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式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 0-6 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需要进行评估,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一、评估表编制目的一、评估表编制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认识、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他们的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的目标和计划,以保证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评估表的结构二、评估表的结构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 、粗大动作(72) 、精细动作(66) 、语言与沟通(79) 、认知(55) 、社会交往(47) 、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 493个项目组成,每一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的范围是五个方面,评估项目共 55 项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的范围在于姿势与移动两大块,评估项目共有 72 项主要集中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3.精细动作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六个方面,评估项目共有 66 项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4.语言与沟通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四个方面,即语言与沟通前能力、语言模仿、语2言理解和表达;评估项目共有 79 项主要评估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分辨声音、口腔器官的运动、模仿单音、模仿叠音词、模仿表示物品的词、模仿动词、模仿方位词、名称指令、指认、动作指令、理解形容词的含义、理解事物关系、表达要求与回答问题、说短语、说句子、主动提问、复述与主动描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需求5.认知领域的评估范围是经验与表征、因果关系与概念三个方面;评估项目共有55 项主要评估儿童简单推理、分类、配对、排序以及时间概念、空间概念、颜色概念、数前概念和数概念等方面的能力、优劣与需求。
6.社会交往领域的评估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即社交前基本能力、社交技巧与社交礼仪;评估项目共有 47 项主要评估儿童社交中非口语能力、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控制自己、与照顾者的互动、与陌生人互动、近距离打招呼、远距离打招呼、自我介绍、近距离的告别、告别、表示感谢、表示抱歉与表示称赞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与需求7.生活自理领域的评估范围包括六个方面,即进食、如厕、穿衣、梳洗、睡眠以及其他日常家居自理能力;评估项目共有 67 项主要评估儿童吸吮、合唇、喝、咀嚼、进食方式、表示如厕需要、如厕技能、脱衣、穿衣、擦、刷、洗、梳头发、睡眠、物品归位、开关、收拾餐具等方面的能力优劣及训练需求8.情绪与行为领域中,情绪的评估范围包括依附情绪行为、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与调节、关系与情感、对物品的兴趣、感觉偏好及特殊行为七个方面,评估项目共 52项该领域一方面要评估孤独症及其他广泛发育障碍儿童回应行为反应、情绪理解、依恋情绪行为、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物品运用、接纳亲近、引发社交沟通、社交反应、适应转变、运用物品及身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异常与否;另一方面还要评估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是否具有典型的特殊偏好和局限,是否具有孤独症儿童的一些特殊行为等,以便真实地了解他们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特殊需求。
三、评分方法三、评分方法1.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评分系统为“通过(P)” 、 “中间反应(E)” 、 “不通过(F)”3 个级别通过(P)——记 1 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3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可以直接转化为个别化训练目标,但不作为统计项不通过(F)——记 0 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X——不计分,表示某个项目不适合所测试的儿童2.情绪与行为领域的评分原则采用临床判断,使用的是“与年龄相适应的” 、“在正常范围内”等相关术语,评分分为没有(A)、轻度(M)、重度(S)3 个级别没有(A)——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恰当,并符合其年龄的发展轻度(M)——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有较轻微的异常;或较同龄儿童迟缓;或异常的情绪行为发生次数不多重度(S)——表示与同龄的儿童相比,其情绪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极度异常,而且发生次数很频繁 X——不计分,表示儿童的年龄或能力未达到该项目所要求的水平,故该项目不适合用于该儿童。
四、评估结果剖面图分析转换方法四、评估结果剖面图分析转换方法评估结束后,将各个领域的评估结果转换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上,如图一和图二感知觉” 、 “粗大动作” 、 “精细动作”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评估结果转换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上,根据“通过(P) ”项目的得分在图上对应领域找到得分点位置,把各个领域“中间项(E) ”的总数目加上通过项的总数目得到某个领域的总数目,并在剖面图上找到某个领域得分的相应位置点,然后把各个领域通过项目的得分点在图上用实线连接,再把各个领域中间项的位置点用虚线进行连接,这样就得到两条曲线,实线为能力发展现状曲线,虚线为个别化训练目标曲线情绪行为”领域的评估结果则转换到饼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上把各个评估范围中“没有(A)” 、 “轻度(M)” 、 “重度(S)”三个级别的项目分别相加得到三个总数,从数量上初步判断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轻重程度;再把各个评估范围中每个项目的评估结果(没有、轻度或重度)在饼形图的经纬线对应交接点进行标涂,由里而外,饼形图的第 1 圈表示重度(S)异常,饼形图的第 2 圈表示轻度(M)异常,饼形4图的第 3 圈表示没有异常,并将彼此相邻的各交接点用实线相连接。
