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及练习一、重点字词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 的样子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卧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交横:交错纵横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二、一词多义与:相与步于中庭介词)念无与乐者和,连词遂:遂至承天寺于是)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盖:盖竹柏影也原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至:遂至承天寺到)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寻: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欲:解衣欲睡将要)欲穷其林想《桃花源记》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三、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闲人: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与事无关的人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过他的文章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户:门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 至:到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四、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 2)人生感慨 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结构: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描写议论第一层:( 1-3 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 4 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 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2 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 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 “闲人 “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七、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八、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月光(月色)九、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 影也”十、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描写月的诗词佳句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短文两篇》拓展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寥寥数语()秣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怀民亦未寝()水中藻荇交横()()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①答谢中书书()②五色交辉()③四时俱备()④晓雾将歇()()⑤夕日欲颓()()⑥沉鳞竞跃()⑦念无与为乐者()⑧相与步于中庭()()⑨积水空明()⑩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填空题① 《 答 谢 中 书 书 》 作 者, 字, 号, 有“”之称谢中书即②苏轼, 与其父、其兄合称“三苏” 他们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其余五位是宋代的、、,3 以及唐代的、4. 翻译下列语句①清流见底②五色交辉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⑤庭下如积水空明⑥水中藻荇交横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 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 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7. 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8. 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9. 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10.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 11. 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12.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13. 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14. 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15. 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16. 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再,最后4.解释加黑字1)欣然 起行(2)遂至 承天寺(3)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 吾两人 耳5.用“ / ”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念无 与 为 乐 者(2)但少 闲 人如吾 两 人 者 耳6.选择与“相与步于中庭”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何有 于我哉 B .达 于汉阴 C .责任重 于泰山 D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7.翻译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书上元夜游苏轼己卯上元①,余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②,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西城, 入僧舍, 历小巷, 民夷③杂揉, 屠沽④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⑤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⑥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⑦未必得大鱼也[ 注] ①上元:旧以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②过:访问③民夷:指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卖肉者、卖酒者,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过:苏过,字叔党,苏轼幼子5 当时跟从苏轼贬居海南⑥韩退之:指韩愈⑦走海者:走到大海边上的人这里苏轼隐指自己,当时他在海南岛,称得上走海者9.解释加黑字归舍已三 鼓已 再鼾矣步西城放杖 而 笑10.翻译1)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译:(2)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译:11.填空1)写元宵节夜游气氛热烈的句子是,,,,。
2)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与12.“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这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答:13.在现实生活中,“得”与“失”相依相成,“得”中有“失”,“失”中也有“得”请你写出自己曾有过的一次类似的经历50 字左右)答:一、基础题: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 ________ ,字子瞻,号 ________ ,是 ________朝的 ________ 家他与父亲 ________ 、弟弟 ________ 合称为 “________” ,都被列入 “ 唐宋古文八大家 ” 之中2.填空:?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情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3.翻译下列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 B.遂至承天寺 (于是,就 ) C.怀民亦未寝 (睡觉 )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 “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等句都与 “ 闲” 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7. “月色入户 ” 意思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 ” 一句相照应, 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9. “寻张怀民 ” 一句中的 “ 寻” 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10.文章 “ 记” 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承天寺夜游》第二套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衣欲睡解:?相与步于中庭步: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能体现友情的句子:理由:4. 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 闲人 ” ,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 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记承天寺夜游》第三套题7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 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 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 ,“ 藻、荇” 、是指 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 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3.翻译下列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 怀民亦未寝 ” 中“ 寝” 的读音是 ___________,意思是 ___________ ,成语 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月光竹柏影比喻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ǐn 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第四套题记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