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考研焦虑的个案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5.91KB
约13页
文档ID:252698850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考研焦虑的个案_第1页
1/13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考研焦虑的个案                    黎 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摘 要:朱某,女性,22岁,江苏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因面临即将到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而感到焦虑前来咨询经摄入性会谈以及辅助心理测验的方法,诊断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并与精神病、严重心理问题、焦虑性神经症进行了鉴别和区分整个治疗过程在与该求助者进行口头协商的基础之上,首先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放松训练,缓解了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其次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经过面对面咨询,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最终目标,并对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关键词:考研焦虑 一般心理问题 放松训练 合理情绪疗法1.一般资料朱某,女性,汉族,22岁,江苏某大学四年级学生,个性内向敏感,自卑且追求完美,自我要求很严格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精神面貌一般2.主诉及个人陈述求助者自诉:马上快要进行研究生考试了,我觉得很紧张,焦虑,晚上睡不着觉,这样的状态持续也快一个月了为此我很痛苦,感觉自己有点精神衰弱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考试了,我着急得很,我感觉自己心理发虚,没底,好像什么都还不会,虽然整天都在看书,觉得自己已经够用功和努力了,但是每次测试都分数不高,很惆怅。

认为自己方法用得不当,天天想为什[来自www.lW5u.coM]么别人都学的好我自己学不好所以总想跟着别人一起学习,看到别人在看专业书,自己马上停下手中的科目开始拿起专业书也跟别人一样看专业知识;看到别人在记英语单词,自己也记英语单词;看到别人做阅读理解,自己也立刻拿起阅读来做,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浪费了复习时间,因此极度苦恼,心情比较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知道怎样复习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早上起床时,看到别人没有起床,我也暗自告诫自己,不要紧,再睡会,时间总会有的我想,可能也是我这种“偷懒”的想法影响了学习吧,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一无所获和焦虑3.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3.1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独自前来咨询,体型偏瘦,身高中等穿着打扮整洁大方,进门出门都有礼貌不太爱说话,说话语速较快,神情紧张,焦虑,坐立局促不安但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自知力完好,有求治的愿望,未见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3.2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通过记录求助者信息并与之进行简单会谈,咨询师了解到该求助者家住小城镇,自幼是由外祖父母抚养的,个性内向,自卑,敏感,合群性差,干事认真,仔细,追求完美。

父母很少与其交流,对其学习十分重视,期望值高现在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常常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希望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但据了解她和宿舍同学之间关系很好另外,朱某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的器质性疾病史,父母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SCL-90、SAS、SDS等心理测验结果发现,朱某SCL-90测查结果为:焦虑因子分2.5,抑郁因子分1.2,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SAS的测验结果为标准分59分,SDS的测验结果为标准分50分4.评估与诊断4.1心理诊断根据本例的症状,结合测验结果诊断朱某的问题为轻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属于一般心理问题4.2诊断依据从朱某是否有器质性病变这一方面来看,虽然朱某有睡眠不好等症状,但只是轻度的,没有构成器质性病变;从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这一方面来看,朱某产生的困扰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问题有认识,主动寻求帮助,有自知力条理清楚,表达准确,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判断朱某属于正常的心理范畴,并排除精神病性问题;从朱某内心冲突的属性来看,其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且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所以属于常形;从朱某的心理问题是否出现泛化的角度看,其问题尚未泛化;从确定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这方面来看,朱某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月,对社会功能未造成明显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朱某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4.3 鉴别诊断4.3.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也不主动求医,常伴有幻觉和妄想等症状而朱某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求治愿望强烈,也无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可排除精神病的可能4.3.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而且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朱某的问题尚未泛化,持续的时间也没有超过一个月,对社会功能未造成影响,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4.3.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焦虑的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焦虑持续的事件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而且已经充分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显著影响而朱某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并未影响到社会功能,只是对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一具体事件比较焦虑,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到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4.3.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朱某虽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其抑郁情绪是与其现实中对考试的焦虑和担心引发出来的症状,即因明显的内心冲突引起,无自杀倾向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4.4 病因分析从生物原因分析,朱某的问题没有明显的生物因素;从社会原因分析,朱某生活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其学习十分重视,期望值高,所以她自认为一定要超过周围的同学才能符合父母的要求。

