增加利润的边际储蓄倾向比工资更高,使全社会的吸收水平下降如果是累进所得税,贬值带来的名义收入增加将使全体纳税人缴纳更多的税,政府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将使全社会吸收水平下降,国际收支将因此而得以改善四、吸收分析方法的缺陷,(1)吸收分析法是在接受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以后出现的它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希望寄托于增税和减少国民收入上这实际上等于在国内进行紧缩政策,而同充分就业目标不相容2)这里所说的国际收支仍然指的是贸易差额,完全忽略了资本移动等在国际收支中的重要地位3)它和弹性论、乘数论一样,完全忽略了国内货币供应和信用创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本章小结,,国际收支的调整在一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本章分别考察了国际收支的价格调整机制与收入调整机制其中,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的供求弹性在各国国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但贬值经常伴随着所谓的“,J,曲线”效应,即在贬值过程中,贸易收支差额先降后升吸收分析法是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在弹性分析法中的一个应用,该方法说明货币贬值只有在收入相对吸收增加,贸易收支才能得以改善思考题,,1.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结论?,,2.J曲线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3.用吸收分析法分析货币贬值时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