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解释: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sāngāngzhě 三纲者 jūnchényì 君臣义 fùzǐqīn 父子亲 fūfùshùn 夫妇顺 【解释】 三纲:纲,指纲领,法则三纲”一词出自班固着《白虎通义》,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义:法度 亲:父子之间慈孝相亲 顺:和顺,和谐 【解释】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当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符合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启发】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静,人类永久和平 【故事】 假如要改善社会的风俗使天下永久和平,人类的生活幸福,就要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间的相处关系,一旦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很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
有一次,楚庄王款待臣子们喝酒,喝到一半,烛火突然熄了,其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时,调戏楚庄王的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欺侮,一把抓下这个人的帽带,预备等烛火从新点燃后,让楚庄王将他治罪楚庄王知道这件事后,很自责地说:“都是我请喝酒,才会发生这种事,现在大家都把帽带解下来,再连续喝酒吧!”等到烛火从新亮起,在座的每个大臣,没有一个人系着帽带如此一来,妃子要楚庄王抓的大臣,也无从查起了几年后,楚国与敌人作战的战斗中有位奋勇杀敌、立了不少功绩的将军,正是当年被妃子扯下帽带的人他为了报答楚庄王的恩情,因此才誓死效忠,好回报他的恩德他这种君臣之义,的确让人由衷敬佩 【赏析】 古代封建社会有“三纲五常”的社会原则,其中“三纲”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听从君,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子听从父,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妻听从夫,丈夫对妻子拥有支配权君臣义”就是指臣对君的一种肯定听从,被看成忠义的表现,例如岳飞明知枉死,但宁恨*臣不恨君王这种道德原则是封建统治的需要父子强调的是伦理关系,子对父孝,对父惟命是从,而父亲既严且慈,才能使家庭和谐但三纲过于强调为父的权威,是宗法社会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济打算的,而夫妇的关系则表达了古代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这是父权社会的必定产物。
自父系社会开头,妇女的地位就开头下降,到封建社会,懦家学说富强后,妇女的地位降到了极致 固然,于今日而言,再也没有了封建专制社会,君臣义自然不必存在,而父子与夫妇的关系也更多的表达为民主和公平的家庭关系封建专制的家长制作风是被人抵抗的,而妇女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有了更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在民主的社会里,公平被抬到了一个重要位置,民主社会的家庭关系是同民主社会的政治特点相适应的尤其是我国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就要求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封建专制的观念在当代的中国更不得人心,不管是领导、父子、还是夫妻都要公平和谐的相处,才符合社会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