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 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方式研究

xins****200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4.91KB
约17页
文档ID:111194526
D 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方式研究_第1页
1/17

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方式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塑造了成千上万的小农生产主体,面对城镇千家万户的小规模需求,在农产品生产区域化、集群化的推动下,农产品产销之间的空间距离日益加大,农产品在产地“集货”需求和在销地的“散货”需求推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2000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增加到4387个,比1991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年成交总额年均增长47.1%;进入新世界之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重点是完善市场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管等现代物流功能,2000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和21世纪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判断来自《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总报告》,该报告源自农业部市场和经济信息司网站同时理顺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批发市场形成科学、合理、及时、准确地价格信息,为此,必须改善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一是完善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形成准确的价格信息;二是大力发展电子结算,实时采集整理发布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和交易信息,提高批发市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为开展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信息基础和实施条件附件中给出了相关一些背景资料,在蔬菜批发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蔬菜生产者、批发市场管理者、蔬菜批发商即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形成了一个博弈关系,试建立其中关系的博弈模型,分析各方如何影响蔬菜批发市场的价格变化。

在市场经济中,各方均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生产者、管理者、经营者希望收益尽可能高,而消费者希望支出尽可能要少,如何在满足各方利益要求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蔬菜定价优化模型附件:1批发市场交易方式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和中心环节,承担着国内70%以上农产品的商品集散职能,在价格形成、调节供需、信息发布、交易结算、质量监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核心地位是由我国农产品产销的基本特点决定的,是国内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偏低,现代农产品零售终端发展相对滞后背景下的客观选择一方面,国内农业生产以家庭自发分散为主,生产规模小,农业专业合作化水平低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国内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4.6万个,实有成员3570万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3%另一方面,国内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零售仍以传统的乡镇集贸市场和城市社区菜市场为主,连锁超市、网络超市、连锁农家店等现代通路的销售份额不足30%1.1批发市场交易现状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约束下,小规模的家庭经营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市场交易主体,直接导致我国目前批发市场交易以对手交易为主,收费方式以摊位费为主,这直接影响了市场价格的科学形成。

1.1.1 交易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主体包括卖方主体和买方主体,卖方主体也称供应主体,包括各类批发商、直销商和生产企业的合作组织;买方主体又称分销主体,包括中间商、社团以及居民消费者在很多情况下,交易主体身兼双重身份,如,作为卖方主体的批发商,既是上一级批发市场或生产企业的买方,也是其他批发市场或下一级批发市场的卖方而作为买方主体的中间商,则既可是批发商也可是零售商交易主体的发育水平和实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1)卖方主体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卖方主体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产供销一体化组织;第二类为农产品运销大户,也叫运销专业户或农产品经纪人,属于不种地的农民,每个大户下面都挂有几十个小户;第三类是农产品运销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资金捆绑的形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四类是自产自销的农民,由于生产和经营的规模都很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2)买方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买方主体也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二级批发商,该主体从批发市场批发产品到二级市场和零售市场销售,赚取中间差价;第二类是配送商,其组织形式差别较大,有公司、团体和个体户,他们的业务主要是从批发市场采购产品,直接配送至宾馆、饭店、学校、部队、机关团体和超市等销售终端;第三类为农产品中转贩运户,专门从事长途贩运;第四类是机关团体自行采购和群众零购。

1.1.2 管理主体在管理模式上,传统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目前批发市场发展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管理模式多以介于市场管委会和企业化管理模式之间的过渡形式而存在1)市场管理市场管理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各市场开办单位、运行单位共同参与,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专业批发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和对重大问题行使决策权的管理模式市场管理办公室是市场管理的常见模式其职能主要包括制定市场管理规章制度;批准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审批经营方案及相关重要事项;管理、监督、指导市场交易活动以及负责外联活动等市场管理办公室是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执行市场管理的组织,一般由政府出资兴建,不以赢利为目的,属公益性的以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实行这种组织管理模式按职能分工不同和市场管理特点差异,市场管理办公室分设不同的专业科室,分管市场各项管理业务2)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模式通常是把批发市场作为企业主体来经营,经营管理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经营管理主体可以是由独立投资者构成的私营企业,或是由多方投资者共同组成的股份制公司,也可以是受市场所有者委托的承包经营者[112]。

目前,我国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其经营主体一般也是投资主体,多由投资方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自然人一样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股东按出资额大小分享公司收益,并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份制公司与进入市场的批发商是一种市场交易关系,股份制公司通过投入一定的成本为批发商提供良好的贸易环境及维修服务,并向批发商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形成公司的收入这种管理模式因责权利关系明确,市场运作效率较高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韧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股份制公司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批发市场的公益性职能我国批发市场的管理模式处于转轨转制的过渡阶段一部分批发市场由企业投资或群众集资兴办,实行企业化管理;而原先政府出资兴办的批发市场也逐步向企业化管理方向转轨转制目前,我国批发市场的管理方式总体上还不规范,政府公益管理与企业化管理相互交叉,界限模糊,有些批发市场已经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但股份制公司的总裁、经理等重要头目仍由当地政府委派,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1.1.3 收入构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主要通过对市场交易主体提供各种服务获得,如提供摊位、停车位、仓库,也可提供电子化结算等综合的交易平台,以及农产品交易、物流等其他类型的增值服务。

