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政要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批判 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构性矛盾与制度缺陷暴露,重创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西方学者政要开始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提出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弊病的方案了解国外学者政要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和弊病,这对彻底清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对西方制度一味追随和崇拜的他信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现实意义 一、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过去数十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向世界推销的制度模式之一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但是金融危机以来,有些西方国家破产或处在破产边缘,有些西方国家陷入债务危机西方国家制度在内部而非外部破裂西方学者政要开始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缺陷等问题 一是积累资本的模式逐渐陷入僵局,难以为继比利时作家马克?范德皮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利润最大化,目的是积累资本利润的基础是工人创造的价值高于工资价值,另外还有机械(技术)成本、自然的交换(原材料、能源和废弃物)和税收,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四点都制约和损害了资本主义利润的获取。
虽然资本主义试验了多种方法,如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债务、财政爆炸、军事扩张等,但是都不成功,而且适得其反,矛盾反而加剧了因此,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特质--追逐利润及其无休止的积累正危在旦夕 一是资本主义成为“赌场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或货币资本主义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在《赌场资本主义》中指出,西方金融体系变得与一个巨型赌场没有什么两样每天,这个赌场中进行的游戏卷入资金之大简直无法想像夜间,游戏在世界的另一边继续进行美元在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美国是这个赌场中的导演和决策人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赌场资本主义”也称为金融资本主义,但是不同于原来的金融资本主义,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性质来说,当代金融资本主义已经和昔日的金融资本主义全然不同昔曰的金融资本主义是和实体经济(制造业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后者服务的,当今资本主义的金融资本主义,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也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虽然实体经济还是依赖于金融经济,但金融经济可以脱离和独立于实体经济而运作昔日的金融资本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为给实体经济融资,这是金融资本本来的意义但今天的金融资本主义的目的已经不在此金融资本控制大量的资本或者货币,其目的是为了更大量的资本或者货币。
这种资本主义不仅扼杀创新,而且具有天然的反民主特质 二是资本主义成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法国学者让?克罗特?德罗奈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金融领域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它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不是经典意义上的“食利资本”当代金融资本并非置身于生产变革过程之外,它是发展信息和服务业的载体,甚至金融产品本身就是特殊的信息产品金融资本特别是风险资本的发展为促进新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金融垄断资本又建立了金融专制统治,成为加强和扩大国内国际剥削的工具金融已发展成相对独立的领域,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日趋严重金融投机造成了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并频频引发危机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使剥削过程趋向世界化有学者总结出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两大特点:_是资本主义金融化;二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其他一些概念,如“数字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等 四、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前景的新认识 金融危机动摇了西方社会对自己制度的信心,对经济发展模式和民主制度产生了怀疑。
一些西方学者政要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和未来命运从总体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终结,但资本主义制度会自我更新,形成新资本主义制度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认为,现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过时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对旧体系的错误有所认识,并找到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资本主义模式英国《泰晤士报》副主编阿纳托尔?卡列茨基将转型后的资本主义定义为“资本主义制度4.0”,即全球资本主义的第四次变革,并认为,资本主义“第四版”要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尤其是能与充满活力且自信的中国竞争福山在中央编译局的演讲中谈到资本主义是否会被社会主义替代时指出:所有的资本主义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体系底下运行的,而这些政治体系都对自由市场作出了一定的限制那么,现在的潮流是开始更多地强调国家的监管作用,但这种方向并不会改变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的存在,因为所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受国家控制的,目前也只是对引起问题的原因作些修修补补,而不是根本性地推翻资本主义 二是资本主义制度将瓦解和终结,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美国《市场观察》网站题为《“资本主义灵魂”的死亡》的文章认为,资本主义“最后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不知道“这会发生在明天,还是5年或10年之后”。
美国《耶鲁全球化》杂志发表题为《今天的资本主义已走到末路》的文章指出:资本主义当前的自由统治及其对所有社会结构的全球化适应性已经走向末路……当前人为的金融危机预示着一个资本主义新时期的到来;它预示着一场重大变革的开端现在,所有人都必须清楚,如果某一制度只照顾极少数富人而不尊重每个人的经济福利,它便注定会落得同样的下场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山大?阿德勒的《美国文明的大转折》指出,我们可能正在彻底脱离一种更放任且比较自满的精英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个人致富是最重要的,它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将军队变成国际超级警察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考虑终结这种犹豫不决的新殖民主义 三是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问题的根源,而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是社会主义意大利学者埃内斯托?斯克勒潘蒂指出:资本主义尽管通过制度结构的不断改变延续了存活期,但事实上资本主义在制度原则上并没有实现丝毫的改变资本主义作为由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生产方式,取代了建立在奴隶制和农奴制基础上的古老经济形态,并且在人类的经济福利和公民权利方面实现了巨大进步,但这种进步不是永恒的资本主义制度也造成了自身发展的低效、压迫和不平等。
因此,它注定要被更先进的社会发展形态和生产方式所取代,即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美国学者克里斯?哈曼认为,危机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监管金融部门和巩固实体经济并不能避免危机的产生;战后普遍存在的利润率持续下降的趋势,迫使资产阶级更多地从事金融投机活动以及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这无疑又加大了危机产生的风险,这些导致资本主义最终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英国学者莱斯利?斯克莱尔认为,随着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扩展和深化,其问题和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尤其表现在世界性的阶级两极分化危机和生态不可持续的危机,这两种危机实际上是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然资本主义全球化面临的这两个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替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方案即“社会主义全球化”,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四是资本主义制度将不再成为世界主导,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正逐步提升吉迪恩?拉赫曼指出,我们似乎又在见证一个时代的终结过去几年中,西方在冷战后支撑世界的三个领域都失去了信心,这三个领域就是市场、民主和美国的权利自由市场信心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和之后大衰退的严重影响;民主化信心受到“阿拉伯之春”带来的恐怖的严重影响;美国权力受到伊拉克战争的严重影响。
中国的崛起也提出了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能维持多久的问题中国现在是世界头号大国了,虽然它在国际政治力量方面,离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但美国自己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能力和意愿已然是一个问题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名利场杂志》发表名为《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中指出,近20年美国的贫富悬殊恶化,中产阶层的收入,在扣除通胀后,基本上没有增长美国梦已变成了一句空话这导致人们对美国的模式开始怀疑相反,中国自改革开放后,达到5亿人实际脱贫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在曰益改善,大家都在搬新房、买新车,对前景较有寄望加上中国人的教育程度大幅提升,未来的竞争能力不可低估这种情况下,中国在国际问题上必然会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美国需要重新定位,以适应新的形势 五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前途尚不明朗美国学者哈里?哈丁认为,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未来将和“中国模式”展开激烈竞争,但是谁胜谁负还是未定之数曰本经济学家中谷岩在新作《资本主义为什么自我毁灭》中指出,美国泡沫经济崩溃的结果,将迫使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资本主义转变方向,但是寻找到新的出发点和解决办法或许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的题为“如何拯救资本主义”中指出,资本主义改革的前景到底如何?如果改好了,会不会走向社会主义?如果改不好,会不会走向法西斯?会不会出现大动乱?这只有让时间来回答了。
世界到底要改成什么样子?如何去实现?这仍是两个尚无可信答案的问题 贾绘泽\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