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制粒必读-制药方面

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07KB
约10页
文档ID:304475864
制粒必读-制药方面_第1页
1/10

制粒必读〔具体的制粒技术及阅历〕一、制粒技术概念制粒〔granulation)技术: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加工制成肯定外形与大小的粒状物的技术制粒的目的:①改善流淌性,便于分装、压片;②防止各成分因粒度密度差异消灭离析现象;③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④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⑤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传递的均匀性;⑥便于服用,便利携带,提高商品价值制粒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一步制粒、喷雾制粒,其中湿法制粒应用最多制粒技术的应用:在固体制剂,特别在颗粒剂、片剂中应用最为广泛二、制粒方法〔一〕、湿法制粒湿法制粒:在药物粉末中参加粘合剂或润湿剂先制成软材,过筛而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枯燥后再经过整粒而得湿法制成的颗粒具用外表改性较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湿法制粒机理:首先是粘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末外表润湿,使粉粒间产生粘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肯定外形和大小的颗粒,经枯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湿法制粒主要包括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枯燥及整粒等过程1、制软材:将按处方称量好的原辅料细粉混匀,参加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混匀即成软材。

制软材应留意的问题(1) 粘合剂的种类与用量要依据物料的性质而定;(2) 参加粘合剂的浓度与搅拌时间,要根椐不同品种机敏把握;(3) 软材质量由于原辅料的差异,很难定出统一标准,一般凭阅历把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4) 湿搅时间的长短对颗粒的软材有很大关系,湿混合时间越长,则粘性越大,制成的颗粒就越硬2、制湿颗粒:使软材通过筛网而成颗 粒颗粒由筛孔落下如成长条状时,说明软材过湿,湿合剂或润湿剂过多相反假设软材通过筛孔后呈粉状,说明软材过干, 应适当调整常用设备:摇摆式颗粒机、高速搅拌制粒机筛网:有尼龙丝、镀锌铁丝、不锈钢、板块四种筛网3、湿颗粒枯燥:过筛制得的湿颗粒应马上枯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可承受不锈钢盘将制好的湿颗粒摊开放置并不时翻动以解决湿颗粒存放结块及变形问题〕枯燥温度:由原料必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一些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可适当增高到 80-100 ℃枯燥程度:通过测定含水量进展把握颗粒剂要求颗粒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2%; 片剂颗粒依据每一个具体品种的不同而保存适当的水分,一般为 3%左右枯燥设备:常用的有箱式〔如烘房、烘箱〕枯燥、沸腾枯燥、微波枯燥或远红外枯燥等加热枯燥设备。

4、整粒:湿颗粒枯燥后需过筛整粒以将结成块的粒裂开开,以到达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或片剂的压片要求1) 颗粒剂:可用比制湿颗粒所用筛网目数小且在 10 目〔1 号筛〕以内的筛网,把不能通过筛孔的局部进展适当解碎,然后再依据粒度要求,按粒度规格的下限,过 60 目或 80 目〔5 号筛〕,进展分级,取 10-80 目之间的颗粒;(2) 片剂:颗粒可用比制湿颗粒所用筛网目数大的筛网5、空白颗粒法:对湿、热不稳定而剂量又较小的药物,可将辅粒以及其它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先用湿法制粒,枯燥并整粒后,再将不耐湿热的药物与颗粒混合均匀将仅用辅粒制成干颗粒,再将药物与颗粒混合后〔压片或分装〕的方法称为空白颗粒法〔二〕、一步制粒一步制粒:将原辅料混合,喷加粘合剂搅拌,使粘合剂呈雾状与原辅料相遇使之成粒,同时进展枯燥等操作步骤连在一起在一台设备中完成故称一步制粒法,又称流化喷雾制粒特点:在一台设备内进展混合、制粒、枯燥,还可包衣,操作简洁、节约时间、劳动强度低,制得的颗粒粒密度小、粒度均匀,流淌性、压缩成形性好,但颗粒强度小〔三〕、喷雾制粒法喷雾制粒:将原、辅料与粘合剂混合,不断搅拌制成含固体量约为50%-60% 的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再用泵通过高压喷雾器喷雾于枯燥室内的热气流中,使水分快速蒸发以直接制成球形枯燥细颗粒的方法。

