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与实践原则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99.50KB
约20页
文档ID:50697391
第三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与实践原则_第1页
1/20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主要来自于西方基督教的思想及民主 文化,它强调个人存在的尊严和价值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工作源于人文主义和 民主主义的理想,其价值观是建立在尊重人人平等、尊重 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的实践一直 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发掘个人的潜能;维护人权和 社会公正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要目标;通过与弱势群体 团结一致,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消除贫困,实现社会融合二、小组工作的价值理念1、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是为了个人成长和自尊,通过相 互的参与、接纳、保密、诚实和对冲突负责任的态度,使 专业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社会工作者尊重个人在被协助过程中拥有自我决定和积极 参与的权利;社会工作者致力于协助个人得到需要的资源;社会工作者应努力使社会机制更人性化,以满足人的需求 ,社会工作者应保持对不同种族、群体的尊重和接纳;社会工作者对个人的工作伦理、品质以及不断追求专业知 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负责2、小组工作的价值理念(1)佳文关于小组工作价值理念的论述尊重所有人的价值,强调自决的重要性。

小组工作第二个固有的价值观是尊重个人的生命各价值是由服务的优先权选择而来,而后发展到整体的服 务2)克那普卡的阐述积极参与、平等互助的关系民主参与的决策原则强调和充分发挥个人在小组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尊重成员参与的自由强调小组中高度的个别化原则3)中国学者的观点互助互惠的原则平等协助的原则,注意尊重成员的权力和能力赋权的原则,强调个体成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 革高度的个别化原则三、小组工作的伦理责任1、小组工作专业伦理的提出 小组的“市场需求”日益迫切,吸引了许多非专业人 士及经过短期技术与方法训练的小组工作者加入社会工作 的行列,由于非专业人士的引进与部分专业工作者的疏忽 或经验不足,产生了不少专业争议、人际困扰与伦理问题 ,引起了专业人士对社会工作伦理规范的重视,逐渐形成 了自己的工作伦理规范体系 2、不同国家和地区小组工作的专业伦理 日本社会工作协会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要求:(1)与服务对象的关系(2)与所属机构之间的关系(3)与行政部门及社会之间的关系(4)作为专业人员的职责3、中国本土小组工作的专业伦理(1)小组形成前的伦理问题小组工作者应具有领导小组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小组工作者应在小组组成之前,谨慎选择小组成员,以维 护全体成员的利益;小组工作者有责任提供相关信息,协助成员完成加入小组 前的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小组工作者对所带领小组的性质、理论与技术必须有清楚 的认识,并详细设计小组活动内容;领导小组时,应明确告知成员有关小组的性质、目的、过 程、使用的技术及预期效果;小组工作者有责任熟知其管理机构的目标及规定,并适当 地应用到小组中。

2)小组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小组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能力、精神 与敬业态度、成员在小组内外的行为反应,小组情境内外 变量的介入等均涉及专业伦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领导小组时,应与成员一起制定小组行为规则,规范成员 行为,以免造成成员生活的不利影响及身心伤害; 小组工作者需谨慎地运用领导技巧和技术,以免对小组成 员造成不利的影响和伤害; 小组工作者需有纯正的动机、健康的身心、敬业的态度及 专业的精神; 小组进行期间,小组工作者应配合小组的发展,适时让成 员了解小组进展、活动目的; 基于小组发展的需要及特殊性考虑,小组工作者有责任安 排协同工作者或专业人员协助带领小组;小组工作者应具有敏感度,适时觉察并妥善处理小组内特 殊成员,以保障其他成员的权益;小组工作者可以表露自己的价值观,但应避免强迫成员接 受,或强烈暗示成员顺从;小组工作者有责任告知成员有关小组的录音或录像用途, 不宜影响成员在小组内的反应与权益;小组工作者应平等地重视每位成员,并尊重成员在小组内 的反应;小组工作者应特别注意保密原则,经常提示成员保密的伦 理责任,并提醒成员重视自己的隐私权及表露个人内心隐 秘的限度。