面临考研,她的这一好强心理又起作用了,一方面,她认为自己不能失败只能成功;另一方面,她又没有充分准备好,所以她心理感到万分焦虑另外,其与父母缺少沟通也导致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没有及时有效地把自己的压力适当地释放出去朱某之所以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其中的原因非常多除了上面说的生物原因和社会原因之外,我们认为,其心理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父母从朱某的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朱某存在易受暗示的心理特点,看到别人在干什么,自己也想干什么就连早晨起床也是看别人在睡觉自己也想多睡一会儿;(2)朱某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总是以别人为参照,不能对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也缺少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朱某的意志力薄弱,不能因为自己学习水平差而早起复习;(4)从其个性特征来看,朱某过分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求胜心切,这样的个性特点是她产生考研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5.咨询目标的制定通过第一次摄入性会谈和心理测验的结果分析,我们就焦虑等情绪的形成原因和朱某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与朱某共同商定了如下咨询方案:5.1具体目标本次咨询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行放松训练,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第二,改变求助者总以别人为参照的思维模式;第三,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追求完美的心理;第四,启发求助者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2最终目标改变求助者总以别人为参照的不合理想法,使她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表,最终消除焦虑等情绪,逐渐改变追求完美的心理6.咨询方案的制定6.1咨询方法与原理本案例采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这是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首创的一种心理治[来自www.Lw5U.com]疗理论和方法,也称为“理性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试图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不合理态度和信念,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诱发事件A,而是人们对这一事件的不合理态度和信念B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的关键在于改变其不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由以下四个阶段组成:①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②领悟阶段,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③修通阶段,常用方法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其他方法;④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朱某年纪轻,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适合使用重认知趋向的合理情绪疗法。

6.2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有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完成双方商定作业;求助者有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当然,求助者也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从咨询师父母看,咨询师有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咨询师有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另外,咨询师也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3咨询的时间和费用每周三下午一次,共计四次,每次50分钟因是学校咨询未收费7.咨询过程7.1评估诊断阶段(2012年11月21日)这一阶段的目的在于了解朱某基本情况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此基础上探寻其改变的意愿,帮助朱某找出当前急需解决的目标,再进行初步的咨询分析。

本阶段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心理测验法和合理情绪疗法通过摄入性会谈,在咨询的初始阶段必须充分尊重朱某,通过与其共情并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让她尽量倾诉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顺利与朱某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会谈结束后要求朱某完成SCL-90以及SAS、SDS三个测验来验证会谈结果的可靠性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告诉朱某其症状属于轻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原因可能受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也有自身原因,现就焦虑情绪采取放松训练,然后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朱某的不合理思想进行辩论将上述策略告知朱某,经协商朱某表示同意,最后和朱某约定咨询的时间7.2 领悟阶段(2012年11月28日)此阶段的目的在于加深咨询关系并教会朱某做放松训练的方法放松训练操作如下:要求朱某自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按照音乐的要求,从头部到脚部按步骤放松,体会从紧张到彻底放松时的不同感觉,从肌肉的放松到心理的放松,体会这种舒适的感觉最终使朱某学会在紧张时使用这一策略调节自己放松训练结束后,咨询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朱某回家后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节奏在紧张时继续进行类似放松训练,并告知朱某记住下次的咨询时间7.3 修通阶段(2012年12月5日)此次咨询时发现,朱某已经通过上次的放松训练紧张度有所缓解。

此次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朱某改变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然后帮助其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打破她总以别人为参照的想法,找到真正的自己以下是咨询的一段记录:朱某:我看到别的同学在看英语单词,我也拿起单词书看,别人在做阅读我也跟着做咨询师:你了解那个同学的专业是什么以及她的英语水平吗?朱某:她跟我一个专业的,好像英语成绩不如我咨询师:她看英语的时间是不是多一些?方某:好像是咨询师:你的哪方面弱一些?朱某:专业课差一些,英语比较好咨询师:你在专业课复习的时间比英语复习时间多吗?朱某:没有(肯定)咨询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你在专业课上花费的时间比较短,才是导致你考试成绩低的重要原因?朱某:(沉默不语)咨询师: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闭卷考试,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难道你看别人做啥你也照办吗?朱某:笑咨询师:我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