根据批发市场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构成归纳为三类:租金收入(摊位费)、佣金收入(交易手续费)和服务收入(如仓储、物流、停车等费用)1)租金收入国内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由集贸市场扩大而形成的,而集贸市场通常采用摊位费、管理费这种收费模式,因此,很多集贸市场发展成批发市场后仍保留了这种收费方式批发市场通过提供农产品流通的经营场所获得摊位租金、管理费,如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用于交易、加工、配送等活动的场所租金收入是农产品批发市场较为初级的收入方式,其收取模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按照固定收费标准收取,比如收费标准为一年一定;另一种是实行摊位招标,一年或半年一收;还有就是除了按照固定标准收费外,对不同摊位的选号顺序进行招标收费2)佣金收入除了常见的摊位费、管理费,批发市场还通过对流动经营户和经营品种收取交易手续费来获得收入,以及为提高交易效率,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撮合和电子化结算等综合交易平台服务获得收入批发市场的交易手续费通常按照交易额征收一定比例的费用,或者只按车辆吨位及品种差异来收取不同的车辆进场费3)服务收入除了租金、佣金收入外,批发市场还通过提供增殖服务来获得服务性收入。

包括与物流相关的装卸搬运费、运输费;与农产品交易相关的检验检疫费、信息费以及金融、进出口贸易、标准化等方面的服务费从实际情况看,不同批发市场收入模式各不相同,即使同样收入,各市场的具体措施也有所差异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最主要收入来自租金收入,然而受批发市场占地规模的限制,仅受益于摊位的增值,未来市场交易繁荣所带来的份额则难以充分享受与此相反,佣金收入、服务性收入则完全依赖于市场繁荣程度,随着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刺激农产品批发市场迅速发展,佣金收入、服务性收将成为带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盈利能力提升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我国批发市场的收入构成一直以租金收入为主,其他收入方式增长缓慢,其经营者应改变传统的经营意识和服务理念,增加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配套服务,实行电子化结算,以增加服务收入和佣金收入,通过改变收入结构为批发市场的未来发展打开盈利空间1.2批发市场交易方式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尝试各种新型交易模式,在摸索中不断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逐渐形成一个多种交易模式并存,与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基本适应的市场交易体系1.2.1 交易方式类型从交易形式角度来看,农产品交易模式通常有对手交易模式、拍卖交易模式、网上交易模式、订单交易模式、期货交易模式等。

1)对手交易对手交易是一种传统的产品交易形式,又称现货直接交易,由交易双方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议价,其交易时间短,随机性较大,但覆盖范围广,且成交价格信号短促对手交易随着商品交易的产生而产生,并不断在外延上发展,是我国当前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交易模式在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对手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地摊交易,对场地、设施要求非常简单,在农村和小城镇较普遍,在大中城市一些小区也存在自然形成的地摊交易区另外一种是集贸市场交易,这是面向一定区域,以鲜活农产品为主要交易对象的交易场所目前,集贸市场已成为中国城乡农产品交易的主要场所,随着超市农产品交易的形成与发展,加上集贸市场自身质量、卫生等各种问题的存在,集贸市场在城市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下降2)拍卖交易拍卖交易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另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是指卖方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在众多的买方中选定最高报价者并与之缔约的买卖方式拍卖交易的特点在于产品信息完全公开,买方和卖方地位平等[113],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但是,这种交易方式对市场体制、配套设施、管理水平等要求较高拍卖方式在荷兰、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批市场交易中较为常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鲜花、肉类、蔬菜、水果、水产等农产品广泛使用拍卖交易方式,拍卖方式已经与对手交易成为并行的两种基本交易方式之一。

但是,对手交易方式仍是主导方式,如日本福冈青果批发市场,20%交易额通过拍卖完成,80%通过对手交易完成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采用荷兰式拍卖,从高到低叫价,直到有竞价者接受,如果多家农产品同时参与竞拍,则拍卖过程将持续到某一特定价格,在此价格供求刚好相等整体而言,目前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最常见的还是对手交易,拍卖方式尚处在试验探索阶段自1998年以来,我国已陆续有深圳福田、山东寿光、广州花卉中心、云南的斗南花市、北京莱太花卉等市场开始尝试拍卖交易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几家批发市场经营情况并不乐观2007年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投巨资建起了电子拍卖大厅我国目前在批发市场中采用拍卖交易的商品量仅占总量的2%左右3)网上交易我国农批市场除使用对手交易、拍卖交易之外,还涌现出了网上交易方式农产品批发市场网上交易指借助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实现远程交易的形式目前大部分具备较大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有网站批发商或者其他市场参与者可通过网站发布产品供求、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开设网店,进行宣传或远程交易传统的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