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丈YUWEN四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 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2、 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3、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 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 对儿童的喜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 行''就能找到春天教学难点】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儿童少年的喜爱及所寄托的希望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在哪里吗?是不是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呢?我国 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
在她62岁那一年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 天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幻灯):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是谁“只拣儿童多处行”? “只拣儿童多处行"干什么?什么地方儿童多?儿童怎么个多法?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师过渡: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匕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 第28课: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大家学完后,一定能找到答案2、 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 M 5 B—1999年2月28日)亨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 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她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崇 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 神圣的人”冰心深受人民的敬仰3、写作背景《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发表于1962年5月6日的《北 京晚报》,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祖国迎来了经济复苏的春天在祖国的春天里, 儿童在快乐的成长,祖国充满了希望,作者为此而感到欣慰、骄傲二、 初读课文,解疑问,理脉络1、 题目是什么意思?2、 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3、 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 初步感知,思考问题思考:1、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2、 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笫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第三段(5-7):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8):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的四、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五、阅读课文,分段学习1、 学习第3自然段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2、 学习第4自然段:我们站了一会,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去,在转弯的地方, 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 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己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3、 学习第5、6白然段:儿棵海棠开得怎么样?4、 学习第6自然段: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分角色朗读)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5、 学习第7自然段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6、 学习第8自然段:她游览了颐和园后,她的感受怎么样?她最想告诉大家什么? 六、巩固课文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 天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要善于发现,一定会找到春天的;儿童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儿童多处春光肯定美丽;儿童充满了生机,本身就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春天七、 全文总结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他的眼里才会有爱的光芒;只有心中有爱的人,他的笔下才会有爱的清泉流淌冰心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吗?八、 拓展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5至9自然段2. 读一些冰心的文章,进一步了解冰心“儿童就是一切”的爱的哲学,体会她对儿童诚挚 的爱板书:28、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生气勃勃。