由此,可以比较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的轻重,以确定教育康复训练的目标和计划5图一图一 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6图二图二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五、五、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的填写方法的填写方法《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一次评估是为制定康复训练目标服务的诊断性评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评估既是对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的阶段性评估,也是为调整后续康复训练目标服务的诊断性评估为了方便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特设计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 ,将《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评估结果依序转化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中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结果转化方法:转化方法:1.在填写《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时,所有领域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 ,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2.所有领域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对应项目训练效果(显效、有效、无效)7下打“√” ,表示此项目的训练效果1)在“感知觉” 、 “粗大动作” 、 “精细动作”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交”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训练前后比较中,训练前“中间反应项(E) ” 训练后评估为“通过(P) ”为“显效” ;训练前评估“未通过(F) ”项目,训练后评估为“中间反应项(E) ”则为“有效” ;各项目训练前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 。
2)在“情绪行为”领域的训练前后比较中, “轻度异常(M) ”或“重度异常(S) ”项目训练后评估为“正常(A) ”为“显效” ;“重度异常(S) ”项目,训练后评估为“轻度异常(M) ”则为“有效” ;各项目训练前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 六、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六、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该评估表适用于康复机构及特殊教育学校年龄在 0-6 岁之间,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独立进行评估,整套量表可以按领域分开评估,可以在 2 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并得出评估结论七、使用者使用步骤七、使用者使用步骤第一步:熟练掌握《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第二步:运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测评,并统计测评结果第三步:将测评结果转化为《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剖面图》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第四步:根据测评结果和《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剖面图》 、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分析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现状、优劣势以及特殊需求,得到评估的结果,完成评估结论和建议并根据评估结果即将中间反应项转化为教育康复训练的目标,依此制定康复训练的计划第五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为了了解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对参训孤独症儿童进行周期性地评估,以确定康复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和训练过程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
同时,根据需要可将《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及更多的评估结果转化到《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中,以便将每次的训练效果录入康复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八、关于评估结论与建议八、关于评估结论与建议运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对孤独症及其他广泛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全面评8估,其评估结论可以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以及情绪与行为八个领域进行分别分析、归纳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其训练的目标、方案等提出康复训练的建议9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儿童姓名: 评估者: 评估时间: 领领 域域能力现状描述能力现状描述优劣分析优劣分析训练目标训练目标感知觉感知觉优势:劣势:粗大动作粗大动作优势:劣势:精细动作精细动作优势:劣势:语言与沟通语言与沟通优势:劣势:10认认 知知优势:劣势: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优势:劣势:生活自理生活自理优势:劣势:情绪与行为情绪与行为优势:劣势:11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使用手册使用手册代代 号号评估评估 范围范围评估评估 项目项目评估评估 材料材料评估评估 方法方法评估评估 标准标准参考参考 年龄年龄1注视光线 刺激光线可调节 的小手电筒 1 支在距离儿童眼睛约 25 厘米处出示光亮以吸引 儿童注意,观察其反应。
P-注视球 3 秒或以 上 E-注视 3 秒以下 F-目光不能或没有 注视0-6 月2视觉 注视注视颜色刺激红色气球 1 只在距离儿童眼睛约 25 厘米处摇晃气球以吸引 儿童注意,观察其反应P-注视球 3 秒或以 上 E-注视 3 秒以下 F-目光不能或没有 注视0-6 月3灵活追视红色气球 1 只或儿童感 兴趣的物品在儿童面前出示气球等, 摇晃球或其他物品以吸 引儿童注意,左右上下 慢慢移动 P-目光追随气球, 上下左右移动,均 可追视 E-目光偶有追随气 球移动但不连续 F-不能或没有任何 追视4-6 月★4追视飘动 物体肥皂泡液在儿童面前吹肥皂泡, 观察儿童有没有追视肥 皂泡飘动P-明显可见儿童追 视肥皂泡移动 E-偶尔注视,时间 很短 F-没有追视肥皂泡6-12 月5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