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83.99KB
约56页
文档ID:479413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1页
1/56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历史概述与苦难悲壮的旧民主主义革命80年历史相 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却是一段让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30年经过中国人民30年的浴血奋战,先后消灭 了北洋军阀,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长 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 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从此 站立起来了!” n n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n n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共合作及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共合作及国民革命n n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n n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全民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全民抗战n n国共两党的较量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国共两党的较量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 n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n n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n n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n n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全民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全民抗战n n三种政治力量与三种建国方案的交锋三种政治力量与三种建国方案的交锋----- ----- 人民共和国成为最后的选择人民共和国成为最后的选择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在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时,为什 么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并开花结果?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 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3、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发 展给我们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历史启示?思考题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1、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12月)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1919 年5月)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 下半年)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2年7月)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1月)主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国际大背景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四、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五、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六、中国革命的新面貌chap4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证明:近代以来,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都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都是革命的阶级,但 是,由于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不能领导中国反 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的革命需要呼唤新的领导阶级,历史的发展 召唤新的革命方式就这样,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 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新兴的中国工人阶 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政党的一般特征1、历史沿革辉格党 共产主义者同盟 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布) 同盟会2、性质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并为实 现和维护其根本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3、特征 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党都是 以夺取、执掌或参与、干预和影响国家政权作为主要 政治目标而展开活动的;政党通常都有一个比较稳定 的领袖集团;政党都有一定的组织和纪律4、作用 政党是领导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进 行斗争的领导核心、指挥中心、司令部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国际大背景(一)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战 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引起革命,1917年10月俄国爆发了十 月革命,随后,在欧洲、亚洲、非洲、拉丁 美洲引起了一系列革命二)俄国十月革命昭示人类历史开始 了一个新纪元,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给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新的理论2、给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新的方法3、给中国人民以斗争的勇气和胜利的信心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革命不断发展,中 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表现为:(1)工人运动不断发展(2)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3)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 的“五四”运动,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4)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 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19世纪40年代中叶,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在 外国人的企业如船舶修造业里产生,随后在洋务 企业和民资企业中人数不断增加。

1919年产业工人人数达200万工人阶级的一般性优点:与最先进的经济 形式联系在一起,革命性强、大公无私、组织 纪律性强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材料分析题】1、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彻底,而且 整个阶级都是革命的;2、高度集中,便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3、出身于农民,易于结成工农联盟 (二)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中最革 命最先进的阶级(三)工人运动需要先进理论作指导1、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斗争水平的提高,在领导 工人阶级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斗争中必须要有 理论作指导,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不可能从自发的工人 运动中产生,只能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由背叛了资 产阶级而归附到工人阶级中来的先进知识分子创造出 来如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3、科学社会主义需要由普通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作为桥梁,从外部向无产阶级进行灌输,向社会进行 宣传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先进的、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与新文 化运动1、先进的、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1)具有新型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征(2)具有一定的政治独立性(3)具有更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政治参与 意识2、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 年》杂志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和伦理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 文学革命 (4)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 的性质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 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以资产阶 级思想文化和进化论观点为主要武 器,猛烈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大力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第一、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新 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 专政主义的思想文化第二、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启发了 人们的理智和民主觉悟,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形 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与思想解放运动 第三、为西方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型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增强,在“五四 ”运动起到了先锋的作用二)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文 化思想的怀疑与保留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左翼人士已经开始对资本主义文 化思想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态度,这是因为:1、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实践、努力屡 遭失败的事实,使他们对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 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2、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在欧美已经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尤其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及其深重的 灾难这种怀疑、保留、甚至否定具有重大的历史 价值,为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以后接受马克思主 义准备了合适的土壤。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阶级性、实 践性,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名字在中国的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报刊上陆续出现了“ 马克思”的名字最早介绍马克思的人士有:传教士、留日学生、 资产阶级革命家,但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批判性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传 播,以李大钊撰写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 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为标志十月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 路的尝试遭到严重的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入极 度的彷徨和苦闷的时候新文化运动发生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在成长壮大中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12岁的童工,在 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 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 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 家的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遇到的西 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了外国警察的角色,以 及保护以暴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面 因此,人们无需仔细研究,便可以明白:为 什么中国人立即可以接受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 方民主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抨击——斯诺十月革命成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的巨大推动力,有深刻的原因,这就是(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 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示自己走 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后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 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 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 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历史性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 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 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 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走 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3、五四运动后思想界百家竟起,异 说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中重要的一家 ,与此同时,世界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也纷纷介绍 到中国当时,谈论社会主义的是各色人皆有,青年 学生表现出最大的热情,但他们对形形色色的社 会主义既兴奋又觉得眼花缭乱,对他们影响最大 的除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 义、新村主义等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经历了一 个过程的,到1920年上半年马克思主义获得了 广泛的传播表现为:(1)涌现出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2)成立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社团;(3)创办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 物;(4)翻译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 型首先、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其代表除了 李大钊以外,还有陈独秀其次、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 泽东等人再次、是一部分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 的活动家,其代表是董必武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中国早期马 克思主义者的努力有直接关系表现在:第一、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与广泛宣传第二、通过社会实践认识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救 民的“良方”第三、通过学习讨论、比较鉴别使一些青年接受 马克思主义第四、通过斗争、争论扩大马克思主义阵地5、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 思主义?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促使当时的先进分子去寻找 新的科学理论改造中国第二,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各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一 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使先进分子对资本 主义方案产生极大怀疑第三,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 向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阶级性、实 践性及博大而切实的思想特征,为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解难释 疑的思想武器第五、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6、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 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 锋队和领导核心,这就要求它必须通晓社会发展和革命 发展的规律,了解工人运动和人民斗争的条件、进程和 结果,并据此指定出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政策。

第二,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和社会革命论的指导,这个斗争的胜利就是不可阻挡 的了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