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析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KB
约4页
文档ID:555619824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析_第1页
1/4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析"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课 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共体育课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施行的体育教育的根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根据公共体育课教学特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选取四个与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关系亲密的主体:老师同行、指导和督导、任课老师、学生,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整个教学程度的进步 1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现状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安康标准?两个文件的公布与施行,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相应突出了“安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公共体育课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施行的体育教育的根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但公共体育课有别于一般的理论课教学,它强调的是运动技能教学,主要以室外的身体运动、技能教学为主,有很强的技能性因此,应该根据公共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对它的教学质量进展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这不仅关系到对体育老师教学工作的认可,而且是进步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大局部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在教学改革中实行选课制度,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体育工程。

下面就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施行状况做一分析,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根据 1.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具有导向性、鼓励性和可行性,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老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要求建立在学校实际情况和开展要求之上的教学目的,是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和教学质量调控的起点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以掌握动作技能、学会锻炼方法为主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采用量化指标,与一般的理论课教学一样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老师往往是为“达标〞而“达标〞而如今,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根本知识、运动技能、培养“安康第一〞的观念,为将来“终身体育〞打下根底 选修体育工程这一课程教学形式向学生提供了科学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体育老师根据学生群体的多样性采取差异性教学,因人施教;而学生因为参与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工程,所以,大大地进步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活动是相对应的老师是引导性主体,学生是开展性主体,两大主体形成互动关系并到达动态平衡,最终引导性主体效劳于开展性主体教是为了不教〞,老师采用启发和引导教学,有方案、有步骤地展开教学活动,学生那么根据自己的才能,通过自我探究、自我调控,在老师的指导下保持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与交流,最终进步自己的实际运用才能。

1-3教学效果 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才能和动手才能,让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对学生的成绩也采用个体纵向比拟,肯定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所获得的进步,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真正地贯彻了“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可见,体育教学中老师不只是“教〞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运动工程,而是通过运动工程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至于学生学会多少运动技能、掌握的动作是否标准等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学生能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并且培养他们坚决、英勇、不怕困难的精神,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安康程度及社会适应才能得到充分开展" 2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体育老师进步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应该根据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做到真正有利于体育老师进步专业素质和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对当前课程的施行起到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2.1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那么 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评价工作至关重要要使评价工作客观、可信,评价体系本身必须有较高的质量保证,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工作的实际程度。

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原那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那么;模糊性和准确性相结合的原那么;共性要求和鼓励个性开展相结合的原那么还要注意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标准性以及开展性等等 2.2评价主体的选择 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综合评判过程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和内涵,整个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详细由四个评价组成,即:老师同行评价、指导和督导评价、任课老师评价、学生评价根据四个评价主体与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关系,这四个评价主体有以下特点: (1)老师同行 教研室是基层教学单位,老师之间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对互相之间的教学情况比拟理解,他们掌握教学的客观规律和评价标准,熟悉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教学目的及要求,能有效地掌握评价尺度,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严谨 (2)指导和督导 指导和督导学术程度高、教学经历丰富、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深化教学第一线听课,可以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全方位地理解、掌握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对系部层面来讲,通过评教一方面利于组织老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对教学中表现好的和差的做到心中有数;对学校层面来讲,通过评教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和学校指导制定实在可行的措施、改良教学工作提供客观资料,两者都可以到达严格教学管理,进一步进步教学程度的目的。

(3)任课老师 老师对本人的教学状况最清楚,进展自我评价,可以调动老师内在的开展需求,引导老师自我反思、自我规划,促使老师认真研究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进步老师对教学程度的追求意识,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到达进步教学质量的目的 (4)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两者直接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参与评价,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感受最深,学生提出的客观意见可以促进老师教学程度的进步" 2-3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的主体决定了评价要素和标准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通过调研、问卷等形式,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显性与隐性因素,针对评价主体的立场角度以及要到达的评价目的,确定公共体育课程四个评价指标体系详细内容以指导、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例,我们把整个量化评价体系分为三个一级指标:教学素质、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和多个二级指标构成,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使用相应的评价体系,用比拟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进展评价 (1)指导和督导评价体系 “教学素质〞中,设置如下二级指标: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教,勤奋工作;服装适宜,举止端庄,为人师表,表达良好的个人素质;熟悉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教学秩序,服从教学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因材施教,严格要求,耐心进展指导和纠正错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教学技能〞中,设置如下二级指标:营造良好的练习环境,场地、器材布置平安到位;教学资料记录完好,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语言表达标准,口令洪亮,指挥正确;合理安排理论与理论内容,突出重点,衔接紧凑;动作编排艺术性强,示范动作准确标准;练习量合理,训练难度强度适宜,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采取练习方法多样化、兴趣化,进步学生学习兴趣;认真指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突出才能培养;注意观察学生反响,对学生所提意见做出合理反响;沉着冷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适应教学新形势,注重本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 “教学效果〞中,设置如下二级指标:学生到课率高,无迟到早退现象,课堂教学秩序良好;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学习中的主要疑难问题,学生根本掌握教学内容;积极参与教科研并获得一定成绩 (2)学生评价体系 “教学素质〞中,设置如下二级指标:服装适宜,举止端庄,为人师表,表达良好的个人素质;严格学生考勤并记录,老师无迟到、早退或中途分开教学场地现象;尊重学生,态度和蔼,耐心细致;课堂气氛活泼,师生关系融洽;严格要求,耐心进展指导和纠正错误;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改良教学。

“教学技能〞中,设置如下二级指标:营造良好的练习环境,场地、器材布置平安到位;明确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语言表达标准,口令洪亮,指挥正确;合理安排理论与理论内容,突出重点,衔接紧凑;动作编排艺术性强,示范动作准确标准;练习量合理,训练难度强度适宜,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认真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区别对待不同情况的学生;重视与学生交流,擅长沟通;沉着冷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教学效果〞中,设置如下二级指标:学生到课率高,无迟到早退现象,课堂秩序良好;学生学习兴趣高、积极参与;学生掌握健身运动的根本方法和技能;学生体能状况得到改善;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和安康知识,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2.4对指导和督导评价表与学生评价表中详细的一些评价指标进展比拟和说明 首先,一级指标完全一样,都是教学素质、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三大块因为在一级指标教学素质要反映的是老师的根本素质,比方其专业和师德方面的根本职业素质;教学技能要反映的是老师的工作状况,包括其课堂组织才能、施行才能、研究才能等,要表达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开展方面的相关才能;教学效果那么要反映老师的工作成效,包括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

其次,二级指标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因为评价的主体决定了评价要素和标准,学生评价是从学生课堂教学最直接参与的体验来评,指导和督导评价那么是从专家的角度来评,因此在设计二级评价指标时是从二者的联络和区别人手例如:在“教学素质〞的二级指标中,指导和督导的评价有“遵守教学秩序,服从教学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一条,而学生评价中那么没有出现,因为此项不涉及学生;在“教学技能〞的二级指标中,指导和督导评价要求检查教学档案标准性,并且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进步提出了要求,同样学生评价不需要;在“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中,学生评价强调的是学生学习主体的学习效果,而指导和督导评价那么强调老师的教学方法收到的效果,并且对老师的教科研提出了要求 3完毕语 时代在开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学校也在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要求,所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可防止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需要适时修订但是,施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不变的,那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对老师课程教学质量的引导、监控和促进作用相应地,对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老师,而是为了鼓励任课老师发奋学习、进步业务素质,促进整个教学程度的进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