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合通风设计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15KB
约3页
文档ID:517913014
复合通风设计_第1页
1/3

复合通风设计6.4.1大空间建筑及住宅、办公室、教室等易于在外墙上开窗并通过室内人员自行调节实现自然通风的房间, 宜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复合通风6.4.2复合通风中的自然通风量不宜低于联合运行风量的30%复合通风系统设计参数及运行控制方案应 经技术经济及节能综合分析后确定6.4.3复合通风系统应具备工况转换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优先使用自然通风;2当控制参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启用机械通风;3对设置空调系统的房间,当复合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关闭复合通风系统,启动空调系统 6.4.4高度大于15m的大空间采用复合通风系统时,宜考虑温度分层等问题条文说明6.4复合通风6.4.1复合通风的设计条件复合通风系统是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或一年的不同季节里,在满足热舒适和室内空 气质量的前提下交替或联合运行的通风系统复合通风系统设置的目的是,增加自然通风系统的可靠运行 和保险系数,并提高机械通风系统的节能率复合通风适用场合包括净高大于5m且体积大于1万m3的大空间建筑及住宅、办公室、教室等易于在 外墙上开窗并通过室内人员自行调节实现自然通风的房间研究表明:复合通风系统通风效率高,通过自 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手段的结合,可节约风机和制冷能耗约10%~ 50%,既带来较高的空气品质又有利于节 能。

复合通风在欧洲已经普遍采用,主要用于办公建筑、住宅、图书馆等建筑,目前在我国一些建筑中已 有应用复合通风系统应用时应注意协调好与消防系统的矛盾复合通风系统的主要形式包括三种: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交替运行、带辅助风机的自然通风和热压/风 压强化的机械通风三种系统简介如下:1)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交替运行该系统是指自然通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并存,由控制策略实现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之间的切换比如: 在过渡时间启用自然通风,冬夏季则启用机械通风;或者在白天开启机械通风而夜晚开启自然通风2) 带辅助风机的自然通风该系统是指以自然通风为主,且带有辅助送风机或排风机的系统比如,当自然通风驱动力较小或室内 负荷增加时,开启辅助送排风机3) 热压/风压强化的机械通风该系统是指以机械通风为主,并利用自然通风辅助机械通风系统比如,可选择压差较小的风机,而由 自然通风的热压/风压驱动来承担一部分压差6.4.2复合通风的设计要求复合通风系统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系统联合运行下,及在自然通风系统单独运行下的通风换气量,按 常规方法难以计算,需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或多区域网络法进行数值模拟确定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所占 比重需要通过技术经济及节能综合分析确定,并由此制定对应的运行控制方案。

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在复合通风系统中应占一定比重,自然通风量宜不低于复合通风联合运行时风量的 30%,并根据所需自然通风量确定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6.4.3复合通风的运行控制设计复合通风系统应根据控制目标设置控制必要的监测传感器和相应的系统切换启闭执行机构复合通风系 统通常的控制目标包括消除室内余热余湿和满足卫生要求,所对应的监测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co2、 CO等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系统应设置切换启闭的执行机构,依据传感器监测值进行控制,可以作为楼宇 自控系统(BAS)的一部分复合通风应首先利用自然通风,根据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判断是否开启机械通风系 统控制参数不能满足要求即室内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限值,或室内温湿度高于设定值例如当室外 温湿度适宜时,通过执行机构开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通风开口,引入室外新风带走室内的余热余湿及有害 污染物,当传感器监测到室内CO2浓度超过1000pg / g,或室内温湿度超过舒适范围时,开启机械通风 系统,此时系统处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联合运行状态当室外参数进一步恶化,如温湿度升高导致通过 复合通风系统也不能满足消除室内余热余湿要求时,应关闭复合通风系统,开启空调系统。

6.4.4复合通风考虑温度分层的条件按照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除薄膜构造外,通常对于屋顶保温良好、高度在15m以内的大空间可以不 考虑上下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对于高度大于15m的大空间,在设计建筑复合通风系统时,需要考虑 不同运行工况的气流组织,避免建筑内不同区域之间的通风效果有较大差别,在分析气流组织的时候可以 采用CFD技术人员过渡区域及有固定座位的区域要重点核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