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读书笔记——《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49KB
约10页
文档ID:57619597
读书笔记——《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_第1页
1/10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人生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一个哲学家的思想去看待人生,虽然有些观点有些偏颇或者说我作为俗人还是无法到达的境界,但总体提供思考人生和未来的方向「凡人命运的基本的划分」以叔本华的思想,凡人的命运可分为人的自身/个性,此为人的根本;第二是身外之物;第三位向其他人显示的样子/他人的看法基于此,也使得'处在同一样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这也使得'人们对事情的感受能力的本质特性和强弱程度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不少人羡慕他人在生活中发现和遇到饶有兴趣的事情,其实前者应该羡慕后者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禀赋才对在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看来是意味深长的事情,对于一个肤浅头脑庸俗的人来说,却不过是平凡世界里面的乏味一幕而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始终以自身作为主旋律,因为精神范围决定限定领域高级快乐的能力'内在幸福不会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对应的区别,主体意识比呈现在意识中的物像、形态更重要'作为一个尚肤浅的我而言,也希望自己在追求幸福的时候更多的考虑自身,考虑自己的个性大多数情况,我们很容易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

但其实,运气有变好的时候,财产有增加的时候,如果我们内在丰富的话,对外向课题不会再有太多的要求当然,前提是,外在事物能够给予我们基本或者中等的需求而无需为此烦恼由此而言,'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也正因如此,我们不断追求的本质,也应该是自己的个性;'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的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我们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能够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也是我想到的幸福最好的描述了「人的自身」叔本华对于人的自身,也细化成健康良好的体魄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把握事物的理解力;温和、节制有毒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一个人的自身比起这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或者他做给予别人的表象都更能带给他幸福如果一个人内在充足、丰富,不需要从自身之外寻求娱乐,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最幸运的人'对于健康,'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我们更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对于这点,非常赞同,如果不记得了,在医院转一圈,便清晰的感觉,能够健康的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父母这个年纪,养生成为他们特别喜欢转发的主题看到某个公益广告,70 岁那年,你是希望还能开着摩托车环岛游,还是希望孱弱得需要亲人的照顾才能生活下去呢要么瘦,要么死,姑娘,那你的健康呢饮食、运动、睡眠,然后我们再谈其他对于思想,'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思想能力才可以继续保持如果我们的思想能力本身就有欠缺,或者,我们的思想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又或者,我们欠缺能够能让思想能力有所发挥的机会,那我们将遭遇到的悲惨情形就着实令人同情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浅薄、空虚和充满烦恼的生存才会被视为生活的目标这种现实生活对于大众就是目的,但对于精神卓越者而言,那只是手段'伟大思想家的境界我是无法企及,却也深刻的觉得自己思想能力无比的匮乏,仿佛被抛在不知名的远方惟有多读书多看看,才觉得能慢慢才能看到思想者远远的身影对于意欲,这是摆脱贫穷以后非常容易走的极端即使品牌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我更怕的不是拥有它,而是被它主宰日本流行的断舍离,也正是这个道理,外在腾出了足够的空间,内在才能有新的活动区域篇章中叔本华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理论,解释为何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是无法被当事所接受我们常常惋惜,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人为何总是在贫困潦倒中去世,即使成名也是人生的晚期。

'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因此,他创作的作品并不会沾上局限于自己时代的色彩'「别人的看法」最近朋友圈疯传的杨绛的一句话:'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是我本身很容易在意的事情,忧心、烦恼、操劳、愤怒、恐惧,却都与别人对我的看法有关而我又如此希望摆脱这一根源,有时候会希望过一种隐居的生活,希望真正的达到心绪宁静,主要原因也在于我们不用生活在别人的视线里,我们用不着时刻担心别人对我们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我们也就得以恢复真我,可以更多的关注我们拥有的那些实在的好处,不受干扰地享受它们对于人类本性中的好胜、虚荣和骄傲,一切自负、炫耀和排场,一旦不再担心和指望别人的看法,这些十之八九都会消失殆尽「关于幸福」我们常常说,我们要追寻幸福然而,'幸福和快乐只不过是一层晨雾,我们只能从远处看到它,一旦走近,它就消失不见了相比之下,痛苦和磨难则既具体又真实我们直接就可以感受到它们,用不着幻象和期待。