特点:由液体直接得到固体粉状颗粒,雾滴比外表积大,热风温度高,枯燥速度格外快,物粒的受热时间极短,枯燥物料的温度相对较低,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处理缺点:设备费用高、能量消耗大、操作费用高近年来在抗生素粉针的生产、微型胶囊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争辩以及中药提取液的枯燥中都利用了喷雾枯燥制粒技术〔四〕、干法制粒干法制粒:将药物粉末〔必要时参加稀释剂等〕混匀后,用适宜的设备直接压成块,再裂开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该法靠压缩力的作用使粒子间产生结合力可分为重压法和滚压法重压法:又称大片法,系将固体粉末先在重型压片机上压成直径为20-25mm 的胚片,再裂开成所需大小的颗粒滚压法:系利用滚压机将药物粉末滚压成片状物,通过颗粒机裂开成肯定大小的颗粒干法制粒特点:常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及压缩易成形的药物,方法简洁、省工省时但应留意压缩可能引起的晶型转变及活性降低等〔五〕、中药制颗粒中药制颗粒:一般多用湿法制粒1、药材细粉制粒:当配方的剂量不大时,可将药材磨成 100 目以上的细粉末,参加适宜的润湿剂或粘合剂制软材,过筛制粒2、药材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末混合制粒:将局部药材制成稠浸膏,另一局部药材磨成细粉末,两者混合制成软材,过筛制粒并枯燥。

本法可用药材的稠膏代替粘合剂,有利于削减片积体积,应用较多如仅用稠膏为粘合剂时其粘结力缺乏时, 可参加其它粘合剂3、干浸膏制粒:将配方中的药材〔除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外〕均经提取并制成干浸膏将干浸膏碾碎成颗粒;或将干浸膏磨成细粉末后再参加适宜的润湿剂〔如适宜浓度的乙醇〕制成软材后,制成颗粒三、影响湿法制粒的因素1、原辅料性质(1) 粉末细、质地疏松,枯燥及粘性较差,在水中溶解度小;选用粘性较强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要多些2) 在水中溶解度大,原辅料本身粘性较强;选用润湿剂或粘性较小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相对要少些3) 对湿敏感,易水解;不能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媒作粘合剂的溶剂4) 对热敏感,易分解;尽量不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肯定溶度的乙醇作粘合剂的溶剂,以削减颗粒枯燥的时间和降低枯燥温度5) 对湿、热稳定;选用本钱较低的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moistening agents〕: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润湿剂本身无粘性或粘性不强,但可润湿物料并诱发物料本身的粘性, 使之能聚结成软材并制成颗粒如:蒸馏水、乙醇。

粘合剂〔adhesives):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拢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如聚维酮〔 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纤维素钠〔CMC-Na〕、糖浆等1) 种类①蒸馏水:水本身无粘性,当物料中含有遇水能产生粘性的成分时,用蒸馏水润湿即可诱发其粘性而制成适宜的颗粒但用水作润湿剂时,由于物料往往对水的吸取较快,较易发生潮湿不均匀的现象,且枯燥温度较高,故不耐热、遇水易变质或易溶于水的药物不宜承受最好承受低浓度的淀粉或乙醇代替,以抑制上述缺乏②乙醇:凡药物本身有粘性,但遇水能引起变质或润湿后粘性过强以致制粒困难, 湿度不均、使枯燥困难或制成的颗粒干后变硬,以及其压制的片剂不易崩解等, 可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作润湿剂乙醇浓度视药物的性质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为 30%-70%或更浓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潮湿后所产生的粘性降低,从肯定程度上说,乙醇是一种分散剂,降低颗粒之间的粘性,使粘性过强的物料简洁成粒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做潮湿剂,但应留意快速操作,以免乙醇挥发而产生强粘性的团块③聚维酮〔PVP〕: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无毒,熔点较高,对热稳定〔150℃变色〕,化学性质稳定,能溶于水和乙醇成为粘稠胶状液体,为良好的粘合剂。

