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西方审美理论主要学派和其主要理论

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91KB
约3页
文档ID:289813255
现代西方审美理论主要学派和其主要理论_第1页
1/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现代西方审美理论主要学派和其主要理论 (一)移情说 1、“移情说”的创立及其影响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 2、以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的主要内容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启程,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理由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 物的属性,达成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 3、对“移情说”的简要分析 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透露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根基上的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决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略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二)心理距离说 1、“心理距离说”的创立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布洛1912年发表了《“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那么》的论文,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了出名的“心理距离说”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但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影响很大,是人所共知的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心理距离说”的主要内容 布洛认为,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原那么和艺术创作原那么 审美的心理距离首先要求审美主体超脱对审美客体的的实际需要与功利目的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不能太近,距离太近和没有心理距离,就不能产生不同于实用态度的审美观照、审美赏识 审美的心理距离同时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保持“切身”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包含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浓重感情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不能太远,假设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没有切身关系,客观事物引不起审美主体的留神、情感,也不能产生美感。

3、对“心理距离说”的分析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抓住了审美的某些规律,尤其是关于审美态度的研究有确定的独到之处,具有实用价值但是,由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根基 上的,因而具有明显的缺陷第一,脱离社会、生活实践来查看审美现象,认为审美距离是形成美感的唯一源泉,一切美和美感都建立在“距离”根基上,是以偏概全,舍本逐末其次,布洛片面强调了美感超脱功利的十足性,没有看到美感的潜藏功利性,也是片面的 (三)直觉说(表现说) 1、“直觉说”的产生及其历史影响 “直觉说”也称“表现说”这一审美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克罗齐是一位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在克罗齐之后,又有一些人进展了他的理论,如科林伍德等克罗齐把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推向了极端,把美学进展为表现主义美学,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产生了世界性影 — 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