如果我们得到的教训和接触果实,那我们就会停止追逐幸福和享乐,就会更多的关注尽可能地堵住痛苦、磨难的来路,我们就会认识到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东西,不外乎就是一种没有苦痛的、宁静和可以让我们勉强忍受下去的生存;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实现这些期望和要求因此,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关于自省」'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能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就必须勤于自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此外,还要把我们以前对事情的判断和现在的看法,以前定下的计划及追求和最终得到的结果及满足互相比较,这是为了获得人生经验所做的单独的反复温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被视为一本书的正文,而对生活经历的咀嚼和认识则是对正文做出的解释如果一个人有太多的反省和认识,但生活经历又很少,那就好比只有两行正文,但注释却有四十多行之多如果一个人阅历很广,但却对此甚少反省,获得的认识又不多,这样,就好比里面没有注解,正文的许多意思都不甚了解''经过较多的一段时间,或者当时过境迁以后,虽然这些事境当时影响过我们,但我们再也无法唤起和重温当时那些事境所激发的情绪和感觉;但却可以回想起当时由这些事境所引发的意见和看法。

后者是当时的事境的结果和描述,是测量那些事、境的尺度因此,对那些值得回味时刻的记忆和记录,应该小心保存下来每日晚上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和感悟对我来说做到还是有些困难的,但定期回顾,对所读进行回顾,是可行的那既是反省,又是回忆毕竟对于我这种记忆只有七秒钟的鱼来说,记录是将来一份最好的礼物「孤独和无聊」这更多并不是我在意的问题,孤独和无聊,但却是身边很多朋友困扰的问题,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我一直以为孤独感是一种负面的情感,胖达跟我说,我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我便觉得是否是无法达到灵魂伴侣的最高境界然而,叔本华说,孤独感是一件上帝的礼物'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思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曾经觉得一个人去旅行,是一件多么孤独寂寞的事情,现在却觉得,那时候,或许会有更深的感悟「其他建议和格言」一直以为夜晚是最容易文思泉涌灵感迸发的时候,然而有时候,夜晚更适合休息而不是思考'正如一句西班牙谚语所说的:日间是白色的,夜晚则是有色的在晚上,就算点燃着蜡烛,我们的理解力仍然会像我们的眼睛那样,无法像白天那样清楚把握事物。

因此缘故,夜晚时间并不适宜思考严肃,尤其是令人不悦的事情早上则是思考这些事情的恰当时候早上毫无例外的适合人们从事任何精神上或者体力上的工作早晨是一天中的青年时候,一切都是明亮、清新和轻松的我们感觉充满活力,能够自如地发挥我们的机能我们不应该贪睡而缩短了早晨的时间,或者,以没有价值的工作和闲聊浪费这段时间相反,我们应该珍视早晨位生命的黄金时光,并在某种程度上把它视为神圣的'这和我们常说的一日之际在于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利用早晨的时间,完成困难和最需要精力的事情'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这就是'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这条格言的含义'关于年老和死亡,时间和生命的话题,我一直带着敬畏之心老年将如何的生活,拥有那个年龄的神韵'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不同时期的现时此刻相互之间的差别在于,在生命开始的时候,我们前面是长远的未来;但在生命临近结束时,我们却看到了我们身后走过的漫长的过程'最后以此结束,'命运洗牌和派牌,而我们则负责出牌'。

XX 年 7 月读书笔记——《身份的焦虑》 阿兰.德波顿曾一度对工作对身份有所焦虑,所以看了这本书前半部说明原因,有所契合,后半部也没说如何应对再想想之前看的叔本华,一边想要追寻自我摆脱他人的束缚,一边还是不免有所焦虑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吗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如果我们讲出的笑话让他们开怀,我们就对自己逗笑的能力充满自信;如果我们受到他人的赞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优点开始留意反之,如果我们进了一间屋子,人们甚至不屑于撇上我们一眼,或者当我们告诉他们我们的职业时,他们马上表现出不耐烦,我们就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深藏在我们内心的害怕其实才是势利产生的惟一根源,看清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对势利有着清楚的认识对那些对自己的地位非常有把握的人来说,他们没有心思去把诚心矮化他们当作某种消遣澳门的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