• PVP 有不同规格型号,常用 PVPK30 作粘合剂• PVP 水溶液、醇溶液或固体粉末都可应用• PVP 干粉还可用作直接压片的枯燥粘合剂• PVP3% -15%〔常用 3~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对水敏感的药物制粒,制成的颗粒可压性好可用于那些可压性很差的药物,但应留意:这些粘合剂粘性很大, 制成的片剂较硬,稍稍过量就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超限• PVP 也是咀嚼片的优良粘合剂• PVPK30 在阿奇霉素颗粒剂中用作制粒的粘合剂,其浓度为 5%④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 〕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对光、热、湿均有相当的稳定性,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能溶于水及局部极性有机溶剂,在冷水中能溶胀形成粘性溶液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但溶于 10%~80% 的乙醇溶液或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 制备 HPMC 水溶液时,最好先将 HPMC 参加到总体积 1/5~1/3 的热水〔80 ℃~90 ℃〕中,充分分散与水化,然后在冷却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冷水至总体积•HPMC 作为粘合剂,常用浓度为 2%-5% •HPMC 作为粘合剂的特点是崩解快速、溶出速率快。

⑤糖浆:蔗糖的水溶液,其粘性较强,适用于质地疏松、弹性较强的植物性药物及质地疏松和易失结晶水的化学药物,常用其 50%-70%〔g/g〕的水溶液• 当蔗糖浓度高达 70% 〔g/g〕时,在室温时已是过饱和溶液,只能在热时使用,否则易析出结晶• 强酸或强碱性药物能引起蔗糖的转化而产生引湿性,不利于压片,故制颗粒时不宜承受• 糖粉为枯燥粘合剂• 蔗糖有肯定的吸湿性,其吸湿性与纯度有关,纯度差的吸湿性更强• 有时与淀粉浆合用以增加粘合力,有时也用蔗糖粉末与原料混合后再加水润湿制粒⑥羧甲纤维素钠〔carboxymethycellulose sodium CMC-Na〕• 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媒;溶于水时,最初粒子外表膨化,然后水分渐渐地浸透到内部而成为透亮的溶液,但需要的时间较长, 最好在初步膨化和溶胀后加热至 60 ℃ ~70 ℃,可大大加快其溶解过程• 常用浓度为 1%-2% • 在药剂中应用最多的是取代度等于 0.7 的产品,可溶于 60%的乙醇液⑦淀粉浆 :俗称 淀粉糊,适 合作对 湿热稳 定的药 物的粘合剂 ,一般 浓度为5%-30%,10%为最常用制法有两种:冲浆法、煮浆法。

• 冲浆法:系将淀粉先加少量〔1-1.5 倍〕冷水,搅拌,再冲入全量的沸水,不断搅拌至成半透亮糊状此法操作便利,适于大量生产• 煮浆法:向淀粉中缓缓参加全量冷水搅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至糊状即得此法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底部焦化混入黑点影响外观此法在生产中已少用• 淀粉浆能均匀地润湿物料,不易消灭局部过湿的现象,且有良好的粘合作用,是应用较广泛的粘合剂• 玉米淀粉完全“糊化”〔糊化是指淀粉受热后形成均匀糊状物的现象〕的温度是77 ℃⑧胶浆:常用 10%-20%的明胶溶液和 10%-25%的阿拉伯胶溶液等适用于容易松散及不能用淀粉浆制粒的药物⑨其他纤维素衍生物• 甲基纤维素〔MC〕:可溶于水,成为粘稠性较强的胶浆但应留意:当蔗糖或电解质达肯定浓度时本品会析出沉淀• 乙基纤维素〔EC〕:溶于乙醇中,主要用作缓释制剂的粘合剂,常用的浓度为 2%-10%可用其乙醇溶液作为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但应留意本品的粘性较强且在胃肠液中不溶解,会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目前, 常用于缓、控释制剂中〔骨架型或膜控释型〕• 羧丙基纤维素〔 hydroxyp。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