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

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KB
约7页
文档ID:191515008
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_第1页
1/7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把国家的安全困境形容为同在一个车厢里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在不间断地注视着其他人,当一个人把手放入口袋的时候,他旁边的人也准备好自己的左轮枪以便能够首先开火历史上,不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都源于相互不信任而导致的对对方行为的误判或过分敏感的反应这些年,中国逐步走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随之不绝于耳,皆源于对中国缺乏深入认识而产生的不信任感,是传统安全观零和思维的现实表现避免安全困境的历史再现,就要大力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理念的新型综合安全观 综合安全观是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以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国家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安危状况以及战争与和平大势,并对其做出准确战略判断为前提和根据的综合安全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看法,从国家安全利益、安全威胁、安全价值、安全战略和安全效益等方面,为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提供了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前,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冷战对峙的国际战略格局和新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发展战略只能是备战备荒那种应急式的、战备导向型的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_______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对国际安全形势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等科学判断,开始形成新的国家安全观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苏东剧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剧烈变化,综合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并且进入国家安全战略视野据此,党中央提出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安全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和继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精辟分析和准确把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安全挑战和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综合安全观,继而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表达了我们党和国家努力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综合安全观是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当今时代,安全与和平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而且高度融合一体化当前我国安全问题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增强,一定意义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发展、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和逐步登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带来的。

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怎样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合理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等问题,既是和平发展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实现和平发展,既靠综合安全,也靠加快发展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相互影响,互相促进2021年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把和平发展道路概括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中可以清晰看出,综合安全观贯穿于和平发展战略的方方面面,是和平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某种意义上,综合安全观就是和平发展观 综合安全观是实现和平发展的坚强保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后现代化背景下的一条前无古人的发展新路中国的特殊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了坚持综合安全观对于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的综合性安全问题前所未有和平的赢得不能指望有人发善心,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综合安全,才能确保和平发展的巨轮,穿过惊涛骇浪,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坚持综合安全观,才能超越以前大国依赖武力的崛起老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发展,是和平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理念历史上,资源的绝对有限性与发展的绝对无限性的矛盾,往往导致战争和冲突战争与武力掠夺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后起大国崛起最有效的途径近代以来,一个个后兴大国,因着船坚炮利,明火执仗地走上血腥崛起之路世界和平、国家发展、民族尊严一再遭受破坏和阻滞期间,中华民族也屡遭外敌侵扰与战祸之苦,根本谈不上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有着极其强烈的追求,反对以牺牲别国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自身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运用国际市场调节各种资源、资金等成为可能,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局面的形成,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就有了广阔的回旋余地正如《孙子兵法·九地篇》所言: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综合安全观体现了中华民族善怀天下、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是对传统安全观的扬弃和超越,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坚持综合安全观,才能有效破解当代发展与安全困局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人口基数大、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三农问题突出等综合性挑战这些内部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导致社会安全问题,进而会传导到国外,引起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安全问题反过来引发国内的动荡在世界安全形势日益走向高度多样、综合的情况下,要破解发展与安全困局,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就必须积极倡导和践行综合安全观,妥善处理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和平发展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既要对中国人民负责,也要对国际社会负责,科学统筹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通过超越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冷战思维,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超越不合时宜的社会治理模式,继续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统筹各种综合性安全措施中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同时,只有坚持综合安全观,才能克服传统安全观和冷战思维的影响,树立客观理性的大国心态 在推动综合安全中实现和平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历史关节点上要推进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继续大力推动综合安全 当代国际安全形势新变化、国家安全环境新特点新趋势的背后,蕴藏的是国家安全治理的新规律。

我们要站在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高度,紧贴时代脉搏,深入研究综合安全实践中诸种安全因素的作用特点和安全治理新规律,加紧构筑和完善新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彻底摒弃传统安全观下的零和思维,以宽广深邃的战略眼光和世界和谐、共同发展、共担责任、共同安全、积极参与等时代新观念、新思维;更加注重国际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合作和互利共赢,大力推动能够有效应对多元、综合安全威胁的国际安全新体系的建立;更加注重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我国和平发展历史进程中面临的安全挑战,努力探索和构建较为完备的、高效的国家安全决策体制和危机应对体制,为和平发展的实现提供更坚强的安全保障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安全与其他安全的关系,全面提升应对多元综合安全威胁和挑战的能力在当代,国与国相互依存、利益交融、休戚与共的局面,高度综合的安全威胁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渗透,各国在安全利益上实际存在的多样性差别,都要求我们不能单一、教条地看待综合安全观下经济安全的核心地位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传统政治安全、军事安全也有可能上升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文化、社会、信息、生态等领域的安全对我国和平发展都可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我们必须善于科学统筹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两大要素,保持合理、足够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更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思想,在重点提升经济力和军事力这两大保障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的硬实力的同时,大力加强政治价值观、文化力、自主科技创新力等安全软实力的建设,切实改变目前我国在安全能力发展上存在的某些不平衡局面,使我国安全能力在实现和平发展的总目标中获得协调发展和整体跃升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确立以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军事安全战略的拓新与时代转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应积极倡导和践行开放、务实的新型军事合作理念,广泛参与国际社会的各种安全实践;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根本,统筹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建设,加速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为维护和推动国家和平发展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执笔:张培忠、杨玉玲) 第 7 页 共 7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