3)小组结束后的伦理问题小组工作者有义务协助成员总结学习心得;小组工作者引导成员建立小组结束后互动模式的共识;小组工作者应避免接受小组成员的馈赠、酬偿;小组工作者要妥善管理及应用小组的纪录资料;小组工作者应接受督导者的专业咨询与指导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是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成果总结,其 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小组工作实践任何一种社会工作方 法都有其主要达到的目标,其实践原则也以工作目标为基 础小组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协助小组成员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自己在小 组内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小组以外的生活,达到自我实 现的理想;协助小组成员学习参与小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发展其成 长潜能,并通过群体经验和人际互动,丰富其社会生活内 容;协助小组成员建立对社会及周边人群的认识,形成他们的 自我认识和对社会的归属感,并培养他们形成适应新的情 景和环境的能力;协助小组成员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并对其社会功能进行 强化,发展他们积极的公民责任感;协助小组成员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通过新行为取代旧行 为的过程,使他们获得社会人群的认同小组及小组成员均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要顺利实现 小组目标,不仅需要坚持小组自身运作的实践原则,还要 充分利用和发挥小组外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

因此,从小组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可以将这些原则分为小 组外社会环境性原则和小组内组织性原则一、小组外社会环境性原则1、遵从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基于社会工作的专 业价值,即发展和协助个人去满足他们的个人需要和社会 需要,其中心理念是人类的尊严与价值2、满足人类需求原则小组工作者应该能够发现社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尽 可能储备最丰富的资源,以满足小组成员的需要,并应逐 步推动小组朝着丰富社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以及增强社 区服务的信度和效果的方向发展3、注重社区文化背景原则小组工作者应该准确地了解每个社区在文化基础方面存在 的差异,并且通过小组方案的设计与活动程序的开展,积 极促进和改善社区文化的朝向4、运用社会资源的原则小组工作过程中,应该善于利用机构与社区所拥有的社会 资源,要利用自己对机构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社区资源 方面的丰富知识,通过各种工作技术,协助小组最大限度 地利用可运用的社会资源二、小组内组织性原则1、小组形成的计划性原则负责组织小组或接纳小组形成的机构和小组工作者,必须 全面、清楚地认识小组中的内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小 组和个人的影响,以促进小组工作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需 要的满足。

2、明确目标原则小组目标不是个别目标的总和,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民主 的方式激发成员发展小组的共同目标,这个明确的目标既 要为成员所接受,又不可背离机构的目标认识到个体和 小组的需要、有明确的小组目标,会使小组工作者的行为 更有重点、有计划,减少把自己的需求掺入小组的可能性 ,更有助于顺利实现成员个人及小组的目标3、建立专业关系原则小组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专业关系必须建立在这两 个基础之上:小组工作者接纳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对工作 者和机构具有信心并接纳工作者的帮助 4、重视个性化原则在适当的社会条件下,个人、小组和社会都有能力获得改 变因此,小组工作者将始终如一地努力帮助小组及个人 评估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洞察小组发展对成员自身需要、 能力、潜力的制约因素,及时指出每一阶段已获得的进步 ,并引导小组和个人向既定的目标努力 5、引导小组互动的原则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影响小组及个人行为改变的基本动力 来源于成员间的互动及回应小组工作者通过组织和实施 小组工作,影响整个互动过程 6、小组民主自决的原则在小组工作中,小组有最大的权力来决定小组活动小组 工作者应该帮助小组做出决定、确定小组的活动内容和形 式,并根据小组自身的能力承担起最大限度的责任。

控制 小组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小组自身7、组织功能的弹性原则在小组工作中,工作者引导小组建立起正式组织的过程, 与组织自身实际的结构状况同等重要正式的组织应该是 具有弹性的当一个组织能满足一种需要,能够被成员所 了解并且可以协调地运行时,才能正式形成小组的正式 组织应该具有适应性,并且应该随着小组的变化而改变8、循序渐进的小组活动原则小组活动应该基于成员的兴趣、需要、经验和竞争力的水 平,并且按照小组发展的能力进行在民主的小组中,活 动的进程可能会代替权威的控制小组工作者可以建议可 能实施的活动内容,这些选择应符合小组的发展阶段9、评价的原则在小组工作中,根据工作结果对工作过程和计划做出不断 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是小组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小组 和机构共同运用的、保证各方面获得最大自我实现的方式 综上所述,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随着小组工作的发展而变 化,应该是动态的而且在应用上必须具有弹性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小组工作的价值观?2、何谓小组工作的原则?如何理解其内涵?3、如何把握小组工作专业关系建立原则与个性化原则二 者之间的关系?4、小组中的成员互动原则与自决原则对小组工作者的行 为有什么影响?5、小组工作中的弹性发展原则包括哪些含义?6、小组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承担的主要伦理责任有哪几方 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